祺貴人被懟後找皇帝哭訴後蘇培盛的特寫。

如上圖,左邊的都活着右邊的都死了!皇后跟死了沒啥區別。

餘氏因衝撞了嬛嬛而被皇上責罰,嬛嬛和眉莊是這麼說的。

一語成讖,後來嬛嬛被皇后陷害,誤穿純元舊衣,再加上瓜爾佳氏前朝煽風點火,甄家被流放寧古塔。

允禮大婚的那天喝了個爛醉,當阿晉問王爺今晚去哪房睡的時候 王爺答的是“浣...浣碧”

這個字幕尤其奇怪,爲什麼要多事的加上一個“浣”字,而且當時浣碧已經改名爲玉隱,難道這真是因爲他喝醉了話說不清的緣故嗎?

我們都知道,果郡王雖然與浣碧更相熟一些,但他對甄嬛的心從來都是堅定不變的,他又怎會在這個本就使二人都傷心的日子去甄嬛的親妹妹那裏,這豈不是更傷甄嬛的心?

所以,剛開始允禮應該是想叫“嬛兒”,只是話說了一半,突然意識到自己說錯了什麼,才改說浣碧的。可憐了果子狸,他是護了甄嬛一輩子,也心痛了一輩子!

《甄嬛傳》最不祥的人其實是玢兒。

玢兒最初在甄府服侍,甄府獲罪,甄遠道及家眷遠放寧古塔!

玢兒在甄府獲罪後就被賣到瓜爾佳氏府中,瓜爾佳氏全族無後而終!

玢兒後來作爲浣碧的陪嫁,進了果郡王府,後來果郡王暴斃,浣碧殉情,元澈過繼給慎郡王夫婦!

甄嬛一直都怕貓,這是整部劇都有說到的時候,皇后把松子抱給她玩,她恐慌的不行,這件事情發生在第十集,還沒有富察貴人被貓驚嚇到流產和凌雲峯野貓種種事件的發生!所以說明甄嬛是天性怕貓的!

這樣看來甄嬛就很有城府,一開始她說自己不想入選進宮!但是考驗她的時候扔了一隻貓! 她卻十分鎮定,她不是生性怕貓嗎?

是甄嬛第一次侍寢,下牀剪蠟燭。

1.眼前這對紅燭,“勉強”算是了

甄嬛確實陪皇上白頭到老了,但也確實夠勉強的。

2.紅燭不是真正的鳳凰花燭,所以最後兩個人都沒能一心一意。

3.看皇上睡的牀和賬簾,好像和皇上死的那一集一模一樣

4.第一次侍寢,皇上說,“你可真是會哄朕”,甄嬛確實會哄他,連兒女都不是自己的。

5.甄嬛的白髮,不僅僅爲皇上而生。

紅燭終究不是鳳凰花燭。真情諾諾,亂風飛花。

甄嬛(真環),純元(純圓)。真與純,環與圓的對應,着實坐穩了替身之意。

甄嬛像紅燭,純元像花燭,甄嬛勉強算是純元的替代品了。

但是不論是紅燭還是花燭,總歸是閃閃亮亮的東西。久居帝王家,要割捨的東西太多,若有一束光能照到陰暗的心裏,總是會念念不忘。

關於“嬛”字的讀音,確實存在一些爭議。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嬛嬛一嫋楚宮腰”中的“嬛”應該是讀“xuan”音無疑了,用來形容美人腰肢的柔軟。而用於人名時“嬛”字又多用“huan”音。所以到底應該讀“zhen xuan”還是“ zhen huan”呢,大家就根據自己的理解自行決定吧。(不讀“zhen qiong"就好)

她們的名字彷彿冥冥中預示了她們的結局。

第7集裏皇上抱甄嬛回碎玉軒之後,一排的奴婢裏,流朱是開心的笑,浣碧是嬌羞的笑,而且在皇上誇流朱伶俐的時候浣碧明顯不高興了。

夏冬春,她是秋天被賜的一丈紅,所以她沒有秋天了!

皇后勸皇上不給甄嬛貴人的過程:

主動問皇上要給甄嬛什麼位分對貴人的位分表示贊同指出滿蒙聯姻的舊俗指出沈眉莊也是貴人,且家父官職更高

這桌菜是黃桑和眉莊同喫的!倆人這頓飯不歡而散,黃桑走了之後眉姐姐一個人喝酒,然後,然後溫實初就被請來了,倆人就睡了!

看來這桌菜挺上頭!

“舊衣事件”之後,黃桑在養心殿獨自傷心寫詩憶”完完”愛妻,此時有個鏡頭黃桑幾乎斜到快出鏡頭了,恰好看到牆上的字。

加上字幕連起來,“菀菀,若是你在,有自然相知之人”,這副字是皇上的角度每天都可以看到的,恰也是黃桑這一生的追求,難道只有腹黑嬛嬛畢生所求“願得一人心”麼,皇上也是“有自然相知之人”的畢生執念,可是終究未能得到,前半生好不容易有了“純圓”以爲得到了,卻因宜修算計頃刻痛失,後面有了嬛嬛自己卻不自知,等知曉已傷嬛嬛遍體鱗傷,棄之而去,終其一生未達夙願,可能從他登基那刻起,關於相知已是一代帝皇畢生求而不得之物,所謂“有得亦有失”吧。從這個角度看,縱使是皇帝鐵血手腕,也是一個終生求而不得的可憐人。

果郡王戍守邊關的三年裏,甄嬛也被皇上派的嬤嬤監視。

在安陵容小產失寵之後,皇后和剪秋說話:宮裏有的是新人,下一幕就是這個康常在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去請安。

果然,對於皇后來說,小鳥不過是她養的一條狗而已。

甄嬛第2次有孕,懷朧月公主的那個時候,甄被禁足,芳若姑姑跟着到御花園裏去閒逛。然後甄嬛就看到了以前小允子扎的那個鞦韆,便坐了上去,回憶自己以前說過,杏花雖好,可結出的果子極酸。

45集開頭的一部分,這個時候的背景音樂是甄嬛和皇上初遇時候的那一段非常清靈的音樂,回憶與現實重疊,更顯今日淒涼。

還記得《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最後一句是“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想想就是很美好的比翼雙飛的畫面。

然後浣碧來了這麼一句

杏沒了,鷓鴣也燉了,還真是死心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