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打造雲南數字經濟第一城底氣何在——

建網絡搭平臺 “新基建”賦能新發展

數字風雲如破竹之勢推動產業變革,潤物無聲改變社會生活,激盪出萬千氣象,在浩蕩的數字浪潮中,百舸爭流,奮楫者先。

一座座5G通信基站拔地而起,玉溪加速織密數字傳輸高速網絡;一個個數據中心落地九龍大數據產業園,玉溪加速構建數據交換樞紐;一幕幕應用場景在多領域呈現,玉溪加速建設數據融合應用平臺。搶抓“新基建”機遇,玉溪着力夯實高速、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賦能雲南數字經濟第一城建設跑出加速度。

潘泉 攝

新網絡讓數據跑得更快

植入了智能操控大腦的河道智能垃圾處理系統橫臥在江川區前衛鎮周官河河道上,這個酷似變形金剛的設備可以自主識別水位變化,自動調節打撈鏈板,適時監測運行情況,將河中的農作物秸稈、廢棄塑料袋、枯枝敗葉打撈乾淨。

據云南澄江雲工建築機械製造有限公司負責人趙浩明介紹,像這樣的環保“變形金剛”不僅守護着玉溪“三湖”,還遠赴省內外施展拳腳,還碧水藍天於自然。他希望在5G網絡的支撐下,讓控制數據跑得更快,讓這些環保“變形金剛”的拳腳變得更敏捷。

爲了讓數據跑得更快,今年以來,中國移動玉溪分公司工程建設中心主任吳勁全力以赴投入到5G網絡建設中。今年,他和同事要完成1000多座基站建設任務,實現對中心城區、特色小鎮、重點景區的5G網絡覆蓋。三年後,完成全市全覆蓋。

中國聯通玉溪市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聯通正與電信攜手,加快佈局5G網絡,今年計劃完成200座基站建設任務。截至8月底,已建成並投入運營38座,實現了對紅塔區中心城區及主要應用場景的覆蓋。

與此同時,在玉溪高新區九龍片區大數據產業園,投入運營的華爲數據中心、聯通數據中心已形成了超過2萬臺服務器的雲服務支撐規模。

正在推進的雲南移動第二數據中心和核心網災備中心、中國電信天翼雲數據中心以及國家信息中心信用數據分中心,將在這裏構建起綠色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集羣。

爲了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礎,搶佔數字經濟發展先機,玉溪在實施4G補盲和光纖覆蓋的同時,加快5G規模化部署,到2022年建成6000座5G基站,用戶數超過30萬戶,在多領域形成100個以上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典型應用場景。

推進直達北京的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和雲南省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先行先試工作,打造雲南省互聯網第二樞紐,到2022年,實現互聯網出口帶寬6000G以上。支持互聯網和人工智能企業建設數據中心、算力中心,打造“滇中數倉”。

加速構建優質新網絡,確保“新基建”走在全省前列。源於不斷提升的數據傳輸、雲儲存、雲計算能力,玉溪將讓社會發展更智聯、產業發展更智能。

資料圖

新平臺全面提速數字化

雲南永興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宇指着運維繫統介紹,截至8月28日,全市智慧政務協同工作平臺接入1398個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辦件量18.16萬件,日登錄用戶量最高近2.9萬戶。適時更新的數據呈現出的是玉溪黨政機關實現全流程電子化、網絡化辦文、辦會、辦事和移動辦公的一個個應用場景。系統佈局黨政系統和城市建管領域的智慧化,統籌推進產業發展數字化和智能化,玉溪正着力打造數字化融合應用新平臺,夯實數字經濟發展根基。

如今,雲南德春綠色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付東昇只要坐在辦公室內移動鼠標,點擊畫面,從配料到混料,從造粒到包裝,整個生產過程盡收眼底。通過遷建技改,德春食品立足自主設計,聯合研發,建成國內首臺套藕粉智能化生產線。現在只要20名工人就能完成以前近5倍產量,成爲國內同行業的領跑者。

在花園一樣的種植基地內,蔬菜種植實現智能化監控、無土化培育、綠色化生產。在手機App上,蔬菜銷售實現了在線訂購、在線支付、配送到位。由峨山紅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應用物聯網技術建設的“峨山採園”,成爲線上線下全場景展現和可溯源的綠色農業產銷平臺,成爲引領鄉村振興的火車頭。

“教育雲平臺”讓千萬個孩子享受到了優質教育資源;“區域衛生信息平臺”讓更多的患者享受到了優質醫療資源;“一部手機遊雲南”讓更多的遊客享受到了優質旅遊服務資源;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和京東雲(玉溪)新經濟產業園實現移動鼠標賣全球買全球……

王鵬 攝

新引擎讓數字澎湃動能

9月16日,全省首個區塊鏈產業金融服務平臺在玉溪正式上線。截至當日,平臺註冊企業575戶,入駐金融機構17戶,發佈金融產品67項,解決融資需求75項,總計金額14億餘元。

與此同時,落地玉溪的同濟大學智能製造研究院、中科曙光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奇安信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等產學研結合的創新平臺,正着力構建聚才引智、技術培訓、科技研發、成果推廣、協同創新生態系統,爲玉溪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搶抓“新基建”機遇,面向全國聚集創新資源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平臺,加速推進數字化在政務服務、城市發展、產業建設中的寬領域融合應用,玉溪正讓數字神經系統延伸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每個角落。

作爲雲南省第一個區塊鏈產業金融服務平臺,以政府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爲支撐,助力金融機構加快提升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服務能力。科技賦能金融,數據驅動經濟,玉溪創新型金融服務走在全省前列。

在此之前,雲南省首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投入試運營,玉溪市、紅河州的20餘家企業接入二級節點平臺,奠定了玉溪工業互聯網發展基礎以及在全省工業互聯網發展中的核心地位。

隨之而來的是研和工業園區數控機牀產業園數字化轉型入列工信部工業互聯網二級節點重點示範試點項目,通過構建機牀互聯網產業和大數據應用平臺,加快“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工”步伐,建設面向全國、輻射南亞和東南亞的機牀生產基地。

從光伏育苗大棚到無土切花種植基地,從物聯網支撐的可視化認養平臺到電商平臺支撐的定製化生產配送體系,通海錦海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不僅培育出入列雲南十大名花榜的月季種苗,還成爲數字農業的領跑者。

智慧農業讓錦海不斷創新種植技術和經營模式,不斷完善產業體系,提升發展質量。2019年,企業輻射帶動省內外農戶12687戶種植8500畝鮮切花,花農實現銷售收入1.93億元,企業實現銷售收入超過7500萬元。

近年來,玉溪數字經濟呈現快速增長態勢。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市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增長12%,佔四大重點產業增加值比重2.4%;2017年,增幅達26.9%,佔比達3.5%;2018年,增幅高達52.9%,佔比提升到4.6%。

搶抓“新基建”機遇,玉溪加快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創新發展新引擎,推動數字資源整合共享和深度開發,在智能製造、智慧農業、數字服務領域呈現出更多充滿創新色彩的場景,讓數字澎湃出創新發展動能。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唐雯霖

編輯:王鵬

審覈:徐鳳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