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程研

未來城市有多智慧? 未來人居是怎樣的?

近日,在杭州未來科技城舉辦的智慧城市暨人工智能產業峯會上,杭州城研中心聯合杭州市城投集團、市地鐵集團、市交投集團、市錢投集團及寧波市軌道交通集團、溫州市鐵投集團、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等共同發起成立城市綜合開發專業委員會,致力於推進XOD+PPP+EPC模式的系統研究和成果轉化。

隨後的高峯論壇環節,杭州市委原書記、杭州城市學研究理事會理事長王國平作主旨報告,主題爲《人工智能讓城市更美好》。

王國平認爲,以人工智能爲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將成爲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將成爲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抓手,將成爲城市競爭的新焦點。杭州急需佈局推動智慧經濟,包括一體兩翼:人工智能經濟、虛擬現實經濟、物聯網經濟。在多年的市場競爭中,杭州形成了以傳感設備爲比較優勢的智慧經濟,下一步還需要保持緊迫感,積極佈局,形成合力,找到智慧城市的打開方式。

王國平分享了一個觀點:未來社區、城市大腦是智慧城市的打開方式。在未來的智慧城市中,包括市政工程、交通設施、公共事業在內的經濟類基礎設施,包括文化教育、體育運動、醫療保障在內的社會類基礎設施,包括城市溼地公園、森林公園在內的生態類基礎設施缺一不可,對於這部分的投入,城市不能靠負債來投資,要探索商業模式。

關鍵是創新未來社區建設的投融資模式和建設運營模式問題,系統性地解決好錢從哪裏來和去、人從哪裏來和去、地從哪裏來和去及手續怎麼辦的難題。

在下午的“未來社區建設推進機制與運營模式”分論壇上,杭州市人民政府參事、杭州市城市規劃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湯海孺作專題報告,重點分析了杭州市首批試點未來社區,提出了存在的問題及挑戰,如開發有前提,政府不負債;模式講創新、定製造生活;破解老大難,引領老舊改;拉動新產業,創造新機會;基層新治理,數字可賦能等。

在此基礎上,提出可實現的未來:一是未來社區的前提具備:首先保證開發端資金平衡;二是未來社區的居民鎖定:問計於真住民,廣召同道之人;三是未來社區的場景推行:讓居民點餐,簡化版也不錯;四是未來社區的未來感:給條件好的加個餐;五是未來社區的產業拉動:創造新需求;六是未來社區的基層治理:主人翁歸位;七是未來社區的管理保障。

範國良介紹採荷未來社區

杭州市江乾區採荷街道黨工委書記範國良介紹了採荷未來社區的基本情況,其突出特點是老舊小區插花式改造,立體交通網絡與互聯互通的融合,提出物聯採荷的思路。

他着重強調了各個企業在未來社區建設中,對產業發展、對民間投資的帶動作用;以及三化九場景的落地、運營、管理與服務,需要依靠產業的支撐。最後重點闡述了採荷的四大主要場景:未來鄰里、未來教育、未來健康養老和未來創業場景,並對產業政策支撐提出了可供探討的方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