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早晨是一天的開始。而作爲一天初始的能量補充,早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尤其對於正在長身體的孩子來說,早餐就更加重要了。

中國的早餐十分豐富多樣,其中最受家長歡迎的無非這幾種:白粥鹹菜、油條豆漿……

上述幾種早餐形式實際上都着重於“乾溼搭配”,是爲了更方便孩子消化。但是這樣就代表這些早餐真的有百利而無一害了嗎?

事實上並非如此,這些“敷衍”的早餐對於正在長身體的孩子來說,甚至相當於“慢性毒藥”。

爲什麼呢?以下幾個原因,家長不能忽視。一、含鹽量超標

衆所周知,人體需要鹽分,但並不代表越多越好。因爲過多的鹽分會給心臟、腎臟以及肝臟等器官都會帶來非常重的負擔。長期食用過多的鹽甚至可能會導致水腫、高血壓等等疾病。

而在早餐中爲了搭配無味的白粥,家長一般都會選擇口味比較重的配菜,比如鹹菜。

這一類食物的含鹽量大大超標,讓孩子長期食用很有可能會導致他水腫虛胖,影響到身體的正常發育。二、過於油膩

油條作爲中國特色的美食之一,一直是餐桌上的“常客”。

幾乎每個人都在早餐的時候喫過油條,甚至有不少人頓頓不落。然而雖然油條的美味值拉的很滿,但是健康值卻不怎麼理想了。

首先,作爲一種在油鍋裏出爐的食物,它的高熱量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不少人的油條都是在外面的攤販或者早餐店裏買的。那些商家用來炸油條的油不可能一次性使用,往往都是循環利用。油經過反覆的高溫,跟容易產生一些致癌物,長期食用會對身體造成非常大的傷害。更不要說一些商家爲了使油條更加蓬鬆美味,喜歡往裏面加一種叫做“明礬”的物質。

要知道,明礬中含有“鋁元素”。這種元素一旦過量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智力發育,造成記憶力下降。

三、不利於消化

在老一輩人的認知中,粥似乎是一種非常有營養的食物,甚至有人深信不疑地覺得粥可以養胃。然而事實上這個認知並不完全正確,因爲無論什麼東西都是過猶不及。

雖然細膩的粥確實更容易消化,但由於熬製時間過長,米粒的一些營養已然流失。而且因爲粥太過細膩,不需要太過咀嚼,不利於口腔中的唾液分泌。

再者粥中的水分過多也會稀釋胃液,長此以往會使得胃部蠕動減弱,消化能力下降。

此外,由於粥在腸胃中的消化時間大大短於正常的的飲食。在某種程度上,它更容易引起血糖升高。至於粥到底能不能養胃呢?這是由於某些人的胃部疾病是由於胃液不足而導致的消化不良。而粥能夠刺激胃酸的分泌,促進此類人羣的胃部消化。這纔有了粥能養胃這一說。

綜上所述,粥雖然有好處,但也不能過多食用,家長應該把控早餐中粥出現的次數。

其實要給孩子做一頓營養豐富的早餐並不難,只要遵循這幾個規則就可以了,即:

1、儘量清淡(主要注意含鹽量、含糖量等)

2、種類豐富(不要長期食用單一的早餐模式,要時常更換)

3、營養均衡(不能只側重於補充一種,蛋白質、鈣、維生素這些都不能缺少)

4、容易消化(早上準備的食物如果太過難以消化,會導致孩子由於消化不良而感到不舒服。)

除此之外,由於正常上班和上課的需求,家長不能貪圖省事就不給孩子準備早餐。只有早餐喫好了,孩子上午纔有精力好好學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