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有个女演员和我说有个导演想潜规则她,我觉得这个导演真low,没有时代感,都2020年了,应该潜规则男演员”

“《楚乔传》播放量400亿,全地球的哺乳动物都不够用了。”

“鹿晗这部戏拍的挺好,真的挺好,可以看出整个剧组都费了很大的力气,想把他塑造成一个男演员。”

这些金句都出自汪海林之口。

他是一位编剧,编写过《铁齿铜牙纪晓岚》《一起能看流星雨》等经典作品。在影视界享有全天候编剧的美誉。

什么都能写,什么都会写。

然而真正让他出圈的,还是早年间他和鹿晗的一场又一场骂战。

2009年之后,流量成为了一个渐渐普及的新名词。

以前评价演员,是先看他的作品再看为人;现在判定一个演员的商业价值,先看他的粉丝量,再看颜值,其次还有微博评论转发量。

当这一切的数据都还不错时,人们才会去看他的作品。

流量之前,先有作品后成演员,流量之后,先有话题再有作品。

整个影视市场乌烟瘴气。

那时候最火的流量明星就是鹿晗,火到他公布恋情,微博服务器直接崩溃。

汪海林怒了,他讽刺这些小鲜肉都是“鸭”。

说完后又觉得不指名道姓不过瘾。

2016年,汪海林发布了一条“著名”的微博。

“娘pao亡国论”顿时将鹿晗推上了风口浪尖。

早就不满的网友们对这种文化现象纷纷展开口诛笔伐。

鹿晗的粉丝不买账了,说:每个人的审美都不一样,不同的形象有助于文化的多样性。谁规定了男生一定什么样,女生一定什么样了?

汪海林回道:公鸡要有公鸡的样子,母鸡要有母鸡的样子。公鸡长成了母鸡的样子,这就特别乱。

随后,他怼鹿晗没演技:

怼鹿晗歌唱的不行:

汪海林以一己之力,鏖战鹿晗数亿粉丝,还不落下风。

直到2019年,《上海堡垒》的口碑、票房双双扑街。

这部戏投资2.9亿,票房1.2亿。投资方亏的血本无归。

作为主演的鹿晗自然首当其冲。

影视市场回归理性,人们越来越看重口碑。鹿晗粉丝的底气渐渐没了,汪海林得到了“流量斗士”的美誉。成为大多数人心中敢说会说的正面人物。

只是,一个鹿晗倒下了,千千万万的流量明星又涌上来了。

在这个流量江湖上,汪海林从来不缺对手。

鹿晗之后,肖战王一博成为新一代“流量盟主”。

《陈情令》大火的时候,他说,建议大家多去看看这部剧,否则都不知道国产剧能恶心到什么程度。

当天,他的后台就被私信淹没了。

肖战的粉丝说:不会是因为你没有资格写剧本,在这里发牢骚吧。

他说,得了吧,粪坑都成国宴了。

一如既往的犀利。

经过这么多年孜孜不倦的和流量明星的粉丝恶斗,他很是有一番心得:肖战之后,流量明星分为两个流派,一个是肖战,一个是肖战以外的流量明星。

227事件后,肖战的粉丝不思悔改,仍旧持续不断的为自家雪花创造热度。

这些人平均年龄在13-14岁,初三都算“高学历”。

有粉丝问他:你凭什么骂我家哥哥,你知道我家哥哥的唱片都破迪士尼世界纪录了吗?

“你不喜欢,不能否认别人喜欢啊。一千个观众眼睛里有一千个哈利波特”

“哥哥是无睾的(辜字不会写)”

对于这些粉丝,汪海林往往只会问他:你下课了吗?

后来他想想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一切矛盾的根源不在于这些学生,在于畸形的市场口味。

资本无法一时改变,但不能让这些亚文化继续荼毒孩子们。

于是,他发微博全面抵制肖战,呼吁社会禁止中小学生参加明星应援会。

这条微博被他一直置顶。

在怼肖战的间隙,汪海林也不会放过其他流量明星。

他说:我怎么会说不过蔡徐坤粉丝,我才不会干不过女孩子(蔡徐坤)呢。

说迪丽热巴是“水王”,什么数据都是刷来的。

当然,他炮轰过这么多小鲜肉,也不是没被个别硬气的小鲜肉反击过。

董又霖在《吐槽大会》上针锋相对的说:你的《铜雀台》没有小鲜肉,也不怎么样啊。

随后,更直接的说:演员烂,烂一个,编剧烂,烂一窝。

董又霖的吐槽,代表了出现的越来越频繁的声音。

当人们发现汪海林在攻击小鲜肉的道路上一骑绝尘之时,也不得不开始怀疑,汪海林是不是在蹭这些小鲜肉热度?

毕竟《陈情令》的评分并不低,超过140万的人给出了7.7的评分。是目前参与评价人数最多的一部网剧。

相比之下,《铜雀台》所取得的成绩就有些不堪入目了。

仅高于2%的剧情片。

汪海林是一个“双标”的人吗?

9月底,汪海林发布一场名为《我和流量的战争》的演讲。

他以一贯幽默诙谐的风格,回顾了自己和鹿晗、肖战等流量明星粉丝的战斗历程。发出“拒绝流量,找回文化根基”的呐喊。

他说,现在国内的“偶像文化”大都来源于日韩。韩国是练习生制度,在韩国,一批一批的男团女团迭代很快,没有人会太把“偶像”当回事。

而日本的偶像是“养成系”的,我们和他们的国情不一样。日本是岛国,漫画之下又催生了“宅男文化”。这种宅男文化并不能帮助国家富强。

邻居俄罗斯就没有偶像剧,他们就不盛产偶像。美国人推崇力量,美国队长、钢铁侠都是十分硬朗的形象。

而如今国内大行其道的“娘pao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不管男女越来越脂粉,越来越娘。男的化妆甚至比女的还厉害。

这样的偶像,我们真的需要吗?

确实,我们是一个大国,五千年来积淀的文化远远不止情情爱爱。家国情怀、集体主义、忠孝仁义······祖宗留给我们的财产太多了。如果仅一味的拍谈恋爱的电视剧,看着这些影视作品长大的下一代,会变成什么样?

这是一个被资本席卷的时代。

数据可以作假,流量可以作假,粉丝可以作假。

作品的评选更像是一场圈地自萌的资本游戏。

市场的趣味更是伪造的,我们伪造了一种所谓的文化,然后自导自嗨。

而大多数人又偏偏缺少思考的能力,就人云亦云的说喜欢。

汪海林在这一场演说的结尾说道:流量一天还存在,我的战斗就一天不止。

他是一个很清醒的人,他有才华,也有精神洁癖。他炮轰一个小鲜肉,往往都不是针对某个演员,他要怒斥的,是整个文化现象。

幸亏,满腹才华的汪海林没有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不管人们能不能接纳汪海林。

但至少,他说的话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文章作者 李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