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片晨曦中老樹青竹小草互道早安的山谷,綿延近十公里,位於“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鎮的東南山麓。它叫三寶村,相傳從宋代開始出產瓷土,因每日出產的優質瓷土價值三個金元寶而得名。國慶假期,遊客慕名而來;很難想象,十幾年前這個村莊曾因瓷土礦關閉而凋敝不堪。

“彷彿隱居在桃源,又不乏煙火氣。更重要的是,這裏能與瓷土進行最原始的親密接觸。”南昌遊客任玲帶着孩子住在景德鎮三寶蓬藝術聚落的民宿中。5日下午,她參加了這裏舉辦的樂燒派對,孩子在開窯那一刻充滿驚喜。晚上,她們一家人在一旁的青瓷文化餐廳享受了一頓美食。

三寶蓬藝術聚落是當地引進的文化業態之一。項目負責人肖學鋒介紹說,最初他們想打造一個以藝術家爲核心的生活圈與秀場,定期舉辦論壇,關鍵詞是開放、多元和引領,如今,大方向未變但更接地氣。

“選擇三寶,是因爲這裏悠久的陶瓷文化歷史和良好的自然生態。”肖學鋒告訴記者,國慶假期,三寶蓬藝術聚落每天都推出不重樣的主題活動,如陶藝評論沙龍、色釉瓷繪作品展、茶食器主題展等,假期前五天已經接待遊客五六千人次。

距離三寶蓬藝術聚落不遠的馬鞍嶺村小組,過去家家戶戶都有水碓,農閒時就靠水碓做着瓷土加工的營生。“後來瓷土加工沒生意了,村裏人只能出去謀生,馬鞍嶺50多戶人家外遷得只剩下12戶。”三寶村村委會主任汪鋒說,2018年初,村裏開始試點資源入股模式,整合42棟房屋重新規劃,村莊面貌得到極大提升,原本只是路過的遊客也開始在村裏停下來走一走、喫一喫、歇一歇。

貧困戶王寶生驚喜地發現,過去無人問津的農房,現在租給藝術家當工作室,一年能有5萬多元的房租。他還在附近開辦了陶瓷生產銷售作坊,專接線上訂單,2019年銷售額達60多萬元,加上村裏資源入股的分紅,家裏一年能賺20多萬元。

“馬鞍嶺現在有5家民宿、5家飯店、2家小超市。留在這裏的村民創業積極性增強了,收入提高了,外遷的村民現在都想着回來。”汪鋒說,“我正在籌建村史館,預計今年底開放,要讓更多人知道這裏的陶耕文化。”

三寶村沉澱的文化資源被盤活,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陶瓷文化的集聚效應在這裏得到了充分彰顯。

長沙人文祥實現了從一名普通遊客到資深“景漂”的轉身,他的文祥窯工作室剛剛搬到三寶村。“陶瓷文化需要傳承也需要創新。這裏沒有圍牆,更開放,很適合創作。”文祥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把當地湖田窯的元素用起來,推出青白瓷的葵口碗;二是研發了一種陶瓷釉下彩的技藝,用釉下彩也能表現工筆畫的效果。

據統計,常住三寶村的外地人有3000多人,像文祥一樣的“景漂”人數超過當地人口的4倍,類似文祥窯工作室的陶瓷類文創機構近200家。它們利用民房修舊如舊,成爲遊客眼中一道美麗的風景。

(來源:景德鎮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