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喜馬拉雅山脈西端的山谷中

生活着一批與西藏同宗同族的人們

他們信仰藏傳佛教

風俗也與藏族類似

常常被貼上

“小西藏”、“不是西藏、勝似西藏”的標籤

戰爭史研究WHS的博客

比利時攝影師辛特·尼克拉斯(Sint-Niklaas)

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雪山環繞

河流縱橫,道路難尋的祕境中

這裏便是——拉達克

比利時攝影師辛特·尼克拉斯(Sint-Niklaas)

拉達克舊王宮-列城

但是

現實的拉達克

卻遠非“小西藏”這個稱號般單薄

今年,從9月起至今

【9月2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強調,對於印度非法在拉達克地區設置所謂“中央直轄區”中方不會承認。中方堅決反對在具有爭議的邊境地區開展軍事基建建設以實現軍事爭控目的。】

【印度軍方還在克什米爾,尼泊爾地區大量聚集兵力,很多民衆擔心戰爭一觸即發。】

......

關於拉達克,被頻頻報道

讓這個本處於峽谷之地的小地方

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裏

印軍仍在不間斷地向拉達克首府列城和前沿重鎮楚舒勒投送人員和物資。圖源:印媒

那麼,拉達克到底屬於哪裏?

我們今天一起來搞搞清楚

1

拉達克與古格王朝的歷史淵源!

拉達克最早的居民是雅利安人,1世紀左右,拉達克成爲貴霜帝國的一部分。公元2世紀的時候,佛教經過克什米爾傳入西拉達克,而此時東拉達克仍然盛行苯教。公元七世紀的時候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也記錄了這個地區。

唐小六

公元7世紀,吐蕃國王松贊干布向西擴張,於645年征服了象雄王國,任命親信貴族爲象雄總管,掌管阿里和拉達克地區。

吐蕃王朝時期拉達克疆域圖頭條號地圖看世界

公元719年《敦煌大事記年》中記載:“吐蕃政府展開了一次對象雄和‘黃金之地’的人口普查”。這裏的“黃金之地”指的就是拉達克地區。

那麼,拉達克王朝是怎麼來的呢?

公元843年,吐蕃王國末代贊普郎達瑪由於發起滅佛運動而被殺死,不久後,吐蕃王朝崩潰。藏區陷入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動盪和戰亂之中,隨後出現了大小七個王國。

爲了王位繼承權的歸屬,朗達瑪的兩個異母兒子臥松與雍丹相互鬥爭。臥松之子貝考贊爲奴隸起義軍所殺,爲逃避追殺,貝考讚的兒子吉德尼瑪袞遠遁阿里高原,被那裏的象雄王收留,並被收爲女婿,後來還把王位傳給了他。

今古格王朝遺址

吉德尼瑪袞將吐蕃王朝先進的文化引入象雄,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一個與吐蕃平等的古格王朝,屹立阿里高原近八百年。

吉德尼瑪袞晚年時,將王國分給三個兒子:

·長子貝吉德日巴袞(通常簡稱貝吉袞)封爲拉達王,以今日列城(今印控克什米爾列城)爲中心,轄瑪域、拉達(今日土和克什米爾)地方。

·二兒子 扎西德袞封爲普蘭、亞孜王,駐 佈讓(普蘭)轄古格、佈讓(普蘭)和亞孜三地。

·三兒子統治贊斯卡。

其後,在長達五百多年歲月間,拉達克的王統一直在王室成員間進行着有序的傳承。在這段通常被稱爲第一王朝的階段裏,因爲國王姓名前大多帶有拉欽的前綴,所以也被成爲拉欽王朝,並以此與之後的郎嘉王朝相對應(第二王朝)。

南嘉王朝拉達克疆域戰爭史研究WHS的博客

所以說,拉達克是吉德尼瑪袞的直系後裔,自古以來就與西藏有着濃厚的血緣關係。

唐小六

2

拉達克到底是哪兒的領土?

既然上文指出拉達克與西藏的關係,那怎麼如今卻成了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印度是怎麼摻和到這裏邊來的?

