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笔者也看到不少新闻,有关农村土地抛荒的问题,实际上抛荒的现象却是有,但非常少,也就是说大多数土地都是在耕作的一个状态,比如说笔者,以前也种地,现在虽然不种了,但是也并没有因为此抛荒。

有人说种地是农民的本分,也有人说种地就好比工作,对于生活在农村的人们来说,种地或许就是一种生活,当然了种地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辛苦的,为了能多产粮,农民付出真的很多,可是我们要说到现在实际的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粮食的价格太低,甚至网上一些网友常说一斤粮食还买不到一瓶水,这一亩地就按照1000元计算,那么除去种地、化肥、农药、机械人工等,其实确实也剩下不了几个钱,当然这是按照收了粮食换钱的方式计算,而这也确实难以保证现代农民的幸福生活,可是我们大家可能也注意到,实际上,很多农民并没有因为粮食价格低而退出土地,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农民那么热爱种地呢?答案来了

1、为了今后儿女的生活

在农村,年纪较大的农民基本都是依靠子女来赡养,因为没有退休金,更没有任何经济收入,所以吃喝拉撒基本都是依靠子女,但问题是现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消费也越来越高,子女的负担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在外面奔波,如果做老人的在家坐吃山空,那么不但会拖垮子女,另外自己内心也觉得过意不去,作为老人都希望子女生活的好一点,种地虽说赚不了几个钱,但是对于这些农村老人来说,年纪即便大了,但是种植一亩三分地还是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都是机械化,一般也不会和以前那么辛苦,打下来的粮食最起码能自给自足,大大的减轻了子女的负担,所以很多农村老人基本都是保留了自己种地的传统。

2、内心觉得种地就是一种本分

在文章的一开头,我们就提到了“本分”两个字,其实这并非是讽刺的字眼,相反种地让很多劳动的农民觉得比较自豪,因为我们拥有自己的土地,正所谓收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农民给大家的印象就是老实本分,如果说因为种地不赚钱,就不种了,那么农民自然见不得这样的场景,因为他们对土地有着浓厚的情感,并且也习惯了每天去地里干活,当然很多没有种过的地的可能也无法体会到,就像很多农民没事的时候依然会去田间地头走走看看。

3、为了生存

“为了生存”这是简单既概括的四个字,在农村,不种地的也有,种地的也有,但每个农民仍然都不会放弃自己的土地,比如说一些村干部,他们相对来说比较富裕,但他们也不会放弃自己的土地,为何要说农民种地是为了生存呢?本来种地是不赚钱的,那么这两个问题岂不是矛盾,实际上是这样的,举个列子,在疫情期间,农村的一些货品可能比不上城市那么充足,但是很多人足不出户仍够吃够喝,有的是自家种的蔬菜,有的是家里有粮食,而这些基本都能保证他们的生活。

4、种地虽累但心里很舒坦

种地确实是一项比较劳累的工作,比如说刚刚收割的麦子,这100斤的交织袋子想要扛起来需要的就是一把子力气,但种地相比去工作来说,肯定种地要舒坦一些,除了种地不赚钱,但出门打工,不光想念家乡,并且生活节奏也比较快,很多人进城后都觉得有些不适应,现在种地虽说种粮食不赚钱,但最起码种点其他经济作物还是可以的。

现在农村有的农民可能不愿意种地,可能只是现实让他们无法脱离土地,就好比说,现在很多农民虽然常年在外面工作,但最终还是要回到农村,其实笔者也比较有感触,如果说现在粮食价格能和物价一样,那么种地那美好的岁月仍让人向往留恋。对此,那么大家如果抛开粮食价格来说,你热爱种地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