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願意相信,英雄會向現實妥協

人們總是喜歡光輝聖潔的英雄,總是在戲劇故事中,將一些英雄塑造爲道德楷模,可以忽略掉那些失節小事。

戚繼光就是這麼一位英雄,他是抗倭將領,擁有傑出的軍事才能,訓練出赫赫有名的“戚家軍”,創造性的發明了“鴛鴦陣”,爲保衛明朝東南沿海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但人們不知道的是,即使戚繼光這樣的英雄也不得不妥協於當時的官場,到處搞關係,請客送禮、拉幫結黨。

我們之所以故意忽略到戚繼光妥協的一面,是因爲我們覺得這些妥協有損戚繼光的英雄形象。

但是我們忘了,戚繼光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時代?

朝綱混亂,嚴嵩等奸臣橫行,國家財力空虛的嘉靖時代,戚繼光想爲百姓做點事情有多難!

戚繼光一個人,無論如何是無法驅除倭寇的;他只有牢牢地掌握兵權,在官場上有人支持,才能爲百姓做點實事兒!

在我看來,如同海瑞那般的直臣固然可貴,但真正能爲百姓做事的人,卻大都是“曲中求直”“忍辱負重”的。

戚繼光的妥協更能凸顯其英雄本色,爲了天下蒼生,他可以不拘小節。在後世爲其歌功頌德,樹碑立傳時,不必忌諱這些小節,因爲這些妥協更能凸顯英雄的偉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