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券商股權溢價四成被搶購,折價起拍、高價成交因何屢現

接受近四成的溢價,也要拿下華龍證券的股權。

9月底結束的華龍證券股權網絡拍賣,吸引了31000餘次圍觀。單場創下起拍價1130.96萬,成交價1575.96萬,溢價近40%的紀錄。

高熱度的拍賣剛剛落槌,又有券商股權現身拍賣場。恆泰證券、東海證券的部分股份將於11月開啓網絡司法拍賣。其中,恆泰證券股權拍賣底價單價較其港股股價高出一倍。

年初至今,券商股權拍賣屢現。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中銀證券、中泰證券的股權均曾發佈拍賣通知。折價起拍、溢價成交成爲多場券商股權拍賣的共性。

券商股權正在被高價收入囊中,誰在買?因何買?

在業內看來,證券行業劇烈整合的帷幕已經拉開,手握更多的券商股權,意味着未來或有更多砝碼。

拍賣底價較港股股價高出一倍

恆泰證券股權被拍賣一事引發市場關注。

此次恆泰證券每股拍賣單價較當前港股股價高出1.42倍。資料顯示,拍賣方並未對所拍賣股份進行估價,而是統一直接定價,每股5.472元。而恆泰證券港股當前股價爲2.61港元/股,摺合人民幣2.26元/股。

據阿里拍賣信息,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中級人民法院將於今年11月1日10時至11月2日10時止(延時的除外)拍賣兩家公司持有的恆泰證券合計3490萬股。

具體來看,內蒙古凱德倫泰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恆泰證券1200萬股,以6566.4萬元的價格起拍,保證金爲800萬元,加價幅度爲200萬元。北京泰海金階置業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恆泰證券2290萬股,起拍價爲1.25億元,保證金爲1500萬元,加價幅度爲200萬元。

根據阿里拍賣給出的評估價格,上述1200萬股評估價爲6912萬元,上述2290萬股的評估價約爲1.32億元,也就是每股評估價格均爲5.76元。這也意味着,上述起拍價均是在評估價的基礎上打了九五折。

而在去年6月17日,天風證券擬收購恆泰證券29.99%股權之時便提出了5.76元/股的意向收購價格,當時恆泰證券的股價爲4港元/股左右。截至今年4月13日,天風證券已經完成了26.49%股權的併購及過戶。

對於恆泰證券部分股權將被溢價拍賣,華創證券金融行業研究主管洪錦屏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溢價屬於正常現象,因爲港股估值比較低,恆泰證券港股當前的市淨率不足1倍。

折價起拍,溢價成交

券商股權被拍賣的情形並不鮮見。僅年內,就有華龍證券、中銀證券、中泰證券、東海證券的部分股權進入司法拍賣程序。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從已經拍賣成功的案例來看,部分券商股權的起拍價較評估價出現折價,但成交價高於起拍價和評估價,出現大幅溢價;也有部分情況爲,成交價高於起拍價,但低於評估價。

華龍證券股權即是高溢價成交的案例。

目前正在衝刺IPO的華龍證券,因持股股東破產清算股權被拍賣。廈門廈信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人計劃在阿里巴巴司法拍賣網絡平臺上拍賣華龍證券5000萬股股份,共分爲10組、每組500萬股。截至9月30日,華龍證券合計1500萬股股權被拍賣結束,三組拍賣均溢價成交,成交價格較起拍價(同爲評估價)最高溢價近40%。

東海證券部分股權的起拍價較評估價折價拍賣。

資料顯示,上海金融法院將於11月16日10時至11月17日10時,對東海證券2000萬股股權進行司法拍賣,這部分股權由上海寶聿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有。據阿里拍賣信息,東海證券該部分股權的評估價爲1.482億元,起拍價爲1.146億元,保證金爲1200萬元,加價幅度爲50萬元及其倍數。評估價較起拍價溢價29%。

中銀證券則是成交價高於起拍價,但仍低於評估價。

今年2月份上市的中銀證券(601696.SH)的部分股權今年7月份也遭到拍賣。凱瑞富海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將持有的中銀證券1.2475億股限售流通股分拆爲36項拍賣標的,其中A1-A35號標的均爲350萬股,第B1號標的爲225萬股。這些股份已於今年7月7日全部賣出。

“華龍(股權拍賣價格),比評估價還高,也很正常。”洪錦屏說,該券商財務情況、ROE等指標不佔優,但行業格局變化、政策利好等多重因素,正在推高券商股權價格。

券商股權交易又迎“春天”

曾經遭遇“寒流”的券商股權,近兩年熱度逐漸回暖,即使轉讓方報價高,亦有“有心人”接手。

2010年前後,券商股權一度經歷了打折難尋買家的窘境。資料顯示,申銀萬國、長城證券華西證券等券商股權均曾在產權交易所掛牌拍賣,因沒有足夠數量符合條件的受讓方,申銀萬國的7700餘萬股股權一度面臨流拍局面。而長城證券4.6928%股權也曾延長掛牌期。

“之前券商的股權交易是非常清冷的,或者說基本上沒有太多這種交易。但最近一到兩年時間,我們發現證券市場的這種股權交易,或者說相互之間的併購意願和併購行爲越來越多。”北京某中型券商研究人士柳筠(化名)對記者表示。

在業內看來,市場對券商股權的熱捧,反映出二級市場情緒高漲,也折射出市場對行業景氣度的預期之高。

柳筠認爲,券商股權拍賣價格相對較高,出現比較大幅的溢價,說明兩個問題。

“一方面,之所以產生溢價,就是在拍賣的時候,市場的買家產生了一定程度的競爭,在競爭的時候它的價格會產生一定程度上浮;另一方面,這些競價方或潛在投資方,他們對於未來證券行業的發展抱有一個比較樂觀的預期,所以他們更願意以一個相對比較高的當期價格或者當期溢價去購買相對比較優質的未來資產。/p>

行業業態或迎來劇變?中信證券中信建投的合併傳聞一次次傳出,而後又被一次次澄清。國金、國聯的“聯姻”僅存在十幾天便戛然而止,兩方均公告股權轉讓終止。

“有的股東想進來,有的想出去。”洪錦屏認爲,券商行業在近一兩年大概率迎來較大的發展變革期,不同股東訴求有差異。市場對券商的資本實力、創新能力也提出新的要求,行業向頭部集中的趨勢愈發明顯。

“以前的中小股東退出,而一些大的財團或者央企就比較願意進來,一些好的上市公司股權溢價成交,但也有一些差的標的就比較難轉讓出去。”她說。

柳筠認爲,從政策導向來看,未來監管可能也傾向於鼓勵證券市場更加活躍,券商之間的併購、股權交易,在未來預計將逐漸增加。

種種因素下,券商股權是否會升值?洪錦屏認爲,尚且無法下結論。“這兩年行業處於變化的過程中,價格會比較堅挺。”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