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十一,原本是中秋+國慶的雙重喜慶,但特斯拉的車主們估計心有點累,因爲特斯拉又雙叒叕突然降價了。

繼5月1日,國產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補貼前售價由32.38萬元降價至29.18萬元,享受了2.025萬的新能源車補貼,最終購買價格降至27.155萬之後,10月1日,這款車型直接降至24.99萬元,國產Model 3長續航後輪驅動版售價也從34.405萬元調降至30.99萬元。

一波接一波的突襲降價,讓特斯拉的新老車主們都無語凝噎。老車主相對還好,貶值就貶值吧,不被尊重就不被尊重吧,好歹能安慰自己一句“早買早享受”;但是剛剛提車的新車主就真的要一口老血噴出來了,這還沒享受上假日出行的快樂呢,就先“損失”了好幾萬。如此神操作,誰見了特斯拉還不得“稱讚”一句:好刀法!割得一手好韭菜!

急功近利,一切都爲了起跑線

其實,從特斯拉進入中國後的一系列操作,大家都能感受到特斯拉的着急:急着建廠、急着下線,急着國產上市,甚至急着降價。爲了追求如今的特斯拉速度,甚至可以犧牲質量、犧牲口碑、犧牲車主利益:倉促交付的國產Model 3的質量問題,如今已經“有口皆碑”;壯士扼腕般的“滑梯式降價”,老車主們早已口誅筆伐……

儘管如此,但國產Model 3的銷量確實是扶搖直上了。

那麼問題來了,特斯拉到底爲什麼這麼急功近利呢?難道是爲了搶國內補貼政策紅利?不不不,too young too nave,特斯拉的野心當然不會滿足於此。苦練刀法割韭菜的背後,其實暗藏着殘酷的起跑線競爭。

特斯拉深知,中國新能源市場現在正處於“起跑混戰期”。而在這場競爭中,特斯拉天然就贏在了起跑線上。畢竟,特斯拉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還是具有很厚的品牌光環,再加上大家對於智能汽車也有很高的期待度。但是已經贏在起跑線的特斯拉真正想做的,是要利用自己的光環,把那些未來有可能在全球市場和特斯拉競爭的潛在對手絆倒在起跑線上,讓他們直接出局,無力參與後續競爭。

這就好比在一場混亂的比賽中,已經有絕對優勢的選手強勢入場,大動干戈降維打擊將一些還沒準備好的潛力選手直接推出賽道,你可以說他簡單粗暴毫無節操,但你也不得不承認這種做法確實是直接有效。所以,自降身價算什麼?揹負割韭菜的罵名算什麼?基本操作而已,小case。

勁敵崛起,特斯拉急了

特斯拉作爲一家上市公司,一切都是以利益爲導向。無論是國產Model 3前期的高定價,還是近期的大降價,都是爲了利益最大化。雖然國產Model 3已經形成了月產銷過萬的規模,單車成本下降,所以特斯拉完全玩得起降價博弈。但是,誰不想多賺一點呢?那麼,爲什麼特斯拉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又不管不顧的降價了呢?

如果稍微關注一下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你就會發現,在與Model 3同級別的細分市場中,漢EV和小鵬P7的存在感正越來越強。特別是漢EV,從上市起就奪走了太多關注,這讓特斯拉感受到了極大威脅。所以,特斯拉急了。因爲它發現,中國企業並沒有它想象中那麼不堪一擊。

十一降價前,國產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的價格是27.155萬,而漢EV四驅高性能版旗艦型的售價是27.95萬元,兩個車型完全在同一區間內正面打擂臺。但如果對比其配置性能,就會發現Model 3真的“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首先,一個四驅一個後驅,一個是中大型一個是中型,這差距已經很直觀了;在大家最關注的續航方面,漢EV達到了550公里,Model 3僅445公里,漢EV同樣完勝;百公里加速也是如此,漢EV 3.9s,Model 3卻需要5.6s;同時,漢EV採用了公認的更安全、更先進的刀片電池,Model 3仍然是三元鋰圓柱形電芯。

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在以漢EV爲代表的中國電動汽車實力不斷崛起的同時,我國消費者對於國產品牌的好感度也正大幅上升。正如今年的一場疫情讓我們普通老百姓感受到了國家實力,打破了對國外的濾鏡;特斯拉種種爲了利益自斷羽毛的行徑,也讓越來越多的普通消費者摘下了對它的濾鏡,轉而正視、重視國產品牌。

所以,在差不多的價格前提下,消費者們逐漸更願意接受配置更高、性能更強的漢EV,而不是繼續爲特斯拉虛幻的品牌光環買單。據比亞迪的官方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9月,漢實現批量交付5612輛,其中漢EV交付3624輛,較8月環比增長51%。截止9月底,比亞迪漢累計批量交付已突破萬輛大關。照這個趨勢下去,比亞迪交付問題解決之日,大概率就是漢EV年銷量超越Model 3之時。

面對如此勁敵崛起,你是特斯拉,你能不急嗎?趕緊的,降價!

暗渡陳倉,特斯拉被“逼”換線?

其實,強漢出征的後果,特拉斯不僅僅是降價應對那麼簡單。仔細一看你就會發現,特斯拉其實還有暗度陳倉,那就是國產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的續航里程從原來的445公里升級到了468公里。根據工信部資料,國產Model 3爲該車型換上了磷酸鐵鋰電池。一直走三元鋰電池路線的特斯拉,居然被漢EV“逼”換線了?

要知道,比亞迪的磷酸鐵鋰電池路線走得相當穩,相對三元鋰電池,其熱穩定性、安全性都更高。漢EV所搭載的比亞迪最新研發的刀片電池,也是採用磷酸鐵鋰作爲正極材料,在針刺實驗中,刀片電池僅僅冒煙而已,三元鋰電池卻一紮就炸。想必這也是特斯拉多年的心病所在,畢竟,現在各種特斯拉自燃的視頻新聞還在各大網站上廣爲流傳呢。眼看着漢EV都給自己打好樣了,特斯拉只好也對磷酸鐵鋰電池“真香”了。

但是,Model 3 的抗“漢”之路還是沒那麼好走。即便暗中改變了電池技術路線投奔磷酸鐵鋰,即便續航升級到了486公里,即便十一又降價到了24.99萬元,漢EV仍然在續航、空間、價格各方面都將Model 3“鎮壓”得明明白白。這一波操作,也許能在某種程度上讓Model 3從漢EV手中搶回一點江山,但是效果最終能有多好,在我看來也未必。

總而言之,特斯拉的算盤打得再好,割韭菜的刀法練得再好,還是阻攔不了中國電動汽車勇往直前的勢頭。降價這件事,只有零次和無數次,隨着以漢EV爲代表的中國車型的不斷崛起,想必我們將會對特斯拉降價這件事見怪不怪。只是想對廣大特斯拉車主一聲:想開點,習慣就好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