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輟學打遊戲、沉迷搞直播…百億估值的鬥魚背後,站着一個逆襲味十足的CEO

來源:環球人物

作者:隋唐

也許,屬於鬥魚的故事將逐漸離陳少傑遠去,但他並不是失敗者。誰知道這個昔日輟學的執劍少年,會不會一轉身就開闢出一個全新的戰場呢?

隨着10月12日鬥魚與虎牙簽訂合併協議,“輟學少年”陳少傑的故事終於告一段落。在改變中國娛樂生態的“直播千團大戰”裏,這個愛打遊戲的“X絲”跌跌撞撞地挺到了最後,卻終究缺了一口氣。

因爲熱愛,當年這個只有滿腔熱血的執劍少年在視頻領域“殺”出了血路。不管是將彈幕文化引入中國併發揚光大,還是後來建立鬥魚、初創中國“直播生態”,陳少傑身上一直有一股“看準路就殺到底”的狠勁。

這個36歲的年輕人,利用短短3年時間做出了估值過100億元的超級娛樂巨無霸,旗下主播100萬名,長期佔據玩家熱點搜索榜。

按照協議,合併重組完成,虎牙現任CEO董榮傑和鬥魚現任CEO陳少傑將成爲合併後新公司的聯席CEO,陳少傑也將成爲虎牙董事會第10名成員。

只是,從滴滴和快的合併,到58和趕集的合併,再到美團和大衆點評的合併,聯席CEO的治理架構沒有一個成功的。

陳少傑的故事還能否續寫?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

輟學打遊戲卻翻了身

輟學少年經受“社會毒打”後翻身暴富的故事,總是能調動起許多人的腎上腺素。尤其是靠許多人看不上的“遊戲”發家,更讓陳少傑的身上多了一份傳奇色彩。

1984年,陳少傑出生於濟南。與許多“80後”一樣,他的青春伴隨着中國遊戲業的黎明曙光。但不幸的是,他沉迷了。

從小學5年級開始,他就迷上了遊戲,到了大學更是通宵泡在網吧。結果就是大一的時候,他輟學成了“家裏蹲”。

按照一般的人生劇本,陳少傑很可能就此墮落,一路南下成爲“三和大神”(指在深圳三和人力市場附近靠日結散工過活的邊緣羣體)。但世人皆醉我獨醒,陳少傑早就想好,要“玩兒着把錢掙了”。

許多年後,陳少傑對輟學的事毫不避諱,直言“自己就是高中文憑”。對於爲何輟學,他解釋得清清楚楚:“學校不是很出名,水平也不高,覺得4年讀下來也沒有什麼很好的前程。”

2006年春節過後,21歲的陳少傑來到武漢。憑藉10年資深玩家的履歷,他很快找到了一份開發遊戲對戰平臺的工作。

後來,有人說他與老闆談加薪未果,也有人說他不滿公司制度,總之他最終離開了公司。

不過離開之前,他已經認識了一位日後重要的合作伙伴——張文明。

張文明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與陳少傑年齡相仿,也喜歡“悶頭寫代碼”。兩個年輕人“臭味相投”,很快成了無話不說的好友,也成了日後在“直播戰場”並肩作戰的戰友。

他們聯合開發了“掌門人”遊戲平臺。後來,這個平臺以4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被收購。陳少傑挖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拿到這筆錢的陳少傑摸到了財富自由的門檻,但他沒有停下腳步。

2010年,他拿着從“掌門人”套現的錢,買下了國內“二次元網站鼻祖”A站。在A站,他主要乾了兩件大事:一是將日本NicoNico在視頻中加網友評論的功能引入國內,這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彈幕”;二是成立了A站的“生放送”頻道。

這個“生放送”其實就是陳少傑在遊戲直播界的試水。彼時,國內直播平臺多數以YY頻道的秀場直播爲主,大量的高顏值主播雖然有極強的吸金能力,但一直拉不起流量。

有過遊戲和直播背景的陳少傑隱約覺得,高互動、高用戶粘度的遊戲直播會是未來的風口。

2014年,亞馬遜以9.7億美元(1美元約合7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遊戲直播平臺Twitch。這給了陳少傑強烈的信號:時機已成熟。他迅速將“生放送”頻道從A站獨立出去,並更名“鬥魚TV”。

