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龜”一詞已經不再罕見,隨着中國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很多海外留學的人們,開始選擇迴歸國尋找工作。但是在90年代到2002年之前,這樣的情況卻“不容樂觀”。根據當時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出國和歸國的人數之比迫近7:1。換而言之,平均7箇中國留學生中,只有1個最終選擇回國。

不過即便如此,我們發現很多富二代依舊會選擇回國。其實想來原因也很簡單,中國國內有着龐大的家族事業等着他們繼承。但是在這之中,雖然有些人已經回來了,但是他們的國籍卻早早更換成爲他國國籍,畢竟也一直都在海外讀書。

在諸多的富二代中,王思聰算是比較“忠誠”的了。因爲獨生子再加上老來得子,王思聰幾乎就是從小在國外長大的。在王思聰小學的時候,他就被送到了新加坡的小學讀書。在後來還去了英國,就讀中學和大學(王思聰畢業於倫敦大學學院哲學系)。不過在國外上學那麼多年,王思聰的國籍一直都還是中國籍。

學成歸來後的他,曾經一度是父親王健林“欽點”的繼承對象。早在2012年的時候,王健林就表示自己會在2020年“退休”,讓王思聰接班。但是自從王思聰在生意場上“跌到”,甚至被列入過執行名單後,王健林似乎也不再提及“退休”的相關事宜。

看完了王思聰,我們再來看看兩名女性富二代。一個是來自新希望的劉暢,另外則是民營塗料企業的接班人仇東平。兩人都是早早就被家人送到海外讀書,14歲的劉暢一直在美國讀書,並最終加入了新加坡國籍。而仇東平也自幼在澳大利亞留學,並很早就加入了澳大利亞國籍。

不過海外的教育,的確也讓我們看到了一些成績。2013年開始,劉暢接班成爲新希望的董事長。在之後的7年時間裏,她讓新希望的市值從曾經的200億,增長至現在的1000億。而仇東平雖然學習的是法律、電影以及服裝設計,但在商場上也有着超人的能力。早在2011年的時候,她就已經成爲了公司董事。併成功於今年的1月,“升職”成爲嘉寶莉集團董事長(父親仇啓明是該企業的創始人)。

以上的三位富二代中,他們幾乎從小就是在國外生活、學習的。而又因爲還有家族企業需要繼承,所以最終都選擇了回國發展。其中的兩位女性富二代,還紛紛選擇加入了他國國籍,不同人也有着不同的看法。不少業內人士更是表示:她們可能也只是聽從了父輩的意見罷了。

以俏江南的創始人張蘭爲例,早早就加入了聖基茨和尼維斯聯邦的國籍。相較於這些移民的國家而言,他們之所以更改爲他國國籍,其中的一點原因也就明朗了(例如:繳稅)。無論是劉暢,還是仇東平,或許都有這樣的情況。不知道對於這些富二代更改爲他國國籍的情況,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