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二維碼、RFID等爲標識載體的方式,給企業帶來了大數據的流量入口,在企業長足發展中將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碼”的能量和價值還有大量開發餘地,遠不止我們目前看到的這些,它不僅可以爲企業賦能,更給社會賦信。未來,在物聯網、大數據橫行的時代,“一物一碼”將在包括快消品行業在內的十多個行業迎來更深層次的發展。

一、互聯網下千億級的市場應用

隨着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以二維碼爲代表的一物一碼形式,以一種無處不在的方式滲透到了人們的生活工作當中,使其成爲了商家與消費者的鏈接入口,架起了企業、門店、消費者之間的橋樑,並且成本低廉。

近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佈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8.29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8.17億,使用比例爲98.6%,移動互聯網使用率基本飽和。其中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6.00億,使用比例達72.5%,網絡支付越來越成爲一種常態化購物方式。

中國二維碼註冊認證中心發佈的《中國二維碼產業發展報告》顯示,我國線上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中二維碼支付比例越來越高,報告預測,到2020年,全球二維碼市場規模將達千億美元。

事實上,二維碼的廣泛應用不僅體現在移動支付上,自2015年以來,國家政府職能部門也在大力推動利用二維碼標識技術爲重要產品建立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二維碼追溯逐漸應用於食品、藥品、農產品等各類重要產品中,並逐步下沉細分,應用領域遍及各行各業。

二、信任機制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基於我國的特殊國情原因,消費者普遍對“中國製造”的產品報以懷疑態度,尤其是食品、化妝品行業。特別是隨着社會的快速進步,人們在滿足了日常生活必須的食品以外,更加關心食品的質量和安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綠色食品提高生活的品質,食品支出仍然在居民消費支出中佔據重要位置。

而消費者的這種不信任行爲,對我國的企業以及政府都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我國食品質量安全之殤,亟待解決。

1、對消費者而言——渴望得到權益保障

隨着這幾年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的宣傳在社會推廣,加之目前國內食品質量安全問題頻頻出現問題,使得公衆對這一問題的關注程度非常高,成爲了老百姓最爲關注的問題之一。因此,公衆對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的有效解決的期待程度也較高。

2、對政府而言——亟待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食品質量安全問題能否過關,將直接影響到公衆的幸福指數,因此政府需要花大力氣,採取各種手段,保證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3、對企業而言——希望建立品牌信任

“以次充好、以假冒真;虛假錯誤標識;食品過期”等問題,是消費者購買產品時最易遇到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對於企業品牌的影響可以說是致命的,因此尋求一種監管閉環機制,爲企業建立品牌信任,保障品牌聲譽,十分必要。

消費者對現實的食品安全問題更多歸咎於生產企業的不誠信和政府監管的不到位。根據2018《食品質量安全與信息追溯調查分析》顯示,超過九成的公衆對我國食品安全的現狀表現出擔憂。而一物一碼追溯體系,爲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可能。

與不可追溯食品相比,消費者能獲取更多與食品相關的信息,從而能夠更好的購買食品。在食品可追溯可以提升食品的質量和安全,最終結果使得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建立更爲信任的關係,緩解消費者對食品質量安全的焦慮心情。

三、大局勢下的企業發展與改革

事實上,二維碼誕生之初,主要用於人、物、事身份識別,以及防僞追溯、信息交換和儲存。我國相繼發佈了多項政策推進我國二維碼溯源體系建設。

對於企業而言,不論是基於追溯體系的建設,實現產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爲企業自身品牌保駕護航,還是基於對上層監督的一種交代,“標識碼”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過去的一年裏,一物一碼開啓2.0元年,以一物一碼技術興起的溯源、防僞防竄、營銷、物聯等應用被快速普及、擴散,極大助推了行業及產業的大規模發展。一物一碼串聯政府職能機構和普通消費者,讓企業感受到了市場的紅利。

一個小小“標識碼”發揮的功效遠遠超過我們表面看到的作用,它還能夠在政府監管部門、生產商、銷售商、消費者之間傳遞信任,爲構建和諧的消費環境提供了巨大的能量。

但從另一長遠層面考慮,一物一碼的作用對企業而言又絕不僅於此。如今中國智造2025正在形成一種熱火朝天的勢頭,傳統企業向智能化工廠轉型過程中,倍感壓力還毫無頭緒。

不論是基於工業4.0工廠的建設還是實現中國智能製造2025,企業都必須實現數字化轉型,而數字化轉型的基礎,主要在於“連接”,設備連接、產品連接,用戶連接。

這種大勢所趨情形下,兆信股份已經衆多企業合作,幫助企業完成企業生產的數字化轉型,實施一物一碼智能應用,讓有前瞻性的企業有機會成爲未來智能製造的弄潮兒,從而立於時代的前端。而此刻,正是一物一碼應用潛能的爆發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