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顯示,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2.7億人,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爲25.2%,並呈現上升趨勢。而《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顯示,我國高血壓患者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卻分別只有51.6%、45.8%、16.8%。

正是人們對高血壓認識上的不足,存在着不少誤區,才得以讓它危害着我們的健康。如果能夠正確認識,才能更加科學規範地防範!

1.高血壓沒有辦法預防?

不是這樣的!很多人認爲高血壓是父母遺傳的,所以沒辦法預防。其實,除了遺傳因素外,日常飲食、運動、血脂、體重都會影響到。所以,戒菸戒酒、合理管理自己的體重,改善生活方式,擁有良好的心情,血壓也是可以得到很好管控的。

2.高血壓患者低鹽飲食,就是炒菜少放鹽?

其實,除了鹽以外,很多的調料也需要限制,比如:醬油、蠔油、醃製品、醬菜等。

3.高血壓患者血壓不高,就不用喫降壓藥?

不建議停藥!高血壓的治療本身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血壓升高時喫藥降到正常,血壓降到正常了若不喫藥,有時候血壓升高了可能自己不知道,這樣隨便停藥的話,很容易導致血壓不平穩,波動過大。而血壓波動較大對血管的損傷是最大的,極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所以,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藥物,通過長期規律的服用,平穩降壓。

4.高血壓沒有症狀就不用管?

沒有症狀也要注意!高血壓的危害常常是潛移默化的,持續的血壓升高,會損害人體的心、腦、腎三大器官和全身血管,嚴重時會導致心衰誘發心梗、腦卒中和腎臟衰竭、等急症。所以,無論有無症狀,高血壓的控制都非常重要,都應該積極正規的控制血壓。

5.降壓藥用久了會有耐藥性?

不會的!降壓藥不像抗生素,用久了會產生耐藥性。它需要長期、持久、平穩的使用,是否需要換藥,要根據血壓的情況及醫生的醫囑來衡量,而不是簡單的認爲耐藥就換藥。

6.降壓藥越貴越好?

當然不是!價格貴賤並非判斷降壓藥好壞的標準!所有的降壓藥都有各自的特點,正規的、適合自己的降壓藥纔是最好的。不一定要選擇貴藥,我們的目的是血壓正常。總之,只選對的不選貴的!

7.醫生量血壓就足夠了?

醫生量血壓固然重要,但那也只是一時的血壓。更重要的是患者要自測、自量、自監,才能更好的反映血壓的變化情況。建議每個星期測量三到四次,每天的早中晚進行。只有自己測量血壓才比較標準、客觀合理,在這個基礎上,才更適合醫生去用藥。

總之,一定要嚴格控制自己的血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降低患病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