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林映清泉,綠樹掩幽谷”。深秋的楓林谷,美景連連,遊人如織。除了欣賞如畫的美景,一塊特殊的石刻也吸引了大量遊客駐足點贊。

山河爲證,金石爲銘。石刻上,人民日報四個紅體大字,熠熠生輝。2020年8月8日的人民日報頭版,被永遠銘刻在這裏:《遼寧桓仁滿族自治縣楓林谷景區:綠水青山成了綠色銀行》。

“咱桓仁縣能在人民日報頭版報眼位置,有這麼一則長篇報道,真是想都不敢想,也是建縣以來的頭一回。”桓仁縣委宣傳部的一名工作人員豎起了大拇指。

誰曾想,就在8年前,被稱作和平林場的這裏,是桓仁縣重要的樹木採伐基地,樹沒少砍,可工人每月卻只能拿到1500塊錢。

而8年後,這裏被稱爲楓林谷,搖身一變成了一個遊人如織的4A級旅遊景區。“工作一點也不累,收入翻了好幾倍”是工人們發自內心的真實寫照。

春賞花,夏戲水,秋遊楓葉,冬天看雪。楓林谷,四季美景如畫!

林場變景區,收入成倍漲

“之前每天的工作就是砍樹,每年最少也要砍8000棵,天然林砍光了就砍次生林,後來又去砍人工林,然而工資卻只有一千多塊,勉強維持生計。”老工人辛志明告訴記者。

除了和平林場,其他林場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而最難熬的,就是開工資的日子,“員工追得領導只能到處跑。”桓仁縣庫區林場場長戰俊東笑着說,“咱桓仁共有8家國有林場,最困難的時候職工月收入僅幾百元,80%左右的職工家庭都屬於困難戶,適婚年齡職工都找不到對象。”

從2002年桓仁正式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起,時任桓仁縣林業局局長汪立功沒少琢磨出路。

“別的都不幹,就它了!”2011年的十一假期,汪立功沒有休息,而是帶着各大林場的負責人來和平林場考察,漫山遍野紅彤彤的楓葉讓汪立功爲之一振。就這樣,在幾間破舊平房組成的林場辦公區裏,一個改“砍樹”爲“看樹”、以旅遊帶脫貧的設想初具雛形。

2011年底,由全縣最窮的和平林場控股、其他7家林場入股成立楓林谷森林公園旅遊有限公司正式建立。

不僅不砍一棵樹,還見縫插針地補植;修路,儘量依託原先林道;建停車場,用的是原來的儲木場……爲了保護環境,景區修建力圖最大程度保護原有自然風貌。

沒有人才,就在實踐中培養;沒有錢,大家從木材銷售中籌措資金,爭取專項資金、財政支持。“我們爲防止承包商開發破壞生態,堅持推行公有制改革,爲後代子孫留下金飯碗、傳家寶。”汪立功的話鏗鏘有力。

2013年9月6日,景區如期建成開業。這個日子,時任桓仁縣林業局副局長的王樹傑記得非常清楚,“開業當年,景區收入高達200萬元,這在當時是個天文數字!”此後,主打“森林氧吧”“楓葉之最”的楓林谷景區成爲國家4A級景區,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遊覽,景區收入一連翻了好幾番。截至2019年,景區累計收入5300多萬元,相當於8家林場5年採伐木材的收入,同時少採伐一萬畝森林。用王樹傑的話說:“我們再造了一個和平農場。”

“現如今,以前沒有發放的公積金、取暖費全部到位,中層幹部月工資4500元,普通職工4000 元,高於縣裏公務員的工資水平”,楓林谷森林公園旅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翔自豪地說,“現在我們景區在全縣都算得上好單位了。” 老伐木工趙尊強看到絡繹不絕的遊客,有感而發說:“原來站着的樹更值錢!”

林場致了富 不忘貧困戶

走進桓仁滿族自治縣向陽鄉和平村,白牆紅瓦,整潔簇新,一座座農家小院記述着老百姓的幸福時光。而幾年前,這是曾經是全縣最晚通車的村莊和十里八鄉著名的貧困村。位置偏僻,交通閉塞,產業單一,人口外流,成爲制約和平村發展的關鍵問題。

現如今,從泥巴路到柏油路,從山貨爛在地裏到賣上好價,從打工仔到小老闆,村民的生活逐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外村姑娘都不願意嫁到這裏來,可如今,鄰村都羨慕我們。”村民王俊香的話,吸引了記者的注意。

2019年,全村1801名居民,與旅遊相關的從業人數就有1243人。此外,村裏已開起了63座農家院,旺季時一房難求,軟棗、榛子和木耳等山貨也都不愁銷路。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從2013年的5000元提高到2.3萬元,貧困人口全部摘帽。

之所以發生這樣的變化,正如和平村黨支部書記劉佰紅所說,“自從搭上旅遊順風車,咱們村徹底摘下了窮帽子,家家都有自己的致富產業,戶戶都有自己的增收項目,成爲遠近聞名的旅遊專業村。”

提起楓林谷的輻射帶動作用,57歲的王俊香算起了她家的收入賬:“楓林谷景區開業前,打工活兒少,山貨賣不上價,我丈夫姜忠德一年也就掙1萬多,加上我當婦代會主任五六千元的工資,全家年收入也就2萬塊。2019年,老薑打零工能掙2萬,我在村裏上班能掙3萬多,農家院純利潤也有2萬,2畝苞米改種大榛子,頭次結果賣了四五千塊,我們老兩口一年收入將近8萬元,還有什麼不知足的!”

