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回答了一個關於藏書的問題,我在我列的藏書中,說了有兩套金庸的書,一套口袋書版的,一套正常大32開本的,都是2013年之前收藏的。於是,就有人問了我關於金庸作品的話題。

雖然我不算特別資深的金庸迷,但金庸的武俠小說,確實是翻看了兩遍的。因此,我覺得,這個問題,難不倒我。

先把問題發上來,原話是:爲什麼金庸的武俠小說和劇裏,師父輩的只有掌門,最多有個原來是師姐師妹,現在變成師孃的掌門夫人,然後,就是二代弟子了,那些師叔伯都哪兒去了?難不成,都或者戰死,或者歸隱了。

第一,金庸的書裏,師叔伯一大把,男女都有。

我想,問這個問題的人,應該是沒怎麼仔細看金庸的書吧,或者是,看金庸的劇時,也根本沒怎麼關注過配角。人家金庸書裏,明明師叔伯一大把,男女都有,怎麼到你這裏,變成一個也沒有了呢。

我就舉三個例子,你就會明白了,金庸武俠劇裏,除了掌門,還是有很多師叔伯的。

第一,嵩山派。除了大掌門左冷禪,還有嵩山十三太保呢,這十三太保,可全是師叔啊,親。這下,一下子多了十三個師叔,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別走,還有。

第二,全真派。全真七子,只有一個是掌門,剩下六個,可全是師叔啊。然後,後來死了一個師叔,才讓二代弟子尹志平補上去了。不過,後來金庸精修作品時,把尹志平改名了,具體改成啥,咱也不知道,精修版,沒看過。

第三,少林派。你好好想一想,虛竹他爹被打死的那幾章,那師叔們,不要太多了,簡直十幾二十多個啊。而且,還有師爺輩的出來了呢。最著名的掃地僧,那可能都是曾爺爺輩的了。

這麼多師叔師伯們,問這些問題的人,愣是看不到,你這是有多不關心配角啊。人那配角,也是那麼的鮮活動人啊。

因此,建議說金庸筆下門派無師叔的親們,要麼好好看看金庸原著,要麼,好好看看影視劇,也行,你就明白,師叔們,不要太多了。

第二,師叔伯們多是多,可是,存在感,怎麼這麼弱呢?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一來,小說和影視劇的劇情所限,師叔伯這種角色,往往是小配角,大部分提一句就得了;少部分找事的,想取掌門而代之的,會有一兩場戲。二來,掌門怎麼當上的,那肯定是在一衆師叔伯中競爭而來的,競爭的失敗者們,自然,要麼退居二線,協助掌門,要麼,就真像我上文所說的,歸隱了。

當然,也不排除,有在爭奪掌門之位中,流血犧牲掉的,本來,這武林門派的事情,打鬥受傷,甚至死亡,就在所難免了。

1、退居二線的。

這種以研究武學,教授徒弟爲生,或者說,經營一門派中某項營生,而門派的迎來送往、撐門面,就以掌門和掌門的弟子們,爲主了。這也符合,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以長房長門爲首的古例。

武林門派,那自然也是社會人,也要遵循古時社會的禮俗了。因此,日常門派事務中,師叔伯們,就不常見了,常見的就是掌門和掌門的門人們。

2、歸隱消失的。

這種的,也非常常見。競爭掌門之位失利,再在門派中待下去,難堪,也難過。於是,樂得歸隱,成爲閒雲野鶴。

往往這種的,會成爲日後門派有難時,一大助力。門派興盛時,他不出現,但門派有難時,他就會出手相助,助門派渡過大難之時。

因此,我們也千萬不要小看,門派裏師父這一輩中,那些師叔伯們,因爲,關鍵的時候,還是這些老的,爲了門派的新一輩,而甘願犧牲掉了自己。最後,這師叔伯不是不出現,而是,該他們出現的時候,就是門派有大難的時候,不信,請看金庸的小說去。(作者:董江波,筆名冷得像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