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已經有一批優秀的園區非常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十四五”化工園區的發展一是要實施五項重點工程:產業提升創新工程、綠色化工程、智慧化工程、標準化工程、高質量示範工程;二是要重點培育五大世界級石化產業集羣;三是要重點培育65家化工園區和石化基地。

近幾年,隨着退城入園工作的不斷推進,我國石化企業入園率不斷提升,園區成爲石化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正因如此,我國化工園區的建設取得了諸多成績,整體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產業佈局更加合理,湧現出一批世界先進水平的園區。“十四五”即將啓幕,在新的五年裏,化工園區的發展有哪些新思路?後疫情時代,行業怎樣儘快適應“雙循環”的發展格局?近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石化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接受了“對話領袖1+1”欄目的採訪。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 傅向升

創建世界級園區遵循“六個一體化”

【CCN】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培育現代產業集羣,現階段,我國石化企業的入園率大約是多少?是否具備了建設現代產業集羣的基礎?

【傅向升】從發達國家走過的路和實踐的經驗來看,培育現代產業集羣是發展現代經濟很重要的方式和途徑。我們做過一個統計,石化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入園率超過50%。但從總的發展目標和要求來看,只有一半左右的入園率是不夠的。下一步按照國務院、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的部署,隨着危化品企業搬遷入園工作的推進,入園率在“十四五”期間還將有較大提升。

石化行業現在已具備了建設現代產業集羣的較好基礎。據石化聯合會園區委的統計,目前我國676家化工園區,產值超過1000億元的有14家;500億~1000億元的有33家;大型化工基地,即500億元以上產值的佔園區總數的7%左右。尤其是國務院發佈了石化產業規劃佈局方案之後,沿海的七大石化基地,具備培育現代產業集羣的良好基礎。

從產業鏈的協同效果,石化企業和產業規模的集中度,管理水平,以及入園企業的質量來看,像上海化工區、寧波石化區、南京新材料產業園,大亞灣石化區等走在其他園區的前列。正在建設的大連長興島(含西中島)、古雷半島等幾家成長性強的石化基地培育現代石化產業集羣的潛力足。從西部寧東現代煤化工示範區,榆林現代煤化工集聚區具備的產業集聚度和發展水平來看,培育現代產業集羣的基礎也是比較好的。

【CCN】創建這種世界級的石化產業集羣,精細化和專業化的管理不可或缺。借鑑國外成熟先進化工園區的經驗,您覺得國內的化工園區如何提升管理水平?

【傅向升】你提到了管理的精細化和專業化,實際上管理的標準化和規範化,特別是管理的科學化同樣很重要。當然現在我們在比較粗放的情況下,精細化和專業化是抓住了管理的關鍵。這幾年園區委也組織了很多園區,到歐洲去考察。參照這些園區,在管理上的專業化和標準化水平是我們的園區當前亟需提升的。園區委結合上海化工區等先進園區的做法,提出了“六個一體化”的管理理念。我們現在正在推進的智慧化工園區的創建工作,這就是在加強專業化和精細化管理方面很重要的措施。此外,園區管理隊伍的專業化也很重要,因爲石化行業跟其他的行業還有着一些不同的特殊性,要求園區管理隊伍要具備化工行業的專業知識,還要了解產業鏈協同和延伸。現在來看,應該說國內還是有一批優秀的園區已非常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CCN】前不久石化聯合會發佈了第三批“智慧化工園區試點示範(創建)單位”。在您看來,智慧化工園區的建設爲園區和企業帶來了哪些實實在在的好處?

【傅向升】智慧化工園區創建的工作,包括開展試點示範的工作,應該說是貫穿了“十三五”的整個5年。列入的第一批“智慧化工園區試點示範單位”的兩家園區分別是聊城化工新材料產業園和嘉興化工新材料產業園。目前包括試點示範和創建中的一共有50多家園區,其中真正列入試點示範的爲12家。應該說智慧化工園區這一塊,我們是有嚴格的標準的。我也很高興地看到,現在絕大部分園區都已認識到智慧化工園區創建和建設工作的重要性,第一批的兩家園區從2016年授牌和給予認定之後,並未停步,還在這樣一個基礎上持續改進提升,這更值得我們去肯定和鼓勵。智慧化工園區的建設,關鍵還是要能提升我們園區的管理水平,這是最核心的。它是一個園區實際運行管理過程當中,切實有效的一種管理平臺。

【CCN】園區委每年都會發布“中國化工園區30強”,今年已是第8屆。評選對園區的發展起到了怎樣的促進作用?評選標準在這些年發生了哪些變化?

