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生活視野 汲取創作素材:福田文聯作協採風安吉南潯

靈感源於生活,創作在於採風。10月11日,福田街道文聯作家協會組織部分會員並邀請市作協會員等近30人,赴湖州南潯古鎮和安吉中南百草原,開展異地採風活動,以拓寬創作視野,汲取文學素材,豐富《福田》雜誌內容。

“行遍江南清麗地、人生只合住湖州”,“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這裏是“兩山”理念誕生地、中國美麗鄉村發源地。

組織這次採風活動,旨在通過實地考察學習,更好地採用各種文藝樣式宣傳福田街道美麗鄉村建設成就,爲更加提高福田知名度貢獻文藝人一份力量。

地處江浙滬交界的南潯古鎮,已有750多年曆史,歷史積澱濃郁,中西建築合璧,匯聚了中西文化、儒商文化、湖筆文化、園林文化、古橋文化。這裏有聞名遐邇的江南園林小蓮莊,著名私家藏書樓嘉業堂,江南第一巨宅張石銘舊宅,中西合璧的建築劉氏梯號,民國元老張靜江故居,明清水鄉建築羣百間樓等歷史文化遺產,還有流淌不息的古運河,滄桑古老的石拱橋、沿河而建的街頭小巷、依水而築的古樸民居……

小蓮莊又稱“劉園”,晚清南潯首富劉鏞因仰慕元宋書畫家趙孟所建“蓮花莊”,以江南古典園林格局爲基調而建,外園以十畝荷花池爲中心,內園岩石玲瓏,古木森然,幽曲成趣。嘉業堂藏書樓,系劉鏞孫劉承幹於1920年所建,因清帝溥儀所贈“欽若嘉業”九龍金匾而得名。該樓規模宏大,藏書豐富,書樓與園林合爲一體,是中國近代著名的私家藏書樓之一,爲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

南潯在歷史上湧現過許多著名人物,如民國奇人張靜江,“西泠印社”發起人之一張石銘等。張石銘舊宅,又名懿德堂,是座中西合璧式樓羣的經典建築,素有“江南第一民宅”美譽。

在古鎮的長廊下,從劉鏞的小蓮莊,到中西建築風格完美融合的張石銘舊宅,從西風東漸之經典劉氏梯號(紅房子),到造就南潯富甲的輯裏湖絲館等,處處小橋流水,古樸淡雅,江南意境盡顯。劉家的銀子、張家的才子、龐家的面子,顧家的房子,南潯“四大子”的經典故事,將古鎮演繹得無比神祕。眼前的水鄉景色猶如一幅幅古樸、淡雅的詩意水墨畫,深深吸引着作家們的目光。他們一邊聽講解賞美景,一邊不停地拍照留念,體驗江南古鎮的小橋流水,感受典雅與華貴、中西融合的文化之美,留下水鄉美景的獨特記憶。

採風期間,作家們還遊覽了安吉中南百草原。百草原內,林深花奇,鹿奔雁翔,景色秀美,植物覆蓋率達95%,是天然的綠色大氧吧。這裏的植物世界由碧水晨曦、丹楓流霞、百草映雪等8景和白茶園、桂花園、紫竹園、採摘果園、淡竹林等18園組成,植物品種有2000種,動物世界內有150種動物。進入動物世界,一路行去,只見兩邊關着各式各樣的動物,有老虎、獅子、大象、長頸鹿、猴子、孔雀、山豬、豺狼等多達70種國家珍奇野生動物。動物們妙趣橫生的姿勢動作,憨態可掬的神態表情,令作家們忍俊不禁,深深沉醉其間,幾乎挪不開步。

福田文聯成立於2019年10月,下有作家協會、詩詞楹聯學會、攝影協會、舞蹈協會、戲曲協會、音樂協會、書畫協會、暢響藝術團、世旗美型美秀藝術團等9家文藝團體。

“福田作協成立時間不長,但工作成效可圈可點。”福田街道文聯主席蔣旭俊說,新冠肺炎肆虐期間,作協會員們不畏艱辛,戰勝恐懼,投身戰疫一線,創作出一批鼓舞人心的文學作品,並出版了《福田》雜誌文藝戰“疫”專刊。同時利用《印象福田》公衆號平臺,開設《文苑擷秀》專欄,推出一批優秀的詩歌、散文,至目前已開設14期。另外,秉持採風是文學創作源泉的理念,組織作家走進義烏市場,用文學解讀市場;走進福田街道下轄村文化禮堂採風,挖掘歷史文化故事;組織會員到臨近縣市採風,加強兄弟縣市文化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