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秋,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創建了以黃橋爲中心的抗日根據地。黃橋屬江蘇泰興,在泰興縣城以東。

國民黨軍魯蘇戰區副總司令兼江蘇省主席韓德勤,視新四軍蘇北部隊爲心腹之患,企圖趁新四軍立足未穩之際,將其消滅或驅走。

當時,陳毅、粟裕領導的新四軍蘇北部隊只有第1、第2、第3三個縱隊,計9個團7000餘人。而韓德勤則調來3萬人馬進攻黃橋,其中主力爲下轄第33、第117師的89軍,還有獨立第6旅,共1.5萬餘人。89軍軍長爲李守維,獨立第6旅旅長爲翁達。

以少對多,新四軍決定出險招,來個十面埋伏。戰鬥打響後,國民黨獨立第6旅在行進途中被新四軍伏擊,截成數段,圍而殲之。旅長翁達在突圍無望後,舉槍自殺。

激戰至10月4日午夜,二縱繞至敵33師側後,一縱插向李守維指揮部側後。5日凌晨2時,三縱一部從黃橋向外出擊。至此,新四軍三個縱隊對89軍構成了圍堵態勢。

得知翁達第6旅被圍殲的消息後,李守維仍鎮定自若,他把部隊集中在距黃橋10多里的野屋基,還美美地喝了一瓶多家鄉的“洋河大麴”。

10月5日清晨,敵33師和117師在28門大炮的掩護下,同時向黃橋發起猛攻。

李守維,江蘇宿遷洋河人,1901年生,黃埔軍校第二期畢業。1940年9月,時任國民黨89軍中將軍長的李守維,從駐守的江蘇興化,奉命進擊蘇北新四軍。臨行前,他將妻子馬邦貞等家人委託給另一位國民黨高級將領冷欣代爲照顧。

當時,冷欣任江蘇省政府委員兼江南行署主任,還任國民黨第三戰區第二游擊區總指揮兼第63師師長。興化即在第二游擊區內。

現在,我們把話題再轉回到黃橋戰役上。

李守維89軍向黃橋發起進攻後,新四軍打得十分慘烈,光拼刺刀就不下七八次。

就在守衛黃橋的新四軍與敵血拼之時,已迂迴到敵背側的新四軍一、二兩個縱隊突然發起猛攻。李守維完全沒有料到,更無防備。於是,之前一刻還算鎮靜的李軍長,頓時亂了方寸,隨之全軍大敗。

李守維率殘部逃命,老家中跟他當兵的族中子弟緊隨其後。在騎馬來到黃橋北“八尺溝”時,族中子弟覺得有被李守維甩下之險,便拉住李守維的馬繮繩,要求帶他們一起逃命。不料,馬受驚嚇,騰空跳躍,一頭栽進八尺溝。馬背上的李守維也隨馬墜溝,溺水而亡。

人在興化的馬邦貞得知丈夫兵敗身亡,悲傷之餘,揮筆寫下“秋水伊人,望眼欲穿,不見夫歸,心沉沉;夫出家門,終身訣別,有家難回,哭斷魂”之句。

馬邦貞曾就讀於金陵大學,不僅是高材生,而且還是同學公認的校花。她性格外向,善於交際,嫁給李守維後,其社會交往才能進一步顯現,很爲李守維“增光添彩”。

李守維溺亡時才39歲,馬邦貞比丈夫年輕得多,正值青春妙齡,風韻不減在校時。

冷欣比李守維早一年出生,江蘇興化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算得李守維的學兄,又同爲江蘇老鄉,從黃埔軍校開始,兩人關係一直不錯。冷欣於1936年2月7日晉升爲陸軍少將軍銜。

冷欣考入黃埔軍校後,直到1927年才抽空回老家看母親。母親因多年打聽不到冷欣的消息,以爲冷欣已亡,就退掉了冷欣在家時訂的一門親事。

1940年,冷欣40歲,尚未婚。李守維陣亡後,留下美貌嬌妻馬邦貞。於是,冷欣便“近水樓臺”,展開愛情攻勢;儘管冷欣個頭矮小,又在東征戰場上受過腿傷,還是把馬邦貞很快俘獲,並與之結爲夫妻。

冷欣與馬邦貞成婚的消息傳開後,引起了黃埔同學,尤其是李守維黃埔同學的公憤,大家認爲,冷欣把李守維遺孀馬邦貞娶了,明顯是乘人之危。於是,便紛紛寫信簽名,向蔣介石告狀。蔣介石看了這些告狀信後,也很氣憤,便提筆批下 “無恥!永不錄用”之六字。

此後,對冷欣的處理一直在醞釀。到了1943年1月,冷欣被免去江蘇省政府委員和江南行署主任職。

冷欣不認爲自己有錯,不甘被處理,便去找他的黃埔老師何應欽。在何應欽的幫忙下,冷欣繼續爲官。此後,他先後出任國民黨中國陸軍總部軍務處長、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部中將副參謀長。

中日湘西會戰後,冷欣獲三等寶鼎勳章,1944年7月,冷欣又獲忠勤獎章及美國自由勳章。

1945年8月日軍投降後,作爲副參謀長的冷欣還參與了永載史冊的“芷江受降”。後冷欣還飛赴南京,籌備日軍受降事宜。

1945年9月9日9時受降典禮完成後,冷欣便攜帶岡村寧次簽字的投降書,於當日中午乘專機飛往重慶,代表何總司令,向蔣委員長呈遞。9月10上午9時呈遞。儀式結束後,冷欣與蔣介石合影。其後,蔣介石還召見了冷欣。

四年前,冷欣和馬邦貞結婚後,蔣介石批的“永不錄用”之“批示”,看來沒起作用。否則,冷欣哪裏會由少將升中將,哪裏會那麼春風得意,屢出風頭。

其後,冷欣仍官運亨通,先後任陸軍總司令部副參謀長、參謀本部空軍總司令部副參謀長、京滬杭警備總司令部副總司令等職。

1949年5月,冷欣逃往臺灣。1959年9月,冷欣以陸軍中將銜退役。退役後,他活躍在歷史研究領域,且頗有成就。

冷欣與妻子馬邦貞生有一子一女,兒子名春陵,女兒名春芷,後均生活在美國。

晚年的冷欣常到美國的兒女家中和加拿大的朋友家中小住。

1987年2月6日,冷欣因心肌梗塞致肺衰竭去世於臺北,終年87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