戰艦就此起航,中國網絡直播的“千團大戰”正式拉開了帷幕。

鬥魚的戰爭

2014年到2016年,全國網絡、移動直播平臺數量達到了令人咋舌的200多家。

在這場“千團大戰”裏,各路玩家皆背靠大樹,甚至不少豪強親自下場。360周鴻禕注資花椒、YY成立虎牙、王思聰做起了熊貓TV,還有傳統媒體浙報集團也利用直播開啓轉型之路,成立了戰旗TV,甚至連傳說中的“天下第一村”華西村都想從中分一杯羹,成立了“火貓直播”……

在這番亂戰當中,鬥魚爲脫穎而出確實下足了功夫。

與日後抖音的崛起一樣,陳少傑當初憑藉的也是“流量明星”戰略。只不過鬥魚找的高流量,都是遊戲圈內的大神。

陳少傑曾帶領鬥魚在當時玩家最多的遊戲《英雄聯盟》裏發起一個活動,活動的內容是:達到某限定條件的遊戲高手可將遊戲名加上“鬥魚TV”的前綴,前100名改名的玩家,每人能獲得2萬元人民幣的獎勵。

這一招讓鬥魚的百度搜索指數大幅增長。僅半年時間,鬥魚同時在線人數從5萬人激增到100萬人,3個月內日活翻了10多倍。

與此同時,鬥魚也在抓緊簽約、挖角各領域的頭部主播。蛇哥、阿冷等熱門主播皆在那幾年拿着“天價”簽字費入駐鬥魚。

從“千團大戰”至今,陳少傑似乎一直揮舞着鈔票。融資順利的鬥魚給了他這樣的底氣。

2014年,奧飛動漫創始人兼董事長蔡東青以個人名義入股A站,並對鬥魚進行了2000萬元天使輪投資;同年,紅杉資本參與A輪融資,給了鬥魚2000萬美元。2016年3月,騰訊、紅杉資本參與了鬥魚B輪融資,規模達到1億美金;5個月後,鬥魚在C輪融資中再獲騰訊、鳳凰資本領投,紅杉資本中國、南山資本跟投的15億元資金。後來,鬥魚成爲最快完成D輪融資的直播平臺。

財大氣粗的鬥魚有一個其他直播平臺所沒有的能力——造星。從直播平臺興起到現在,鬥魚的“供血”能力一直頂尖。它不僅能從外部簽約頂流主播,還能在自家平臺孵化頂流主播。從馮提莫到一條小團團,都是鬥魚“青訓”出身的頂級主播。

2019年王思聰的熊貓TV轟然倒地,直播界的“千團大戰”基本結束。市場上僅剩的兩個大玩家分別是虎牙與鬥魚。

這一年的7月17日,鬥魚在美國紐交所敲鐘上市,陳少傑以25億身家榮登《2019胡潤80後白手起家富豪榜》。

被合併的爲何是鬥魚?

因爲背後都有騰訊持股,再加上爲了減少資源內耗,虎牙與鬥魚的合併早被業內看做“早晚的事”。

但有人不解的是,鬥魚近些年一直以“直播老大”的身影出現在公衆視野,看起來似乎“更大更強”的它爲何反而被併入了虎牙?

其實,鬥魚的強大隻是大衆的固有印象。在不久前的第二季度,鬥魚的月活躍用戶數已經被虎牙超越,而第二季度歸屬於各自股東淨利潤,虎牙也領先鬥魚0.11億元。

毫無疑問,疫情期間全面發力的虎牙,開始逐漸超過鬥魚。

事實上,鬥魚的隱患早在前幾年就已埋下。

當初,陳少傑、王思聰等直播業的大佬親手掀起了“主播天價簽字費”的浪潮,雖然一時風光,背後卻一地雞毛。

近幾年,鬥魚快速發展的同時,合同糾紛也幾乎沒停。諸如韋神、蛇哥等頂流主播,當初都曾因爲合同問題與鬥魚撕破臉。還有其動不動就上頭條的欠薪案件,也讓外界看足了熱鬧。

再加上頭部主播的胃口被吊得越來越高,鬥魚一直面臨着“主播黃埔軍校,卻留不住主播”的困境。2019年,當紅主播馮提莫提出了5000萬元的續約報價,相當於此前價格的5倍。最終因爲價格談不攏,馮提莫轉投B站。

類似的問題層出不窮,拖累得鬥魚愈發困難。

據悉,此次與虎牙合併後,陳少傑將大幅減持股份,而鬥魚作爲被合併的一方也即將退市。

也許,屬於鬥魚的故事將逐漸離陳少傑遠去,但他並不是失敗者。誰知道這個昔日輟學的執劍少年,會不會一轉身就開闢出一個全新的戰場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