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在普通七年(526年)的北伐揭開了北魏“虛弱王朝”的面紗,五十二城的巨大戰果徹底掃除了漢人對鮮卑鐵騎的心理障礙,雙方在戰略上的攻守易位在所難免。

當北魏王朝的內部鬥爭愈演愈烈,全國各地的武裝反叛也風起雲湧。公元527年,聲勢浩大的葛榮起義席捲冀州,先前歸降的南齊宗室蕭寶夤也在長安稱帝,北魏在河北、關中兩地的統治已全面崩盤。

獲悉北朝所發生的諸多不幸,剛剛上演了“出家鬧劇”的梁武帝蕭衍收起了菩薩心腸,他以高仲宗爲帥,攻打北魏在淮北的重鎮渦陽(今安徽蒙城),而此前兩勝魏軍的陳慶之則代表自己持節監軍。不得不說,梁武帝對陳慶之的信賴是整個南朝的大幸運,因爲對方將利用手中的特殊權力,挽救這次原本必敗的北伐。

聽說老鄰居南梁要趁火打劫,正忙於四處救火的北魏朝廷選擇了跟“蔣校長”截然相反的策略——先攘外,再安內。本着砸鍋賣鐵的覺悟,北魏派出一支大軍馳援渦陽,至於兵力卻始終沒有定論,因爲北魏的史書並無記載,而梁朝方面卻出現了兩個差別巨大的數字。在《梁書韋放傳》裏記載,北魏此番派出的援軍大約有五萬人,而《陳慶之傳》中卻達到了十五萬之巨。我個人傾向於前者,因爲以北魏當前糟糕的國內形勢,很難拿出太多的兵力。

面對北魏來勢洶洶的增援大軍,梁軍假節陳慶之非但沒有半點焦慮,反倒產生一個大膽的想法:東吳大將甘寧敢用百騎劫營,我陳慶之謙虛一點,多帶一百人吧。

陳慶之的瘋狂舉動遭到了明威將軍韋放的反對,他認爲魏軍初至士氣正盛,而且打頭陣的也一定是精銳部隊,不料陳慶之卻說:“魏軍遠道而來,將士疲敝,正是挫其銳氣的良機”。當晚,陳慶之親率二百騎兵大破魏軍,梁軍各部趁機推進,背靠着渦陽與其對峙。

渦陽之戰,梁軍與北魏僵持一年,大小不下百戰,主帥曹仲宗擔心將士過於疲勞,於是想下令班師。聽到主帥萌生退意,陳慶之手持梁武帝親賜的節杖立於營門,對衆將慨然說道:“這一仗我們打了快一年了,耗費國家錢糧無數,哪有半途而廢的道理,如果你們執意要撤,我只好拿出皇帝的密詔處置你們。”

當天夜裏,陳慶之親率數千騎兵發動突襲,連續攻克4座魏營,嚇得渦陽守將王緯開城投降。渦陽陷落的消息對魏軍士氣的打擊是毀滅性的,其餘九座營壘因而被梁軍輕易攻破,這支救援渦陽的魏軍,最終全軍覆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