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刑部大堂白云亭两侧有副对联:常觉胸中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大概意思是既要有好生之德,又能秉公办理案情。相传这是清代桐城派古文大家姚鼐的高祖——姚文然担任刑部尚书时所书。

姚文然是明末进士,清兵入关后出仕清廷,进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晚年官至刑部尚书,仕途相当顺利。他的女婿亦很出名,就是康熙年间的名臣张廷玉。

姚文然担任刑部尚书时,山西土豪许允武因强买数十亩良田不得,勾结盗贼将田主全家灭门,共杀死七口人。案发后,许允文被地方官员缉捕入狱,供认不讳。

许允武画押招供的罪状呈文至刑部,按照清朝律例,应予以斩立决并籍没家产。然而此人神通广大,买通了刑部的司官故意拖延,导致该案迟迟未决。若遇到皇家有喜事时大赦天下,即可保命不死。 当然,这所有的前提都要取决于刑部堂官姚文然的意见。

原本,许家是准备在姚文然身上花钱的,但与其家勾结的司官闻讯急忙阻止,说姚尚书为人方正,不近人情,送钱给他反而坏事,不如送给他的家人,说不定能起作用。许家听从劝告,转而送了十万两银子给姚文然的弟弟姚文燕。

姚文燕收了银子却没办事,他素来对哥哥怀有畏惧之心,哪里敢去干预公事。后来,当刑部司官怀着侥幸之心抱着案卷给堂官批复画诺时,许允武的死期就此注定。

到了次日傍晚,姚文然独坐灯下观书,忽从房梁上跳下一名手持匕首的刺客。姚文然面色不改,开口问说:“你是刺客吧,所为何来?”

刺客厉声说:“我为山西许某而来!大人既然收了钱财,为何还要置他于死地?”

姚文然正色道:“许某犯法当死,如果宽恕他,则国法大坏,我也无颜立足于朝廷。至于受其钱财一事,我毫不知情,纯属无稽之谈!”随即指着脖颈对刺客说:“动手吧。”

刺客面无表情的说:“跟我所料不差,收人十万两银子的是大人亲弟弟,他自然不敢告诉你!”说完腾身出屋,一跃上房,只听得屋顶上的瓦片响动几下,有如秋风过落叶之声,刺客已经远去。

当时,姚文燕已经出京,赴山东某地出任知州。姚文然赶紧派人快马加鞭前去报信,追到德州时却惊闻姚文燕已死于旅途。跟他随行的仆役说:“吃完早饭后,车行数十里,主人忽在车中大呼‘风好冷’,我辈急忙拿棉衣送给他。打开车门只见鲜血淋漓,主人的头已不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