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上海名媛羣”吸引到了大衆眼球;

名媛,還是上海的名媛集合在一起,那一定得是國家水準,代表國家名譽;

普通人的獵奇心態滋生了……。

入羣有羣規,先交500元羣費;

果然,一張名媛羣的邀請函赫然出現,掃碼入羣;

欣喜若狂,小心臟怦怦亂跳,即將見識富豪頂層,誰誰的太太,誰誰家的小女兒,又或者李某人的表叔家的三侄女,不過好歹也能搭個邊,使勁推一把興許能入流。

沒想到,畫風一下變了;

怎麼回事?

不是,我要認識的是馬某某,李某某的表侄女的姨媽家的小女兒,不是這個誰……;

現在只有這個,要還是不要,給句痛快話?

500元都交了,退出豈不虧本,還是認了吧;

看看都是些什麼畫風;

6人拼單500塊的雙人下午茶;

60人拼單6000塊一天的法拉利,每人a100,便宜;

4人拼單1500塊租一月的愛馬仕kelly奶昔白,每人a350;

連絲襪都要拼:我只25號穿一天,剩餘的你們隨便分。

這也是名媛?

這不就是拼多多?不,拼夕夕。

(2)

這當然不是名媛,這只是一羣渴望富豪奢侈生活,嚮往享樂,而自身能力又相差甚遠,還不願付出努力和勤奮,卻又不甘心永居人下,一心一意想往上爬的寄生羣族;

也不能說沒有付出努力和勤奮,畢竟幾十,幾百人集合成羣,每天羣裏叫喊着拼單,也挺辛苦,也夠勤奮的;

而且,本錢還是稍有花費的,即使拼單,也有成本;

投入了成本100,300,卻連一杯飲料都喝不到,僅供擺拍;

這種投入產出的性價比並不高,絕大多數都是沉沒成本;

最終算算總賬,成本超過了投入,還不算搭進去的時間精力,機會成本;

這其實是一樁賠本的買賣。

可有人就是飛蛾撲火,鋌而走險也要試一試;

萬一成功了呢?

成功釣到一條大魚,認識了某位富豪精英階層,人生瞬間逆襲,彎道超車,白賺了三十年的奮鬥;

這種想法,即便只是想一想,也是美事一樁;

誒,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不同圈層的人無法對話。

(3)

但是,食物鏈的另一端,那些被拼多多名媛們死守緊盯的富豪們,是咋想的?

真富豪都不是傻瓜;

傻瓜能賺來錢,頂多是個土豪,說不定哪一天忘乎所以,負債累累,會把老婆孩子都輸掉;

真富豪早已不是一腔熱血的憤青,而是精通人性的老男人;

真富豪面前的假名媛,能存活幾集?

廣告效果有個向下規律,內容通常只對那些比內容更低層次的受衆有效;

一身名牌,到處下午茶瞎逛,五星酒店擺拍隨便住的年輕假名媛,逃不過這些有錢老男人的法眼;

最多能收割幾個剛剛舊改拆遷,手裏有點小錢的拆遷戶,或者就是那些靠運氣博到一桶金的土豪暴發戶;

在這些人眼中,遇到這些張口閉口滿是名牌,一身上流社會標籤的假名媛們,會心滿意足的欣賞着迷;畢竟還是比自己身邊的人要講究不少;

而更可悲,也更有可能的,是被那些躲在暗處,伺機獵取有錢女性的PUA殺豬團伙相中;

一來二去,你有錢有閒,我跪舔有情;

你在踅摸我的家底,我在思忖你的錢財;

說不清是你釣我,還是我釣你;

反正各取所需,心知肚明;

最後一地雞毛,各不相欠。

(4)

假名媛的拼單擺拍,虛假光鮮,打入上流社會的經濟賬並不划算,而且風險極高;

極有可能顆粒無收,還蝕了本金。

富豪,上流階層,只不過是這個社會的1%;

精英和中產大約佔比20%;

剩餘80%都是普通底層,需要依靠勤勞努力換取回報。

想階層流動改變命運,當然有可能;

但那需要首先拼體力,然後拼智商,最後拼資源;

無論是哪種付出,都需要參與社會交易,通過社會交換系統換回自己想要的人生。

想要不付出,不參與社會交換,營造虛假繁榮釣住一個金主;

你一定要搞清楚,這個金主是不是真的?

或許這個金主也只是個拼夕夕的拼主。

(作者:韓楓,華東師範大學/法國里昂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歐美企業人力資源總監,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想要告訴我你的想法,歡迎留言給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