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宗電話網絡詐騙,有兩個環節:信息和資金。

在每個騙局中,騙子通過電話、短信、網絡等方式進行詐騙,通過銀行卡、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兩個環節要用到的就是手機卡和銀行卡。

爲了逃避打擊,詐騙集團會大量購買手機卡、銀行卡,這就滋生了買賣、租售銀行卡和手機卡的黑灰產業鏈。

斷卡行動,就是要斬斷這一黑灰產業鏈,從而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發態勢。

最新消息省反欺詐中心透露 浙江警方正全面展開“斷卡”行動

今年以來,浙江警方共摧毀涉嫌電信詐騙黑灰產749個,抓獲犯罪嫌疑人7737人,繳獲用於作案等營業執照、U盾2944套,銀行卡9035張,手機卡18多萬張,發現、關停涉案對公賬戶2014個。

什麼是“斷卡”?

10月10日,在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全國“斷卡”行動部署會上,公安部副部長、部際聯席會議召集人杜航偉在講話中強調:非法開辦販賣電話卡、銀行卡是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持續高發的重要根源,危害十分嚴重。

杜航偉要求,要打擊整治懲戒多管齊下,堅決打贏“斷卡”行動攻堅戰。各地各部門要堅持以打開路,以打促治,以打促防,綜合採取多種措,集中抓獲一大批非法開辦販賣“兩卡”違法犯罪團伙,整治一大批“兩卡”違法犯罪猖獗的重點地區,懲戒一大批“兩卡”違法失信人員,全力斬斷非法開辦販賣“兩卡”產業鏈,堅決剷除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滋生土壤。

最新案例 用貓池養卡薅羊毛 還賣給電信詐騙集團

9月,衢州衢江警方打掉這樣一個從事“辦卡養卡售卡”的網絡黑灰產的團伙,收繳電話卡8000多張,貓池設備110臺,電腦28臺,手機20部,退贓35萬元。12人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今年7月,衢江警方發現,有人架設“貓池”,很可能是用於違法犯罪。當地警方成立專案組,經過偵查,發現這是一個“辦卡養卡售卡”的犯罪團伙。團伙以黃某、方某等人爲主要成員。

黃某等人冒充通信運營商工作人員,深入衢江區杜澤鎮、上方鎮等農村偏遠地區,專門物色60歲以上、警惕性不高的老年人,以贈送臉盆、餐巾紙等小禮品等方式,引誘他們拍攝手持身份證照片,獲得其身份信息。

方某是通信運營商的代理商(俗稱卡商)。黃某用方某的賬號登陸通信運營商開卡平臺,用獲取的這些信息成功開辦實名手機卡。而方某則是爲了完成運營商的開卡任務。

開卡成功後,這些手機卡並不給當事人,而是一直在方某等人手中。每辦理一張這樣的實名卡,方某支付黃某15-20元不等的“酬勞”。

根據通信運營商的規定,新卡必須使用三個月才能獲得相應的積分和返利。爲了使這些仍然握在方某等卡商手上的卡能正常使用,就需要用上“貓池”設備。

“貓池”是可以同時讓上百個手機卡收發短信、撥號上網的“養卡”工具,以造成這些卡仍在正常使用的假象。

方某等卡商在利益的驅使下,租用場地購買設備架設“貓池”,用這樣的方式讓手頭成百上千的卡號有了“使用記錄”。方某等卡商將“貓池”內的實名手機號及該手機卡接收到的驗證碼,通過QQ、微信等方式出售。買家用這類實名手機號在淘寶、抖音、京東等平臺批量虛假註冊新賬號,方某爲他們提供驗證服務,幫助他們完成註冊程序,買家用這些賬號來“薅羊毛”。

同時,警方還發現,下游買家不僅僅是“薅羊毛”,還往往會從事與網絡賭博、電信網絡詐騙等相關的違法犯罪活動。

各地做法

衢州 建立全省首個本地懲戒工作機制

正是大量“黑卡”、“黑賬號”存在,導致電信網絡詐騙案高發,打擊黑灰產、斷卡行動勢在必行。

早在今年3月27日,浙江省聯席辦召開部分成員單位聯絡員會議,研究部署黑灰產整治工作,推動各行業主管部門從源頭上做好銀行卡、對公賬戶、手機卡實名開戶、實人使用工作。

據浙江省反欺詐中心有關人士介紹,浙江以斬斷犯罪團伙在境內的手腳爲目標,建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情況通報、重點幫扶指導、部門聯動、督導檢查四大機制,推進全省面上“兩卡一戶”(兩卡:手機卡和銀行卡,一戶:對公賬戶)買賣等突出問題整治行動。

今年4月, 中國人民銀行衢州市中心支行和衢州市公安局聯合下發《關於對買賣銀行卡或賬戶的單位和個人建立聯合懲戒工作機制的通知》(衢銀髮﹝2020)23號)文件,這是全省範圍內首個建立針對買賣銀行卡、賬戶的本地懲戒工作機制。