【傅向升】“中國化工園區30強”的工作在“十三五”期間也是逐步深化的。起初是20強,後來因爲園區的數量比較多,好的園區數量也在增加。爲了適應園區發展的這種需求,將20強擴展到30強和潛力10強,這項工作不僅得到了化工園區,關鍵是得到了社會和企業,尤其是跨國公司的肯定和認可。企業要選擇入園新建項目,首先會考慮是不是30強,或者潛力10強的園區,這是他們很重要的一個選擇依據。從評價標準來說,我們更加註重與園區發展質量相關的指標,下一步可能就要把創新的權重加大。因爲今年是“十三五”的最後一年,明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我們評價裏會考慮這個園區是否有一個好的規劃。評選的標準其實也是隨着化工園區整體發展水平不斷調整。

化工園區認定切莫“一刀切”

【CCN】一些省份陸續出臺了化工園區管理的認定辦法,還提出建立化工園區的退出機制,堅決取締不達標化工園區。在進行園區認定時,園區總量是否有控制,不達標園區存在哪些問題?

【傅向升】石化聯合會園區委對全國石化園區的認定工作,已經進行了較長時間的研究。我們的考慮是,現有的676家園區水平參差不齊,如果在全國統一制定一個標準來認定,是有難度的。

所以這幾年從山東開始,有些省市率先來進行園區的認定工作,這點做得非常好。截至去年底,山東的認定工作基本告一段落,由原來的199家園區認定爲85家,也認定了一批重點監控點,這些做法值得其他省市借鑑。在山東的帶動下,江蘇、浙江、湖北、安徽、河南、河北、遼寧等省都在推進園區的認定工作。

爲什麼這麼做?因爲認定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督促和整改提升的過程,各省先行推動認定工作,帶動了許多園區發展質量、產業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國家的認定導則正在研究和制定過程中,等國家統一認定標準出臺之後,園區不會處於被動的局面。我們希望沒做認定工作的那些省市,能夠儘快把這項工作提上議事日程,當然認定的前提是科學、規範、有標準。

關於總量控制的問題,應從兩個方面來看待。第一,一定要總量控制,因爲我們現在全國676家園區中,產值在100億元以下的,還有405家,佔60%。無論從規模、產業協同還是產業發展質量以及管理水平上來說,都存在差距。不達標的園區,從產值總量,規模分佈,協同效果來看,確實是都存在差距。第二,總量怎麼控制?我認爲不能人爲的去劃一條線,不能按照主觀的想象去搞總量控制。應該先制定標準,先去認定符合標準的園區,予以認定保留。然後要看經過認定之後,全國有多少規範的園區,再實事求是地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來定。因爲石化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園區的數量如果不能承載我們整個經濟和國家發展需求的話,主觀地進行總量控制和遷移都不合適。

【CCN】對於化工園區的認定,您有何建議?

【傅向升】制定了認定的標準之後,應該組織專家來進行考覈和認定,建議把園區分成三類。第一,是認定過程當中符合標準達到要求的,予以認定,這是沒有爭議的。第二,是具有一定的規模、產業基礎、管理水平和未來發展潛力的,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當中,以及在整個石化行業的規劃佈局當中,有着關鍵作用的園區,可能在認定過程距離嚴格的標準有一些差距。針對這類園區,專家應該提出整改意見,給予一定的時間,讓其進行整改提升。經過整改提升達到規範標準的園區,也應當予以認定。第三,是現存問題比較突出,與標準差距很大,也不符合規劃佈局的部署和要求,進行關停取締。

【CCN】石化聯合會在園區相關的一些標準制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傅向升】現在我們正在配合國家發改委、工信部來制定化工園區的一些標準,包括國家標準、團體標準和行業標準,像危化品車輛停車場的建設,園區管廊的建設、綠色化工園區的標準已經有了,化工園區綜合評價導則、智慧化工園區的標準都在研究和制定過程當中。前一階段,我們也剛剛依託寧東現代煤化工示範區,制定園區中試基地建設的標準。

“十四五”重點:5+5+65

【CCN】“十三五”期間石化產業,包括園區取得了很多成績,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十四五”,我國化工園區應該朝着哪些方向努力,來實現建成現代產業集羣的目標?

