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回瀾聽濤

截至10月13日8時,青島已採樣3078528份,未發現新的陽性樣本;

截至10月13日15時30分,青島已採樣4235438份,未發現新的陽性樣本;

截至10月13日20時30分,青島已採樣5603804份,未發現新的陽性樣本;

截至10月14日9時30分,青島已採樣7502720份,未發現新的陽性樣本;

截至10月14日14時,青島已採樣8289666份,未發現新的陽性樣本;

截至10月14日18時,青島已採樣8825231份,未發現新的陽性樣本;

截至10月15日8時,青島市已採樣9947304份, 已出結果7646353份,五區基本完成全員核酸檢測任務,除已公佈的確診病例外,未發現新的陽性樣本。

如果說在這次突發疫情阻擊戰中,什麼最令人“安心”的話,那一定是不斷更新公開信息的“青島速度”。因爲在信息公開這顆“定心丸”的背後,是千萬青島人的聞令而動,是疫情防控機制的高效運轉,還有全省其他地市組織1000餘人的核酸採樣隊的火速支援,2萬餘名志願者參與現場採樣服務,4000多個採樣點分佈在青島各區市街道、社區。

在疫情面前,青島選擇了守住防疫成果最負責的決定。

但是要完成這個決定,就需要全市上下的齊心動員;而這幾天來,青島加速推進的全員檢測、從容有序的市民秩序、依然如舊的日常生活,讓更多人看到了這座城市在疫情阻擊的“戰時”狀態中的凝聚力。

在疫情發現的第一時間,青島制定並啓動全員核酸檢測方案;國家衛健委派出工作組指導青島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山東省委、省政府在青島設立前方指揮部;青島“一把手”掛帥的市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迅速反應,安排部署當前重點工作。13日晚,青島市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第13次工作例會強調,深刻反思、舉一反三,堅決把疫情防控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強調要把人民羣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集中優勢醫療資源,全力以赴救治患者。要加快流調溯源,儘快查清傳染源,徹底切斷傳播途徑。要加快推進全員檢測,充分整合採樣檢測資源,提升檢測能力。

14日晚,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幹傑在青島主持召開省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指揮部視頻會議,研判當前疫情形勢,解決存在的問題,安排部署下步工作,確保打贏青島突發疫情阻擊戰、攻堅戰、遭遇戰,堅決守住疫情防控底線。

青島啓動問責,10月14日,青島市委研究決定:青島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隋振華同志停職,接受進一步調查;委派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楊錫祥同志主持市衛生健康委全面工作。10月15日,青島市衛生健康委黨組研究決定:市胸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鄧凱同志免職,接受進一步調查。

而如果打開這次突發疫情阻擊戰的時間褶皺的話,我們看到的,就不僅僅是一組組滾動播放的數據,還有戰時狀態中青島速度下的“青島溫度”。

在微博上、在朋友圈中、在短視頻裏,“熱乾麪贏了,烤冷麪贏了,青島啤酒一定輸不了”,不僅僅是振奮人心的口號,這份“輸不了”的決心,體現在覈酸檢測點連夜奮戰、眼罩中已經有了水汽的醫護人員的身影,體現在哪怕是陰雨霏霏、秩序也絲毫不亂的檢測隊伍,還體現在全民核酸檢測的幕後英雄——實驗室核酸檢測員的背影。

因爲在短時間內完成“全員檢測”,需要城市在醫療技術、器械上的儲備能力,更需要城市在各個層次上能動性的發揮。在14日上午的青島市疫情防控情況新聞發佈會上,就有人提出了“老年人,尤其是腿腳不便的老年人不方便排隊,有沒有什麼方法給他們檢測”的問題。

對此,發佈人回應:“對於確實有困難的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失能老人、高齡老人、不能行動的,我們可以與所在街道、社區聯繫,相關的醫療機構來做上門的服務。市南、市北、嶗山等地方已經組織了相關的醫務人員對您剛纔所說的這些特殊情況的老人提供了上門的採樣檢測服務,受到了羣衆的歡迎。”

家住敦化路街道的李士斌夫婦是盲人,社區瞭解到情況後,就主動與他們聯繫,帶領他們來到單元門口,邀請醫療人員幫助核酸檢測。

微博網友@團團5560的經歷也是如此:“昨天晚上樓長去敲門,因爲老爺子三次中風,腿腳不好,樓長去問,做了沒有,沒做安排一下醫生上門採樣。”

就像微博上青島籍暢銷小說家樂小米(筆名)的一條微博中所說:“生在這片土地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被放棄。”

而這些在檢測過程中的溫暖點滴,也正在網絡上走紅:

“大姨,小哥哥小姐姐們,還有沒有沒做核酸檢測的,大家把自己的老姐們小姐妹都叫過來一起做!”這是青島防疫義工總會的志願者張禕然的可愛喊話;

在嶗山區魯信長春檢測點,一名獨自去做核酸檢測的小男孩張繹如,在做完檢測之後,向醫護人員鞠了一躬;

青島的“全員檢測”,也被外媒“盯”上了,“12人感染後,900多萬人將在5天時間內完成核酸檢測!”這是多家歐洲主流媒體報道中國青島市最新疫情時不約而同採用的醒目標題。對比當前歐洲二次疫情洶湧但各方應對遲緩的現實,中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速度和成效再一次令外界驚歎不已。

在“速度”的背後,更多暖心故事,還在青島這座城市的各個地方悄然發生:

青島公交4200餘輛一圈一消毒、一圈一通風;

青島市圖書館內所有觸摸屏每一小時一消毒,各個圖書借閱室都配備書刊消毒機;

即墨區龍山街道則準備了12000餘個裝有防疫提示和口罩的“暖心手提袋”,陸續發給每一位社區居民;

城陽區青大工業園的青島國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接到防疫通知後,僅用兩個小時,就開闢出核酸檢測場地並完成清理消殺工作,如今該檢測點已完成國恩股份及周邊10餘家企業員工3300餘人的全面核酸檢測工作;

青島市廣播電視臺記者還探訪青島瑞思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機構,走近核酸檢測的幕後英雄——實驗室核酸檢測員,爲保證樣本時效性,實驗室24小時輪轉……

外地人到青島來不會被隔離,健康碼也不會有變化,其實正是這些突發疫情阻擊戰中的點滴“瞬間”,寫下了一份“安心”,守護住了疫情防控的成果,守護住了從容有序的日常生活。在13日的《新聞1+1》節目中,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稱:

“大規模核酸檢測對於瞭解疫情的規模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術手段。青島開展核酸檢測,從密切接觸者向高風險社區逐漸輻射,現在的結果提示,這次疫情的規模應該不會太大。”

突發疫情阻擊戰中的青島速度與青島溫度,讓我們對一座城市,有了更深沉的理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