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名著大隋唐,老樂歪批道短長。看到“秦瓊父子都是小說頂級名將,如果秦彝參與排名,至少高出兒子五位”這樣一個標題,不知道熟悉隋唐小說故事的朋友,是否會認同老樂的這個觀點。因爲秦瓊在小說中的主角地位,並不是靠着他的勇武,而是綜合素質——論武評,秦瓊都是各個版本好漢排名中比較靠後的;論謀略,秦叔寶雖然是“智勇福”三將中智的代表(羅成代表勇,程咬金代表福),但比起徐茂功這樣的軍師,秦瓊還差不少;至於比較智勇雙全的素質,羅成也要比秦瓊更高。但秦瓊的人品和義氣,是隋唐小說中獨一無二的,爲了朋友可以犧牲一切的精神,更是其他角色比不了的,甚至可以說,在所有傳統歷史演義小說出現的人物,也沒有誰有秦瓊這麼值得交往和託付的“好二哥”了。

也正是因此,秦瓊在隋唐英雄的武評排名中,實在不宜過高,否則的話,他就有點太過“完美”了,所以能夠在“十八條好漢”或者“四猛十三傑”中叨陪末座,已經是對大英雄最好的定位。然而,正是因爲秦瓊的影響力,書迷對秦瓊的父祖與兒孫,也都順帶出了更多的親近好感,所以秦瓊在小說中的兒子秦懷玉,雖然功業遠不比了他的父親,但卻成爲了唐太宗的駙馬。相比之下,只有秦瓊的父親,南陳馬鳴關大帥秦彝,一生勞苦,血灑疆場,所以在有重點介紹秦彝的作品中,他在勇武方面的地位,就得到了更多的“補償”。

但即便如此,秦彝真的會比秦瓊高出五個名次嗎?假如按照秦瓊是第十六條好漢這個標準來看,說秦彝排名十一,也算爭議不大,可如果考慮秦瓊“第十三傑”的名頭,秦彝豈不是可以跟楊林並列,排名第八?這還真是很有可能的,畢竟在楊林年輕的時候,他最敬重的猛將,就是秦彝,在擊殺對手後,還收藏了他的虎頭鏨金槍和盔甲,作爲一種紀念。能讓楊林如此看待,秦彝的名次肯定不在十名開外吧?但是,被楊林認可,不代表可以跟楊林並列,秦瓊同樣受楊林重視,他並沒有因此提升排名不是?

所以,秦彝排名第八的假設,還是要以他跟楊林單挑的結果爲前提。在主線小說中,這段往事並沒有太多渲染,但是在衍生作品中,無論是《陳隋演義》還是《大隋唐》,只要是以楊林爲隋朝東討西殺爲主的內容,必然少不了楊林和秦彝的巔峯一戰。由此可見,在老一代名將中,他們倆就是頂級角色的代表,這就已經說明秦彝的地位,至於細節方面,最“像”評書的說法,莫過於秦彝一槍紮在樹上,趁他拔槍的功夫,楊林趁機掄起虯龍棒,結果了馬鳴關主帥的性命。

這種設定雖然看似比較戲劇化,但實際上,是比較低級幼稚的。因爲無論是戰場上,還是我們平時的打打鬧鬧,但凡遇到這種傢伙什兒離手的尷尬,大家第一反應,或者說在本能上,都應該是快點逃走吧?誰跟鑲在樹上的鐵條較什麼勁啊?但小說之所以這麼設定,其實就是想突出一點,秦彝跟楊林實力實在不相上下,想要戰勝對手,自己必須要有點好運氣。從這個角度上看,說秦彝起碼可以排名第八,至少比秦瓊高五個排名,就不算信口開河了吧?

以上內容,基本就是隋唐系列作品中,與秦彝有關的一個大致介紹,綜合比較,他應該算是“秦家將”中最厲害的一位。當然,這些人和事兒,僅限於小說中,且不論歷史上秦瓊的父親,名叫秦愛,單純從小說描述來看,秦彝的身份在過去也是比較“混亂”的。應該說,他如今的輪廓,是後世無數藝人,經過了衆多版本的梳理和修改後才形成的,因爲《隋唐演義》中說秦彝是北齊的將領,《說唐》更混亂,先說秦彝屬於北齊,後來又說他是南陳將領,可見作者自己都不能自圓其說了。因此,如今我們看到的秦彝,雖然與秦瓊和歷史無關,但合理的改編,其實也算是對秦瓊這位大英雄,有了一個不錯的“交代”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