在衢州警方公佈的首批15名受懲戒名單中,常山籍犯罪嫌疑人徐某知道身邊朋友通過辦銀行卡再販賣賺錢後,心動不已,主動在本地以個人信息辦了十多張卡,聯繫卡商到境外出售,幫助境外犯罪團伙從事洗錢和處理銀行卡相關事宜。他獲利後,還帶着10多個親朋好友一起賣卡,徐某從中獲利4萬多元。今年4月26日,常山縣警方抓獲徐某等人。

今天,衢州警方聯合人民銀行衢州市中心支行再度出手,將146名買賣銀行卡人員上榜,並公佈名單,同時實施聯合懲戒措施。

金華

今天,金華警方和中國人民銀行金華市中心支行也公佈受懲戒“黑名單”,對上榜的131名買賣銀行卡或賬戶的個人進行懲戒。

溫州

8月底,溫州警方聯合溫州市人民銀行公佈了首批160名涉嫌買賣賬戶、冒名開戶相關單位和個人及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涉案賬戶實施懲戒。

從各地警方公佈名單來看 有個羣體值得注意 00後年齡最小未滿18週歲

衢州警方對目前受懲戒對190人進行分析發現:

20歲以下的16人,佔8.42%;

21-30歲有73人,佔38.42%;

31-40歲55人,佔28.95%;

41-50歲37人,佔19.47%;

50歲以上9人,4.74%。

金華警方數據分析顯示:

18-20歲16人,佔12.2%;

21-30歲78人,佔59.5%;

31-40歲29人,佔22.1%;

41-50歲8人,佔6.1%。

溫州警方公佈的首批涉案人員名單中:

00後19人,佔比11.8%,90後有82人,佔比51.2%;80後有36人,佔比22.5%;

警方分析,90後和80後是主要羣體。大部分人是抱着僥倖心理,想從中牟利。而00後上榜,很多是因爲對非法買賣、出租、出借賬戶法律責任及其危害性不瞭解。此外,從數據來看,男性佔了大多數,比如衢州190人中,男性有156人,金華131人中,男性有119人。

有哪些懲戒措施?

按照規定,被懲戒人將面臨這些懲戒:1、實施5年內暫停其銀行賬戶非櫃面業務、5年內不得爲其新開立賬戶的懲戒措施。懲戒期滿後,受懲戒的單位和個人辦理新開立賬戶業務的,銀行機構應加大審覈力度。2、被懲戒的單位或個人信息,依法定程序報送至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以懲戒開始日期爲準,在數據庫中的保存期限爲5年。3、按照《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規定給予相應處罰。

也就是說,受到懲戒後,五年內暫停其銀行賬戶非櫃面業務、支付賬戶所有業務,並不得爲其新開立賬戶。也就意味着用不了網上銀行,用不了各大銀行的APP,也無法使用所有依賴移動支付的生活類APP,包括微信、支付寶在內的支付賬戶。

想給別人轉賬哪怕1分錢,都要跑到銀行網點排隊拿號到櫃檯辦理,更別說用微信、支付寶買了。一旦被懲戒,在個人徵信上就會有污點。以後貸款或者申請房貸、車貸都會受到影響。懲戒期滿後,新開立賬戶業務的,銀行和支付機構將加大審覈力度。

打擊誰?

根據會議精神,重點打擊長期從事收購販賣“兩卡”的人員,掛牌督辦重點案件,依法從嚴懲處涉“兩卡”犯罪團伙

據分析,主要包括三類團伙:

第一類,開卡團伙。

誘騙或者組織他人開辦電話卡、銀行卡的團伙,這類團伙經常以“掃村”、“掃校”方式忽悠村民、大學生辦卡。金融機構、運營商內部利用管理漏洞大批量開設電話卡、銀行卡或者爲開卡提供便利的“內鬼”。

第二類,收卡團伙。

主要是接收開卡團伙手機卡、電話卡的團伙,這些人又稱“卡頭”。

第三類,販卡團伙。

主要是接收全國各地收卡團伙辦理的電話卡、銀行卡,層層販賣賺取差價的人員。

整治什麼?

根據會議精神,強化重點整治,壓實地方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嚴厲整治重點地區和重點行業。按照“誰開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機制,強化約談問責。重點地區比如大學城、偏遠地區或農村等,重點行業比如銀行網點、第三方支付平臺、三大運營商等。

懲戒誰?

根據會議精神,強化信用懲戒,對公安機關認定的出租、出售、出借、購買銀行賬戶或者支付賬戶的單位和個人及相關組織者,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虛構代理關係開立銀行賬戶或者支付賬戶的單位和個人,實施5年內暫停其銀行賬戶非櫃面業務、支付賬戶所有業務,並不得爲其新開立賬戶的懲戒措施。還將制定出臺對出租、出借、出售、購買電話卡的失信用戶的懲戒措施,公開曝光一批開辦涉案“兩卡”較多的營業網點和行業人員。

來源:全民反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