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贛南上猶西部,此地屬羅霄山脈的餘脈山地,因境內有五座相依相連的奇特山峯,直插雲霄,中指峯海拔1607米爲最高峯,遠遠看去,這座山峯的形狀宛如人伸開的手掌,如五指矗立,五個山頭很奇妙地高低有序地排列着,高高矗立在藍天白雲之下,儀態萬千,形象生動,宛若仙境,故這個鄉取名爲五指峯鄉。

五指峯鄉地處江西,湖南兩省上猶,遂川,桂東三縣交界處,東與上猶營前鎮爲鄰,南與贛州崇義縣交界,西與湖南桂東縣相接,北于吉安遂川交界在大山深處,這裏峭壁崢嶸,溝谷縱橫,壑谷幽深,梯田片片,茶林海無邊,霧海茫茫,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年代,是當年紅軍打游擊的好地方,因此,這裏是湘贛革命根據地的基點村,在五指峯的鵝形村,因當年紅軍在這裏打了一場慘烈的戰鬥,至今這裏的人民都在相傳談論着。

1932年夏秋之際,當時根據地的上級領導湘贛軍區,爲了適應新的鬥爭形勢需要,決定由紅三軍團教導大隊警衛連、紅三軍團後方醫院警衛連、河西道委警衛連爲骨幹成員,同時,以崇義和上猶兩個縣的獨立團地方游擊隊爲基礎,成立了一支紅軍隊伍,番號爲獨立第十二師,全師共一千餘人,任命葉長庚爲師長,魏恆爲政委,童珊(又名童山)爲參謀長,田海清擔任獨立十二師35團團長。

師長葉長庚,原名樟根,出生於浙江開化中村鄉西畈村,他家境貧苦,8歲替人牧牛,12歲起打零工。後來,他爲本村陳姓地主當腳伕去廣東韶關,便進入國民革命軍第2軍5師13團機槍連,參加北伐戰爭。後來部隊駐紮在江西景德鎮時,曾經向方誌敏部隊送過武器。

不久之後,葉長庚已經升任機槍連一排代理排長,1929年12月上旬,葉長庚在吉安前線與紅軍作戰的時候,他率機槍排22人投奔紅軍隊伍,得到了上級領導的高度讚揚,後來在作戰中立下戰功,先後擔任過紅5軍軍部特務隊機槍大隊大隊長和紅8軍4師2團團長等職,葉長庚戰鬥經驗豐富,曾多次立功,又有一定的指揮能力,後晉升爲師長。

葉長庚擔任獨十二師師長,他堅決執行上級要求作戰的方針是:“敵一兩個連就喫掉它; 一個營也可以視情況打它;如敵一團以上則不碰它。”所以,該師先後在上猶、崇義、南康、贛縣等地開展游擊戰,發動羣衆,擴充兵員,不久就發展到近二千人馬,編爲三個團,即第三十四團、第三十五團、第三十六團,這一帶的革命根據地紅紅火火。

然而,獨立十二師的快速發展,引起了敵人的恐慌,於是派出數千部隊進行“圍剿”,由於敵衆我寡,師長葉長庚決定率主力跳到外線去,留下少量兵力配合地方武裝牽制敵人。隨後獨立第十二師進入贛西南一帶作戰,這裏敵人兵力空虛。葉長庚乘機指揮部隊先後攻佔了衙前、馬石井和唐江等地。短暫休整後,紅軍又在一個夜晚夜襲了遂川縣城,消滅敵軍300多人,還俘虜了敵軍一名營長和副團長。

當時,敵人聽到遂川丟失,急忙調集了4個團的兵力向紅軍撲來。師長葉長庚決定率部轉移,然而就在部隊準備出發時,他卻突然患上了瘧疾,無法跟隨部隊行動,軍區批准其離隊休養,師長一職由35團團長田海清代理。

代師長田海清,四川人,1907年出生,1930年參加紅軍,不久後入黨,先後擔任紅三軍團排長、連長,第三師九團團長、紅七軍第二十一師代師長等職,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一至第三次反“圍剿”鬥爭和贛州戰役。

