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客服、公檢法詐騙,網貸、網購、註銷貸款賬戶類詐騙,這些電信詐騙雖已是老手段,卻不斷翻出新花樣,讓受害者防不勝防。

案例一:冒充客服詐騙案例

某微店老闆H先生收到一條貨物不能交易的信息,並附二維碼,H先生掃描二維碼後進入與“客服”聊天界面,對方稱由於其未開通“服務保障”導致後期交易無法正常進行,必須繳納保證金後才能正常交易,後H先生在對方誘導下累計轉賬3萬餘元后發現被騙,遂報警。

牡丹江網警提醒:

不要掃描來源不明的二維碼,凡是在網絡交易平臺操作時對方提及保證金、解凍費等字眼的都是詐騙。

案例二:冒充公檢法詐騙案例

居民K女士接到一自稱“平涼市公安局刑偵科”的電話(00開頭),稱其在重慶市辦理的工商銀行卡涉嫌詐騙,後對方將電話轉接至重慶市公安局”,“重慶市公安局民警”稱K女士涉嫌電信詐騙洗錢,要求K女士提供相關信息進行調查,並向K女士發送了僞造的“刑事逮捕令”“ 凍結管制令”,K女士便按照對方要求告知了其名下所有銀行卡號、餘額及密碼,後發現自己賬戶內16萬餘元被轉走,遂報警。

牡丹江網警提醒:

公安機關不會在電話和網絡上辦案,也不會和其他部門互相轉接電話,一旦接到自稱公檢法機關的電話,並提及銀行卡、安全賬戶、轉賬等字眼的請立即掛斷。

案例三:註銷貸款賬戶詐騙案例

M先生接到一自稱“中郵錢包”工作人員的陌生電話,稱其上大學期間有一筆貸款記錄需要消除,否則會影響其徵信,M先生便添加客服QQ,後在客服誘導下下載註冊“中郵錢包”“小米金融”“安逸花”APP,並從以上三個平臺貸款8萬餘元后轉賬至對方提供的賬戶,後發現被騙,遂報警。

牡丹江網警提醒:

所有貸款只要不逾期、不違約,都不會影響個人徵信,請切實提高警惕,不要相信騙子的花言巧語。

案例四:網絡貸款詐騙案例

S先生接到一陌生來電,對方自稱某貸款公司客戶經理,其公司推出的貸款業務無抵押、無擔保、放款快,S先生便添加對方推薦的客服QQ,在對方指導下,S先生提交了貸款申請,後對方以驗資、做流水、繳納保證金等爲由誘騙S先生向指定賬戶轉賬10萬餘元,但貸款申請仍未通過,S先生懷疑被騙,遂報警。

牡丹江網警提醒:

凡是在貸款發放前要求繳納保證金、解凍費、做流水賬的都是詐騙,若需貸款,請到銀行或正規信貸機構辦理,切勿貪圖方便在網上自行查找貸款平臺。

案例五:冒充購物客服退款詐騙案例

居民X女士接到一自稱淘寶客服的電話,對方稱X女士購買的洗髮水化學成分超標,現要對其進行理賠退款,並讓其添加客服QQ辦理。在理賠過程中,對方誘騙X女士從支付寶貸款500元后轉入指定賬戶,後要求X女士關閉備用金通道,但是因沒有還款無法關閉,對方稱如不關閉將會產生更多費用,並以認證清空資金爲由誘騙X女士從支付寶、翼支付、美團、小米貸款等平臺借款後轉賬至指定賬戶,後X女士在家人提醒下發覺被騙,遂報警。

來源:牡丹江網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