《甄嬛傳》中的皇帝雖然最終輸在了甄嬛和葉瀾依手中,但從整體的表現來說四大爺整體的智商和情商也是在線的,在多數情況下還是能夠判斷出孰是孰非。

都說是帝王家很難有真情,尤其是在後宮妃嬪衆多的劇中,而《甄嬛傳》中的皇帝對待感情的態度要比隔壁的渣渣龍不知要好上多少倍,起碼他幾乎沒有虧待過那些真心待他的女子,當然身爲帝王在某些方面也難免會身不由己。

純元、華妃和甄嬛,這三個人應當稱得上是《甄嬛傳》中爲數不多的讓皇帝動了真心的女子。要說皇后出現在純元之前,但劇中並沒有過多地展現帝后二人的情分,皇帝對皇后更多的也是份敬重。

皇帝對純元是真愛自不必說,整個宮裏沒有人比得上純元,但純元周邊的身影無處不在。皇帝剛開始相中甄嬛,大部分原因是因爲她眉眼間與純元皇后相似,但從“菀菀類卿”到“嬛嬛”,怎麼看皇帝也是真的動了心。

不過除了純元與甄嬛,皇帝心中始終放不下的也只有華妃了。華妃的出場足夠囂張,給皇后請安遲到還駁了皇后的面子,但她那拽拽的樣子真的讓觀衆過目難忘,不愧擔得起鳳儀萬千這個詞。

華妃傲氣的原因不僅是她有個好哥哥在前朝,更是仗着皇帝對她的喜歡,當然這兩者之間有聯繫但並不完全,也就是說皇上喜歡華妃並不是完全因爲她哥哥年羹堯手握重兵。

年世蘭是皇帝還是王爺時便入府的,在那個時期王府差不多有純元、皇后、端妃和敬妃等人。除了年世蘭,別人差不多走的都是溫柔賢淑知書達理的路子,因爲其他人不一定有年氏那麼好的家世養出來的真性情。恰恰是年氏的真性情無可取代,在衆多規矩的束縛之下展現了最真實的她。

況且四大爺成爲皇帝后,王府裏的那些老人兒入宮後似乎也只剩下華妃年輕貌美了,而且除了她之外再沒有第二個人敢在皇帝面前無禮,所以她能夠得到偏愛。事實證明皇帝還是喜歡華妃這一類的女子,參考祺嬪和寧嬪的性格便知。

華妃在冷宮的時候說“皇上怎麼會對我沒有真心”,這句話說的倒是沒錯,《甄嬛傳》中也有很多容易被忽略的細節,能夠證明皇帝心裏始終放不下華妃。

甄嬛進宮後深得皇帝的喜歡,兩人有一次在聊天的時候,皇帝對甄嬛說:“朕若不當這個皇帝只是個富貴王爺,有皇后這個賢妻,你與世蘭兩個美妾便足矣。”

在和甄嬛說話時都得帶上世蘭,這個小細節足見皇帝對華妃的重視,後宮那麼多人只有這三個人入選。

甄嬛傳中的皇帝自有屬於他的威嚴,但在年妃犯了事之後他說過這麼幾句話。“世蘭侍奉朕多年,若過於嚴懲,只怕會傷了她的心”,“若重責年妃,朕與她多年的恩情實難不顧”,“兒子與世蘭到底是多年的夫妻,總有恩情在”。

若換了旁人,皇帝斷然不會這般顧念着感情。而且皇帝用夫妻來形容她和華妃,華妃在她心中的分量怕是不亞於他的正妻。

皇帝許久未去看華妃,到翊坤宮之後跟她明說在生她的氣所以忍着不願意來見她,這忍着不願見她是不是說明皇帝還是想見她,但皇帝記得第二天是她當年入王府的日子所以趕着前一天來見她。

皇帝知道華妃對待自己是真心的,也知道她的本性並不壞,大多數都是襄嬪在出謀劃策。即使年羹堯倒臺皇帝也始終沒想過要華妃的性命,若不是知道真相的華妃失去了心理防線,她未必會把自己交代在冷宮中。

而在華妃之後得寵的祺嬪和寧嬪,甚至皇帝想要納入後宮的玉嬈,身上都多少有些華妃的影子在。後來大封后宮的時候,皇帝首先想到的也是華妃。

所以說從一些細節來看,皇帝的心中始終放不下的除了純元也就是華妃了。只不過愛是真的,防備也同樣是真的。你對《甄嬛傳》中的皇帝和華妃是怎樣的看法?評論區留言分享吧。

【圖源網絡,如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