【傅向升】我們現在正在做的“十四五”石化園區發展規劃提出來這樣幾個概念:

一是要組織實施”五項重點工程”,即產業提升創新工程、綠色化工程、智慧化工程、標準化工程、高質量示範工程。雖然有些園區具備了一定基礎,但大部分園區若按照培育現代產業集羣的要求來看,在產業的發展質量和協同效果集聚度上,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產業提升創新工程放在五項重點工程的第一位。

智慧化工程和綠色化工程,之前積累了很好的經驗。綠色發展是未來全行業的重中之重。在國家發改委的督導下,我們即將在11月份啓動今年的也是第二批綠色化工園區創建工作。希望具備條件的園區積極申報。

第四項工程是標準化工程,因爲隨着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和管理科學化、規範化的要求,標準化工作必須要推進。標準化工作做好了,未來大家如果都按照這些標準去建設和運營園區的話,整個園區的發展水平和發展質量就會有大的提升。

第五項工程是高質量示範工程。676家園區之間的差距較大,有的是園區和園區之間的差距,有的是區域之間的差距。“十四五”期間,我們準備推出化工園區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工程,打造一批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化工園區。

二是要重點培育五大世界級石化產業集羣。這五大現代石化產業集羣包括渤海灣區、杭州灣區、大亞灣區、湄州灣區以及西北地區的能源金三角區域。能源金三角區域主要包括榆林、寧東、鄂爾多斯。“十三五”期間,現代煤化工產業的佈局示範,取得了很明顯進步。現在能源金三角區域培育我們國家未來的現代煤化工產業集羣,是具備基礎和條件的。

三是要重點培育65家化工園區和石化基地。主要包括沿海內陸一些具備條件的老石化基地,例如齊魯、大慶、揚子、衢州、蘭州、吉林等。更多的可能是一部分專業化工園區,這些專業化工園區規模不一定很大,但產業鏈協同要好,專業化水平、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都要高,也是未來發展的重點。

雙循環新格局下實現產業重構

【CCN】今年以來,石化行業經濟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國家提出了“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相互促進的雙循環”經濟發展的新格局,石化產業應當如何應對這樣的新形勢?

【傅向升】新冠肺炎疫情對石化產業確實影響很大。今年上半年全行業營業收入下降了11.9%,利潤總額下降了58.8%,進出口總額下降了14.8%,這種三組數據同時大幅下降,在石化行業歷史上是沒有過的。跨國公司的業績同樣受到嚴重影響。這樣一來,世界經濟、石化產業的加速重構是必然的,也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很大的啓發,即供應鏈的安全和穩定非常重要。

對於中國的石化產業來說,實際上我們一直在重構。我們在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同時,推進工業結構、產業結構,包括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推進自身重構的過程當中,我們也在跟世界互動。因此,這些年的產業結構在不斷提升,落後產能不斷淘汰,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國際化經營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所以下一步行業還是要很好地貫徹和理解中央提出的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相互促進的這樣一個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

從石化產業現在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來看,構建雙循環這樣一個新發展格局,有着現實重要性和未來發展的空間。2019年全行業貿易逆差超過2600億美元,2018年是2800多億美元,這麼大的貿易逆差,再加上目前國內基礎化學品、大宗化學品一直處在過剩狀態,但高端化學品,特別是化工新材料、專用化學品、功能化學品,高性能膜材料一直依靠大量進口,這說明我們的雙循環格局還沒有形成,高端石化品短缺是最大短板。

下一步,全行業一方面要繼續深化跟國際市場的合作,包括跟跨國公司以及國際化工組織的合作與交流。另一方面要儘快的通過創新以及產業鏈的延伸、產品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把貿易逆差降下來。另外,一定要注重國際化經營水平的提升。雖然現在總強調,要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公司,但是我們的化工公司,國際化經營水平和能力跟跨國公司相比,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

總而言之,在未來這種重構和發展過程當中,還是要在創新能力的提升,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的調整和優化,高端化差異化這些方面多下工夫。如果總是盯着大宗和基礎化學品是沒有競爭力的,也很難跟國際市場互動。

來源:中國化工信息週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