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呂后,不只是殘忍狠毒,司馬遷給了她很高評價

大家提起呂后,想到的往往是狠毒和殘忍,尤其是在劉邦去世之後,先是報復了戚夫人,隨後又誅殺了很多的劉氏宗室,成爲了一代權後,但就是這樣一個在我們認知當中,比較狠毒的人,太史公司馬遷卻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在《史記》當中,呂后是唯一一位以"本紀"的形式記載下來的女子,要知道"本紀"的對象主要是帝王,而在史記當中,不是帝王而用"本紀"的,除了項羽,就只有呂后了,而在《史記》當中,司馬遷評價呂后是"政不出房戶, 天下晏然",這樣的評價不可謂不高。

說實話,呂后和劉邦的婚姻還真的就是門不當戶不對,呂后的父親雖然是爲了躲避仇家而來到的沛縣,但呂家好歹也是大戶人家,來往的都是縣令一級的人物,而劉邦說得好聽是個亭長,但是實際上,是個地痞流氓,到處騙喫騙喝。

而呂后也是在父親的安排之下,才嫁給了劉邦,而劉邦的家裏更是家徒四壁,而呂后對此倒也是沒有抱怨,而是主動操持起了家務,甚至在劉邦逃躲到芒碭山的時候,都是呂后給劉邦送喫送穿,而在被項羽俘虜之後,又當了整整三年的人質,對此劉邦忍到了最後,而呂后卻悉心照料劉邦的父親,在這一點上面,呂后可以稱之爲賢惠。

而正是在當人質的三年當中,戚夫人也來到了劉邦的身邊,而劉邦對於戚夫人也是非常的寵愛,對此,呂后雖然心中不爽,但是還好容忍了下來,雖然戚夫人搶走了他的丈夫,但是戚夫人卻開始得寸進尺,想要劉邦廢掉太子劉盈,而改立趙如意。

作爲一個母親,呂后對此自然是忍無可忍,先是極其冷靜的處理了太子之位的爭奪,她放下身段,去求張良想辦法,最終請出了商山四皓,穩固了劉盈的太子之位,但是對於戚夫人的所作所爲,呂后自然是不可能原諒,而且後來戚夫人確實作死,呂后的手段也確實狠辣。

而在政治上面,在《史記》當中記載,呂后爲人剛毅,所誅大臣多呂后力,要知道劉邦統一天下之後,其實已經五六十多歲了,而且開始日漸沉迷美色當中,但是此時的呂后非常的清楚,如果不趁劉邦還活着的時候,除掉那些功臣,將來很有可能會出現大的麻煩。

而誅殺韓信,便是呂后最爲得意的一筆,韓信的才能和威望太高了,而且韓信也不像張良一般出世,所以在呂后的眼中,韓信是一個對未來政權有着極大威脅的人,所以呂后當機立斷,先是騙殺了韓信,隨後又誅殺韓信三族,這不僅僅是消除了韓信的威脅,而且還爲自己樹立了權威。

而呂后在治理國家方面,其實是非常有成效的,休養生息的國策正是在呂后的手中開始正式施行,減少了大量苛刻的刑罰,將一些比較輕的罪犯充當勞動力放歸田園,爲文景之治打好了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