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三武一宗爲什麼要滅佛?只因忍無可忍必須要滅

大家都知道,佛教是在我國東漢初年傳入我國的一種宗教,在經歷了中國本土化之後,立刻便在全國傳播開來,成爲了我們國家的主要宗教之一,而佛教在我國曆史上的整體地位還是比較的高的,但是同時也遇到了一些危機,而最著名的就是"三武一宗"滅佛事件,主要說的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周世宗四人展開了廢除佛教的運動,那麼他們爲什麼要滅佛呢?只因忍無可忍必須要滅!

首先、佛教寺廟當中的人口太多,而且在寺廟當中的和尚往往還不需要交稅,也正是這一點,直接惹惱了三武一宗,在北魏太武帝時期,全國人口不過3000餘萬,但是和尚和尼姑就達到了200多萬人,全國上下的寺廟也多達3萬多座,這個數據是非常可怕的,這200多萬人不僅不需要交稅,還靠其他的人養着,幾乎佔據了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而北周武帝和唐武宗以及周世宗時期,也差不多是這樣的情況。

其次、佛教寺廟過於富由,而且擁有大量的戰略儲備物資,大家都知道,寺廟的佛像往往都是有銅製造而成,而我們國家本身就是一個銅礦並不豐富的國家,而隨着佛教的盛行,國家也很容易的出現錢荒的情況,在武則天時期,爲了製造佛像,每年耗費的銅礦達到了500多萬斤,而當時全國一年的產銅量也不過1000多萬斤,當時用來製造貨幣的銅也只有200多萬斤,這使得銅流入了寺廟當中。

而且不僅是銅礦,還有大量的鐵也流入了寺廟當中,要知道這些都是國家管制的資源,而除了金屬資源之外,各個寺廟當中其實還有大量的田產,但是這些僧人不參與勞動,往往是將這些田產租借給農民,在一定程度上就相當於一個地主,而且很多的僧人還參與放高利貸、開商鋪等活動當中來,使得天下財富,有七分在寺廟,對於這一點,統治者自然是不能容忍的。

最後、寺廟的實力過於強大,已經威脅到了國家的統治,在北魏太武帝時期,這些寺廟不僅僅是人多,而且還參與到了戰爭當中,甚至與中央政府相對抗,公元445年,在卑污的一場起義當中,太武帝發現這其中居然有大量的僧人,而且在寺廟當中發現了大量的刀劍,這也是太武帝滅佛的直接原因。

而在唐朝武宗時期,有大量的僧人竟然成爲了國家得到官員,而這其中甚至還官至司空這樣的官位,也有被封爲國公的僧人,導致大量的僧人開始參與國家的軍國大事,而這也直接導致了大量的人加入佛門,使得國家的實力減弱,所以唐武宗最後也是忍無可忍,下令滅佛。

而後來經過周世宗滅佛之後的宋朝,開始對寺廟的規模和僧人進行嚴格的規定,徹底的斷絕了佛門干預國家大事的情況發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