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山东聊城,这个城市,似乎是离不开“运河”的,无论是曾经的岁月,还是今日的发展……

而聊城与运河息息相关的便是,临清。

临清,在西汉初年时才设县制,到了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漕运发达,经济社会繁荣500余年,是当时全国重要的流通枢纽城市和商业都会,曾被清乾隆皇帝誉为“富庶甲齐郡”。

在临清,有一处运河钞关,可谓记载着历史中的点点滴滴。

临清运河钞关位于临清市老城区内明代会通河旁,是明清两代中央政府设于运河督理漕运税收的直属机构,也是目前仅存的一处运河钞关。

据记载,明清时期,临清城内有81条街巷,其中以手工业命名的街巷就有31条,有竹竿巷,果子巷,箍桶巷,白布巷,纸马巷等,而这些街巷,历经沧桑,虽已消失、不被人们所熟知,但却依旧可以从那些遗留的痕迹中寻到蛛丝马迹的过往气息。

临清运河钞关到底是怎样的一处地方?

明朝时期的临清钞关由户部直控督理关税,下设五处分关,直控督理关税。

万历年间征收税银八万三千余两,多于京师崇文门税关,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占全国税收的四分之一。如此可见这钞关地位之重要。

今日所见的钞关,是重建修缮之后的样子。

临清运河钞关为一组建筑群,自运河而西依次为河口正关、阅货厅、“国计民生”坊、关堞、仪门、正堂等。南北三进院落,置设厅、船料房、鼓铸坊等,占地四万平方米 ,厅堂坊舍室四百余间。

占地东西长130米 ,南北宽96米 。现存两进院落,前院为公署办公区,后院为仓储区,南部住宅区现大部分成为民居。主要古建筑为仪门、南、北穿厅、科房、船料房等80余间,面积六千余平方米。

此外尚有原钞关官员住宅若干,保存较好。建筑大都为硬山建筑,青色灰瓦屋面。

钞关是历史长河中,最直接的见证。

一边记载着历史,一边向世人展示着那些我们不曾了解的岁月。

曾经繁忙的漕运码头,古街老巷,忙碌的钞关……对比今日的空寂,似乎于这凡世间,是一处不一样的存在。

就让这古老的遗址见证着曾经这座城市、那段岁月的繁华。

【关于作者】

(图文/乍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