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法國印象派繪畫藝術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重光色瞬間。莫奈指出其作畫畫的是瞬間。印象畫派在色彩方面是建立在個體瞬間視覺印象基礎上的,在對現象細緻觀察時注重從陽光瞬間的變化中抓住光彩瞬間變化的印象。採用的是“同時觀察”,在做到抓住瞬間的同時,還能對事物從整體上認知。

二是重室外光線。印象主義畫家特別強調光與色,將色彩與陽光轉移到繪畫上,讓人能夠切實感受從未有過的色彩與光線。要將這一瞬間的感受與印象表達得更逼真,室外的光色是重要課題。

三是重視覺優先。印象主義畫家側重視覺感,強調在視覺方面能實現“視覺混合”,其不認可固有色,強調色彩是從光來的,不是來自物體,並不是在調色板上對色彩進行調和,而是將各種各樣的色彩在畫布上並列起來。

實際上是實行的分割着色法,便於觀衆在鑑賞這一類型的作品時在視覺上能進行有機調和。這點在色彩繪畫上表現得很明顯。而在這些印象畫派的所有畫家中,德加有其獨有的特色,特別是他的繪畫風格與他強調色彩絢麗與追求創新精神有着密切的關係。

德加繪畫作品最鮮明的特色要屬他那快照式的畫面構圖。19世紀中葉,法國人路易·雅克·芒代·達蓋爾發明了攝影術,照相機和攝影術的發明震驚了整個西方繪畫藝術領域。有些畫家開始擔心起攝影術的出現早晚會取代繪畫藝術,另有一些畫家卻意識到攝影術和繪畫之間的密切關係。

德加屬於後者,他嘗試着把攝影術的觀察方法、光影效果以及攝影的取景方法等美學特徵引入繪畫領域,目的在於使繪畫能夠打破傳統的束縛而有所創新。

於是他把照相機的特寫鏡頭帶入畫中,將畫面焦點對準某一主題,讓其餘景物處於模糊狀態。他分別在《女高音》、《浴後》、《騎師》等畫中運用大膽切割的快照式構圖,嚴重觸犯了當時的公衆,顯然,德加那種大膽的切割式構圖和離開視點中心處理形式的方式是不被衆人接受的,有些人高呼他是藝術的叛徒。

然而歷史的弔詭之處就在於越是爲人們所看輕的東西,就越會出乎人們意料,他死後,畫作價格飛昇。2011年11月1日的紐約佳士得印象派和現代藝術夜場拍賣中,德加的舞女雕塑作品“《14歲的小舞者》Petitedanseusedequatorzeans”,可以說這是印象派最爲著名的雕塑。作品預估價爲2500-3500萬美元,將是這一季印象派拍賣中的高價拍品之一。

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德加的畫面構圖受了攝影術的影響,攝影幫助德加記錄下了瞬間真實的世界,尤其是攝影的視覺方式給德加的畫面帶來不同於以往靜態畫面的一種瞬間動態。畫框在德加手中不再只是畫框,而是一個鏡頭,是生命中的一個片段。

也因此,德加的作品使得後來人們在電影藝術和攝影方面都採用了奇特的視角,例如俯視、大透視角度等都能在德加的繪畫中找到原型。如代表作《舞臺上的舞女》(1876-1877),畫中正是採用大透視的俯視角度,聚焦前景中的主角,對後景的人物做了模糊處理和大膽減裁,這種快照式的畫面構圖更增強畫面真實、瞬間的場面。

正如德加說的:“素描畫的不是形體而是對形體的觀察。”所以德加觀察的時候不正面畫,畫的時候不觀察。因此他從不在現場完成作品。在巴黎的演練庁中德加花了大量的時間記憶下舞蹈者的每一個姿態,與此同時畫了大量的現場速寫,最後纔在畫室完成作品。這種做法與印象派畫家們的觀點背道而馳,印象派畫家們認爲應該在戶外作畫,描繪大自然的光與色,“爲自然而研究自然”。而德加關注的是生活的瞬間,描繪自己心裏的感受和刻畫人物的心理。

“描繪我們所看到的東西,這很好”德加對一個朋友說“但描繪出保留在我們記憶中的東西就更好得多。這是一種變化、幻想和記憶在其中結合起來了。我們只能再現明顯觸目的東西,那就是說,所必需的東西。這樣,我們的記憶力和創造性才能從自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德加還說:“畫出眼前的所見固然重要,但最好只畫出存在記憶中的事物,因爲那是經過轉換、沉澱的想象,然後才能畫出真正感動自己的地方。畫出這種本質的所在,就不會被眼前的景物限制住記憶與幻想。”

德加在他一生的油畫創作實踐中始終堅持着色彩和形的完美結合,他將古典藝術中的形與印象派藝術中的光色巧妙融合,對後世影響深遠。從他的作品中,我們領會到德加是憑着他對藝術創造的執着追求,在作品中傾注了很多自己對生活的真切感悟,這一點即可凸顯我們重新解讀德加的價值。其在繪畫領域的成就也啓發年輕的藝術家在油畫創作中要表現出我們中國油畫的繪畫語言,體現自己的藝術情感和審美趣味。

我們應該在吸收西方外來繪畫思想的基礎上推陳出新,並不忘從繪畫傳統與民族文化中汲取營養,歷練我們的繪畫技能,從而逐漸形成適合自己的繪畫語言。但同時也要尊重油畫的本有語言,既然油畫起源於西方,那麼要畫好油畫,必須追根溯源,當然不能教條化地學,而要創造性地學,要努力掌握西歐油畫媒介特性和技巧,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面對當代油畫創作的態勢,我們再來重新審視德加的繪畫藝術,相信對我們今天的油畫創作仍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