當時,代師長田海清與師政委魏恆和師參謀長童珊一道,率領隊伍抵達崇義思順鎮,當時鎮上有敵軍的一個營駐守,師政委魏恆主張消滅了這股敵人再走,代師長田海清認爲敵人4個團的兵力正在尾追,軍情緊急,應當繼續轉移,所以不同意打。由於意見不統一,紅軍在思順鎮對面的山上白白停留了六個多小時。直到後衛部隊報告敵人已經追近了,師政委魏恆才同意紅軍繼續轉移。

這位師政委魏恆和師參謀長童珊,在獨立12師成立任命之前,魏恆只是紅7團的一名宣傳科長,童珊也僅是一名連長,由於隊伍發展速度太快的需要,他兩人都破格提升了很多級,兩人一下子就成了師級幹部,一下越了數級,因爲提升的太快了,這爲日後這次戰鬥的失利埋下了伏筆。

當時,紅軍轉移到上猶五指峯鵝形村境內時,被追敵趕上,在此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戰鬥,史稱鵝形戰鬥。鵝形村,位於上猶西部五指峯鄉的中部,因村形與鵝相似而得名,該村四面環山,村裏高山梯田連綿數百畝,又有零星村落點綴其間。雲霧纏繞,恍如仙境,一條鵝形河穿山而過。

鵝形戰鬥打響後,代師長田海清立即召開師、團幹部緊急會議,他提出提出部隊應開往桂東鐵嶺和遂川大汾一帶分散打游擊,但師政委魏恆不同意,最後按魏恆意見執行決定部隊走原計劃道路,結果走幾十公里,便遭到敵軍主力的伏擊,部隊立刻陷入混亂,只有一半得以突圍,另一半則潰散逃入山中,並在粵軍之後的搜山中大部分繳械。

此戰之前獨立十二師原有兵力1800餘人,步槍上千餘支,結果戰後收容時只剩下710人,步槍380條。但根據粵軍事後編撰的戰報顯示:此戰粵軍僅“斃二十名,俘百餘名,獲機關槍一挺,步槍百餘枝”。也就是說有相當一部分紅軍戰士是在混亂中帶着武器與大部分失散。

打了敗仗要軍法從事,紅軍自然有問責制度,當年制定了一整套軍事問責制的處罰制度,輕則當衆做檢討,重則撤職、判刑甚至槍斃,具體則要由部隊的受損程度和軍事主官是否犯有主觀上的錯誤來定。鵝形戰鬥,獨立第12師遭遇慘重失利,上級根據情節輕重,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追責:

一是師政委魏恆由於拍板了部隊經鵝形撤退的路線,被認爲犯有“官僚主義、忽視黨的工作和貪污腐化”,最終被撤職和開除黨籍,並被判處監禁三個月。

二是師參謀長童珊由於在戰鬥失利後沒有及時掌握部隊,臨陣脫逃,導致整班整排的紅軍戰士在敵軍的喊話下主動繳槍投降,再加上他被查出有“改組派”的嫌疑,因而被撤職和開除黨籍,並被判處監禁一個月。之後童珊和魏恆都消失在了相關歷史記錄中。

田海清團長犧牲地

三是代理師長兼第三十五團長田海清,也受到留黨察看的處分,並降爲團長。但由於他在戰鬥中堅持了正確意見,後來還是得到晉升重用,長征途中,田海清任紅六軍團戰鬥力最強的第52團團長,在貴州甘溪戰鬥中困牛山陷入敵軍層層包圍中,團長田海清率領的100餘紅軍奮勇阻擊,直至彈盡糧絕,最終集體跳崖,譜寫了一曲悲壯的英雄讚歌!

最後獨立十二師師長葉長庚雖然生病沒有隨部隊行動,但被認定爲對率領部隊離開蘇區而造成蘇區失陷負有一定責任,因此被撤去師長職務並留黨察看半年。之後葉長庚參加了紅六軍團的長征,又先後在晉察冀軍區和東北野戰軍工作,並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本文參考資料:葉長庚將軍著《從腳伕到將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