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營銷市場傳來喜報,我們公司剛剛承接了深圳寶安區智能停車場項目建設,距離完成今年3.2億元目標總產值又進一步。”武鋼華重公司董事長易良傑顯得信心十足。

經過雙方多輪次協商談判,9月20日,正式簽訂了總價約2000萬元的機械式停車設備採購合同,該合同是武鋼華重公司近幾年來簽訂的金額最大的單筆社會合同。

據悉,該項目包含40多套垂直循環式立體車庫的電控系統安裝,以及500多個車位升降橫移式立體車庫製作安裝。該項目分4個停車場,設計規模超過1000個車位。目前,武鋼華重公司已經開始着手投入生產。

底氣不僅源於眼下的訂單量,更在於其中轉型項目佔比達到40%。華重前身爲武鋼礦業公司機械製造總廠,專爲武鋼製造機械設備,改制後,企業專注於鋼鐵重機產品及相關產業,業務覆蓋國內鋼企,主要生產冶軋、採選礦、球團、燒結等成套設備和配件。

近年來,隨着去產能工作的持續推進,華重找到獨特的“轉型之路”。傳統產業機械製造,加上環保型礦山井下充填材料、智能立體車庫和新型智能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已逐漸形成武鋼華重公司一基三元的產業佈局。

看似毫無關聯的“三元”,其實都是華重“老樹上長出的新芽”。充填材料,基於傳統領域進行產業拓展,將鍊鋼的高爐水渣粉磨後混配添加劑而成,每年可消化40萬噸水渣,產值過億;立體車庫和污水處理系統則充分發揮了華重設備製造這一核心優勢,轉型起來有基礎;新型智能一體化污水處理機,處理效果可達國家要求最高的污水綜合排放一級標準。

董事長易良傑幾年前就認識到,隨着國內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以及城市發展空間的侷限性,停車難已經日漸成爲一個城市發展難題。“我們在質量上延續一貫的嚴謹作風,在智能化上則進行大膽創新。”華重智能立體車庫比傳統產品更節省空間且運轉高效,涵蓋多項專利技術,可實現無人值守、自動控制。

鄂州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張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