而楓林谷景區的輻射帶動作用還不止於和平村。“我們在景區內設置了10餘個扶貧商亭,免費提供給建檔立卡戶使用,供他們銷售自家農副產品。在同等用工條件下,景區優先僱用建檔立卡戶勞動力,爲他們提供增加收入的機會。”劉翔告訴記者。

“2019年,共有23個貧困村和經濟薄弱村與楓林谷景區開展扶貧合作,當年各村投資收益達63.3萬元,受益貧困人口419戶838人。2020年,新增5家鄉鎮與楓林谷合作開展扶貧合作,累計扶貧基金2136.02萬元,預計受益戶數在1000戶以上。”桓仁縣扶貧辦副主任袁野介紹道。

景區還打破不吸收外來資金的規定,與多個鄉鎮、村開展扶貧合作,並將扶貧專項資金以無風險的方式投資“楓林谷”, 景區每年以8%的穩定收益作爲分紅分給這些鄉鎮、村,用於建檔立卡戶中無勞動能力、無產業發展能力、有重大疾病以及有子女就讀高校等“四種人”的補貼,每戶每年均不低於1000元。

生態環境好 滿山都是寶

“把上半年的損失補回來!”在桓仁龍參健康藥業有限公司的生產線上,人蔘系列食品、保健品及人蔘面膜、洗髮水等產品正在源源不斷地生產裝箱,70多個工人幹得熱火朝天。

“我們公司2018年投產,累計銷售額已超過一億,預計今年秋天就能實現盈利”,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興仁向記者介紹。“林下參是我們目前的主打產品。相比而言,雖然園參4年就能長手指頭那麼粗,但論斤賣,便宜的不過20元一斤。而林下參4年頂多只有筷子頭那麼粗,一株3、4錢的20年林下參光批發價就得500塊,年頭再長,賣成千上萬的都有。”

王興仁口中的園參主要靠人工種植,回憶起種植園參的往事,他若有所思。“30多年前,桓仁也種園參,先砍伐原始森林,然後做參牀、建大棚,中間還要不斷施肥撒藥,既容易水土流失,還會導致土壤板結,對環境破壞太大了。而林下參生長在野山叢林之中,生態越好,生長越棒。”

桓仁的自然條件本就適於人蔘生長,實施禁伐天然林政策,更爲林下參種植帶來契機。人蔘種植加工也逐漸成爲桓仁大健康產業的“領頭羊”和帶動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火車頭”。從種植林下參,到採收山野菜,從發展紅松經濟林,再到養殖林蛙,桓仁將保護森林生態環境和發展林業特色產業融爲一體,實現了經濟生態化、生態經濟化的良性互動。

在二棚甸子鎮搖錢樹村,99%的村民種植山參,現如今戶均年收入超過10萬元。參農郭軍說:“過去種植玉米、高粱,做夢都想不到能掙那麼多錢,搖錢樹村終於種下了名副其實的‘搖錢樹’。”

桓仁鎮大甸子村村民董福軍辭去伐木工作,在落葉松下種植林下木耳。今年端午過後,木耳“綻放”于山林之間,爲村民送來豐收的喜悅。董福軍說,“木耳只要一曬乾就被人訂走,不用操心賣不出去。”

五里甸子鎮三架窩棚村的貧困村民從石頭房搬進了大瓦房。原來,從種植玉米、大豆到改種五味子、大榛子,村民收入比過去高出十幾倍。黨支部書記馬勇自豪地說:“過了修整採摘期,就沒什麼活兒了。老百姓掙得多了,還輕快不少。”

優勢在山,潛力在林。桓仁蓄積量達2780萬立方米的廣袤森林,爲發展林業特色產業搭建了最寬廣的舞臺。山參年產值21億元,紅松年收入過萬元的農戶3000多戶,山核桃油等5個產品成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一個個數字背後,記錄着這片森林帶來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正如搖錢樹村黨支部書記所說“山山嶺嶺搖錢樹,溝溝岔岔聚寶盆”,綠水青山正在成爲桓仁羣衆的綠色銀行。

“樹不倒,錢不少,不砍樹,也能富”,這是老伐木工李宏生編的一個順口溜。“原來國家規定採伐工55歲退休,可這好日子紅紅火火,我想再幹他個幾年!”

綠色產業助力綠富同興。桓仁縣持續發展生態產業,走出一條生態得保護、林場得發展、產業得興旺、生活得保障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