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熱愛黨、熱愛家鄉、熱愛羣衆,他有想法、肯幹事,能攻堅,將滿腔熱情全部都投入到村莊發展、造福羣衆的事業中去。他就是共和鎮蔥灣村村委會主任祁如信,說起他,村裏羣衆都會讚一句:“這實話是個好‘村長’啊!”

一份百折不撓的堅韌

以前的蔥灣村是出了名的“軟弱渙散”,村子產業發展滯後、基礎設施薄弱、衛生“髒亂差”。長期以來的草山糾紛使得村內人心渙散,集體觀念淡薄,村民們常爲一袋救濟面爭得面紅耳赤。

“我就是不服輸,既然羣衆信任我,選舉我當村主任,再苦再難我都要堅持住,要幹出點名堂來。”祁如信堅定地說道。

化解好矛盾糾紛,讓蔥灣村走上發展之路,這是祁如信上任後的首要解決的問題。他和村“兩委”班子成員一起,利用一個多月的時間深入黨員羣衆家中走訪。經過不懈努力,羣衆越級上訪現象得到根本性扭轉,所有矛盾都在村裏得到化解。

一份想要幹事的衝勁

從2017年6月份開始,祁如信全身心投入到蔥灣村“高原美麗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中,項目怎麼建設、錢怎麼花、質量有什麼要求,他心裏如明鏡一般清楚。那段時間,他每天起早貪黑,組織黨員羣衆開會定方案、搞動員,帶着施工隊勘現場、挖地基,守着工地催進度、驗質量。功夫不負有心人,村內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顯著提升、村容村貌得到顯著改善,蔥灣村被評爲2017年“高原美麗鄉村”建設先進集體。他如此拼命工作,羣衆看在眼裏,記在心頭,都說“這個‘村長’我們選對了”!

村裏要發展,羣衆要增收,發展什麼,如何致富?祁如信和其他村“兩委”班子成員坐在一起,討論一個個方案、又否決一個個方案。最終在認真調研,廣泛徵求黨員羣衆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制定了“兩翼齊飛”的發展計劃。一方面做大露地蔬菜產業,另一方面發展鄉村旅遊。在他們的努力下,蔥灣村組建了專業合作社,註冊了“蔥灣”蔬菜商標。2018年7月,一個佔地206畝的“盤道花田”景區在蔥灣村建成。兩個月內,先後有2萬多名遊客慕名而來。村“兩委”和投資方商議,施工工人和景區服務人員都從村裏招募,並通過支持村民開農家樂、民宿等途徑拓寬增收渠道,實現了“勞務工資+土地租金+經營收入”的“一分土地、三分收益”,極大提高了羣衆創業致富的內生動力。2019年累計發放務工工資75萬元,羣衆領取土地流轉費用28.5萬元。“盤道花田”門票收入的20%歸村集體所有,收入達7.5萬元。投入的300萬元的鄉村旅遊扶貧項目按6%對貧困戶分紅5.4萬元,村集體分紅12.6萬元。在項目落地實施的背後,是祁如信一次一次的找單位、跑現場、督落實的身影。

一份敢於擔當的決心

“祁主任,今晚我在這守着,換你回去緩一緩吧,你都好幾天沒睡好覺了。”黨員祁永蘭看着祁如信滿臉憔悴,心疼地說道。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祁如信始終按照共和鎮黨委、政府安排部署,在村內主幹道進出口設置檢查點,帶頭進行24小時輪流值班值守,加大對過往車輛和人員的檢查檢測,嚴格管控進出村內的人員。爲降低羣衆因聚集感染的風險,他挨家挨戶宣傳在疫情防控期間“紅事停辦、白事簡辦、小事不辦”的規定,共勸導22戶羣衆取消各類集體性聚餐活動,簡辦喪事1起,緩辦喜事3起,爲羣衆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貼上了“護身符”,在“內防擴散”上編制了“安全網”。祁如信牽頭組建“巾幗女子服務隊”,爲值班值守的工作人員做飯,對隔離人員進行心理疏導,幫助他們緩解焦慮和恐慌情緒,他不怠慢、率垂範、保民安,積極動員全村黨員羣衆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他用實際行動在疫情防控的“火線”上踐行一名黨員幹部的初心和使命。

在祁如信的帶動下,如今的蔥灣村已實現整村脫貧出列。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村裏有了“主心骨”、幹羣成了“一條心”、羣衆喫上了“產業飯”,收入節節攀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