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魯迅先生誕辰139週年,義烏、紹興兩地舉行“文化走親”活動

今年是魯迅先生誕辰139週年,爲體驗紹興當地特有的人文風情,感受魯迅當年生活的真實場景,深入品悟和解讀魯迅先生的不朽之作,10月10日,由中國科普作協文化交流專委會、金華市科普作家協會、義烏市科普作家協會、義烏市委黨史辦、義烏市文聯、義烏市作家協會等組織骨幹創作會員和文學愛好者一行30餘人,來到歷史文化名城、魯迅故里紹興採風,參訪和交流,共同緬懷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不朽的民主戰士。

魯迅紀念館黨總支副書記,常務副館長周玉兒熱情接待採風團一行。她表示,非常歡迎義烏文友前來魯迅故居參訪交流。今後,魯迅紀念館將爲義烏與紹興的魯迅文學愛好者們搭建溝通交流的平臺,增進彼此瞭解,爲兩地的人文交流提供服務。

隨後,雙方在魯迅紀念館前舉行了隆重的贈書儀式。義烏市委黨史辦主任吳小鋒和義烏作家鮑川代表義烏採風團向紹興魯迅紀念館贈送鮑川老師新作《義烏文人與魯迅先生》一書。

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巨擘。上世紀30年代,也是魯迅先生生命中的最後十年,一羣義烏文人與他結下不解之緣。陳望道、馮雪峯等義烏文人追隨魯迅先生的事蹟在《義烏文人與魯迅先生》書中一一記載。書中寫道,陳望道先生翻譯完《共產黨宣言》後,便郵寄給魯迅的弟弟周作人,並由他轉贈給魯迅。魯迅收到此書後,當天即拜讀。魯迅的弟弟周作人不由感慨:“陳望道對中國做了一件大好事。”爲表達敬意,魯迅通過周作人給陳望道寫了回信,並把自己譯的剛出版的《域外小說集》寄贈給陳望道作爲答謝。魯迅與共產黨人結下深厚情誼,他自始至終都肯定、理解與支持革命。

在紀念館講解員的解說下,義烏文友先後參觀了魯迅紀念館、魯迅故居、百草園、三味書屋、魯迅祖居等。

採訪團成員靜靜聆聽,一邊記錄,一邊追思。通過講解員細緻全面地講解,採風團成員領略了紹興的風土人情,瞭解了魯迅及其家人的軼事,重溫了魯迅不平凡的一生,品悟其不朽佳作。

紹興魯迅紀念館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目前擁有館藏珍貴文物222件,其中一級文物50件,是紹興市區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內涵和水鄉古城經典風貌的歷史街區。

期間,採風團舉行座談會,會議由中國科普作協文化交流專委會主任委員何建農主持。會議圍繞在即將到來的建黨一百週年和“十四五”進入開局之年的大背景下,如何弘揚義烏作爲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多彩文化展開。會議倡議,以四季爲節點,即春季開展代表剛正勇爲的“詠鵝”文化活動、夏季開展紅紅火火的“紅色經典”文化活動、秋季開展修性養生的“丹溪”文化活動、冬季開展源遠流長的“烏傷孝義文化”活動。與此同時,在即將到來的建黨100週年的光輝時刻,以歷史與文化爲脈絡,通過民間力量來建造一批展示義烏小商品精湛工藝的展覽館,來展現義烏本土文化的深厚底蘊,特別是體現改革開放以來,義烏小商品技藝的博採衆長,不斷創新的輝煌歷史。

採風團成員就此次活動暢所欲言,座談會現場氣氛活躍。

此次活動,是義烏文學創作者攜手走出域外,實現資源共享的一次嘗試,既是一次朝聖之旅,也是一次文化走親,有利於八婺地區與紹興兩地建立更深厚的人文情感,爲義烏文學創作開拓更大空間,爲文學內容創新帶來更多啓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