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翟伯成

齊魯古道是歷史上齊國與魯國之間形成的古代交通要道,以齊長城爲界,早期因“戰”而修、後因“商”而興。在和平年代,隨着經濟文化交流,“戰道”在兩國不斷延展,成爲交通之要衝、經濟發展之商道、文化交流之通道。主要有經過錦陽關、黃石關、青石關的三條古道,以經過錦陽關者最爲著名,歷來有“蓋青齊之喉襟、登泰萊之要衝”。現在着重敘述經過錦陽關的章萊古道。

清道光十三年《章丘縣誌》描繪的官道

章萊古道歷史久遠,早在周宣王七年(公元前821)。西周卿士仲山甫受命來齊國修築城池,鼓勵開墾荒地,拓展商貿,在連綿大山中的平坦之處開拓出一條齊國通往魯國的“周道”,後來叫“齊魯馳道”“齊魯商道”。《詩經大雅蕩之什》記載:仲山甫“……四牡彭彭,八鸞鏘鏘。王命仲山甫,城彼東方。四牡騤騤,八鸞喈喈。仲山甫徂齊,式遄其歸。吉甫作誦,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在《詩經國風齊風南山》中,還記載:“南山崔崔,雄狐綏綏。魯道有蕩,齊子由歸。既曰歸止,曷又懷止?”描繪了文姜從齊國通往魯國的大道上,道路坦坦蕩蕩。三條古道相比較,經過錦陽關的章萊古道相對較爲坦蕩一些。

《詩經》書影
文姜雕塑

西漢初期,齊長城以南區域置萊蕪縣,以北區域置陽丘縣(景帝四年,公元前153年);隋開皇十六年(596) ,改設章丘縣,齊長城遂成爲章萊兩縣的重要通商之路。自此,齊魯商道被逐漸稱爲“章萊古道”,遂成爲兩縣的重要通商之衢,錦陽關也成了兩縣的界關。

南北朝時期,古道上古國古城林立,如錦陽關北的廣宗城、平郭城,這條古道儼然成爲重要的官道。清道光十三年《章丘縣誌》引《魏書》雲:“東平原郡領縣六,五曰廣宗。注云:有胡山、平郭城。按:胡山距章丘城東南四十餘里,山之南十里有文祖鎮,爲章丘、萊蕪通衢鎮。東南青山下與鎮北孤山南並有古城遺址,當即是廣宗、平郭二城也。城南大溪,西通爪漏河。 平郭城與廣宗城不是一城,而是兩個相距幾里的小城。根據清道光十三年《章丘縣誌》記載:“鎮北孤山南”和城池圖,結合考察,“孤山:瓦山(今橫溝村西之山)西南也”,可知平郭城應在廣宗城的西北面。

大寨《重修長泰橋碑》(選自《大寨村志》)

此大道匪患多,太尉府司馬辛子馥受命爲檢覆,沿着此路來長白山等地暗查。據《魏書辛子馥傳》:“長白山接連三齊,多有盜賊。子馥受命使檢覆,因辨山谷要害,宜立戌之所。又諸州豪右多在山鼓鑄,奸黨多往依之,得密造兵杖。”辛子馥上表請求取締並處冶。朝廷讚賞並採納他的意見。

至唐代,李世民率大軍東征高麗,走的就是這條章萊古道,沿線關於李世民東征的傳說故事甚多。史書還記載:“從上都(長安)至東都(洛陽)八百五十里,東行三百八十里至鄭州,一百四十里至汴州(今開封),又東行二百四十里至曹州(今菏澤),行三百七十至兗州,又行三百七十里至淄州,一百二十里至青州,三百五十里至萊州……”。齊魯古道不斷延展,已成了名副其實的“唐朝東西大道”。黃巢統帥大軍殺奔長安,兵敗後重返齊魯,往返皆沿這條古道。

長泰橋

明代,章丘東北方向的“旱碼頭”周村發展成爲中國北方的重要商鎮,號稱“天下第一村”。因絲綢運輸,逐步又形成“周村通往章丘普集鎮,途徑明水、白泉、文祖到三德範”的商道。這樣,章萊古道在章丘境內呈“Y”字形,三德範村內土地廟前便是古道的交叉點。

到了清代,這條古道有“兩京通衢”之說。據清道光十二年(1832)錦陽關北的章丘南大寨村《重修長泰橋碑》記載:“章邑大寨莊者,道貫南北兩京,路達遠近十省,周圍商賈接踵而至,車馬蟻行而來----”由此可見這條古道昔日車水馬龍之景象。

捻軍活動圖

清道光十三年(1833)《章丘縣誌》把這條齊魯古道列爲“官道”,並詳細繪製了路線和走向(見附圖)。古道北起章丘古城(今繡惠),向南,沿着西巴漏河臺地,在三隊反(今三德範)與東去的官道相接,而後過大寨,穿越錦陽關進入萊蕪地界;又經娘娘廟、上游、口鎮,到達萊蕪城。

義集碑

清朝咸豐、同治年間,由於抗捻軍的需要,章萊古道經過修繕。咸豐十一年,兵馬指揮高赤城領兵在錦陽關和章萊路上,修建防禦工事。同治五年,爲防捻軍劫掠,馬國華號召兵民在錦陽關修城牆,保衛了一方平安。

民國二十二年(1933),在韓復榘主魯期間,以章萊古道爲基礎,歷經一年,修建了符合那個年代要求的第一條章萊公路,爲商貿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條件。

大寨店等碑刻

臨路行商,沿路商賈雲集,章萊古道給章丘、萊蕪一帶來了經濟繁榮,沿線村鎮車店、商鋪、藥鋪、酒肆、茶社、錢莊、當鋪、銀號等,僅南大寨村就有七十二店之說。

(翟伯成:章丘區政協副祕書長、文史辦主任、文聯副主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