自古以來,一個地方的歸屬都與它獨特的地理位置密切相關:拉達克屬於大清控制下的西藏、準噶爾部控制下的新疆、印度莫臥兒帝國三地交通要衝,那時候清朝政府即使採行閉關鎖國政策,也要保證軍機情報的暢通,尤其是亞洲內陸方向。

當然,那時候的大清還缺乏專業的特工和間諜,更多地依靠着藩屬國或依附於清的團體,這時候拉達克便發揮了它不需要進貢卻可以提供情報的作用。

今拉達克現狀圖 頭條號地圖看世界

1717年,準噶爾軍入侵西藏,拉達克就暗中幫助清軍,三年後清軍驅逐準噶爾部,並對七世達賴喇嘛舉行了坐牀儀式,再次宣示了清對西藏、蒙古統治的合法性。

信仰藏傳佛教的達拉克國王因此派喇嘛使團到拉薩拜謁新晉達賴,這支使團還隨達賴使團一起前往北京,正式接受冊封,宣誓拉達克成爲清的屬國。

從1996年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八冊我們就能看出:清時期(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的中國地圖中,清楚標明整個拉達克和克什米爾的大部分屬於中國。

1820年西藏地圖(部分)圖源:OsGeo中國

如今的中國地圖,不僅有一部分班公錯不在中國境內,而且整個拉達克都在中國地圖上找不到,這不能不說是中國之痛。

1820年西藏地圖(部分)班公湖位置。圖源:OsGeo中國

今天的班公湖被“分割”了。圖源:印度事

班公湖

那麼1842年以後拉達克發生了什麼呢?

隨着清中後期實力相對下降,君主們越來越不關心遠在歐亞大陸深處的那個不知名的小夥伴。

英國人經營下的印度越來越強大,以至於拉達克王國最後被查謨王國吞併時,他們向達賴喇嘛與大清皇帝發出的求援書都再也得不到回應......

·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印度西北部的查謨王室(森巴人)征服了拉達克,將其併入查謨王國版圖。

唐小六

1846年3月,查漠王國與英國簽定了《阿姆利則條約》,拉達克淪爲英屬印度殖民地的一部分。英國要求拉達克停止向清政府進貢,並設置不公平條約將拉達克“送給”印度。不過,達拉克王室並未屈服,清朝官方也堅持不簽署該條約。

·1847年2月11日,道光帝降旨,指示琦善:與英國的關係,以現有條約(即《南京條約》)爲準,其餘一切拒絕,維持西藏、拉達克舊界,不與英方劃界;對英交涉由耆英在廣東統一辦理。

耆英隨即以“西藏本有定界,毋庸再勘”,駁回英國要求。但英國竟然單方面組織了劃界委員會,在沒有徵得中國西藏和克什米爾土邦同意的情況下,以“分水嶺原則”,劃出了若干點,就草草收場,這條所謂邊界線是非法的、無效的。

唐小六

1947年印巴分治後,印度派軍隊進入拉達克,將其劃入了查謨和克什米爾邦。

1947年後拉達克被印度列爲印屬克什米爾自治邦一部分,2019年8月印度廢除克什米爾自治邦,克什米爾和拉達克分開,拉達克列爲印度直轄區。

圖爲1981年拉達克藏族女性

3

中印現在在爭什麼?

文章前面我們理清了【拉達克與古格王朝】的“血緣關係”,也就是這段複雜的關係成了現在中印互噴的主要因素之一。

印度的邏輯是,貝吉袞在受封爲拉達王后,拉達克便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他們認爲此時拉達克與古格王朝屬於獨立的兩個國家,沒有隸屬關係。印方還聲稱,中印邊界西段早在19世紀40年代(1842年前後)就已劃定。

那個時候,整個西部西藏(阿里地區)的國家與拉薩政權間徹底脫鉤,也不存在相應的隸屬關係。

今印度在拉達克地區派駐了軍隊。

這個邏輯當然遭到中國的堅決反對!

因爲核心根本就不在拉達克,而是:歷史上拉達克強勢時期,古格王國曾一度向其臣服,如果拉達克是獨立國家,其征服過包括古格在內的阿里,這就成了另一個問題了(整個阿里地區的歸屬權)。

還有一點就是,即使當時的清政府再落寞再無能,中國可從來沒有承認被侵佔的拉達克屬於外國。

唐小六

估計吉德尼瑪袞做夢也不會想到,他爲了避免兒子自相殘殺,而實施的裂土分封政策。在一千年後,成了中印兩國爭執的焦點。

但我們想說的是:自古以來......

本文圖片來源圖蟲網,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後臺聯繫,我們會妥善處理,感謝!

參考文獻:

潘志平. 絲路葉爾羌-拉達克段商路及貿易的歷史考述[J]. 史學集刊, 2019 (3): 78-85.

陳柱. 達瓦齊時期準噶爾遣使赴拉達克熬茶考[J]. 西部蒙古論壇, 2015 (3): 33-45.

孔令偉. 拉達克與清朝歐亞情報網的建立[J]. 讀書, 2017 (7): 25.

L·伯戴克 《拉達克王國_拉達克的早期歷史》

L·伯戴克 《拉達克王國_拉達克史上的第一個王朝》

公衆號【地球知識局】斯文的梵學長《拉達克,改變中國的邊疆

公衆號【四海無人對夕陽】藏地讀行《關山遙望拉達克:克什米爾與拉達克的早期歷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