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痛惜!他就這樣離開了,才21歲

封面導讀

和母親胡蓮在江蘇大學三食堂旁擁抱告別後,21歲的湖北浠水籍大學生袁健轉身朝母親離開的方向看了幾秒鐘,然後在手機上寫下一段話,接着走進學校的A1教學樓,爬上6樓,從一個衛生間的窗口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從小到大的乖孩子

10月9日上午,黃岡市浠水縣的胡蓮突然接到了兒子班長張軍的微信,“阿姨,袁健今天沒有來上課!”

胡蓮趕緊給兒子打電話,電話沒有接通,她只好發微信,微信也沒有回覆,這讓她感到有些擔心。

2017年,袁健以超出當地一本線70多分的好成績,考入江蘇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的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這讓胡蓮非常自豪。

在胡蓮眼中,兒子從小到大一直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學習成績一直保持在中上游,從沒有讓她太過操心。袁健的性格比較開朗活潑,很懂事,和同學的相處很融洽。即便在最容易叛逆的青春期,也沒有和父母產生過大的矛盾。

可能是因爲第一次離開家鄉和父母,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裏,袁健的性格變得內向起來,在大學的學習也遇到了一些問題。2018年下半年起,胡蓮放下手中的事情,到學校陪讀。

母親的到來,緩解了袁健的壓力,袁健的學習生活也慢慢步入正軌。

今年9月7日,因疫情原因離校大半年後,袁健重返校園,開始了他的大三生活(大二時留了一級)。開學前,胡蓮跟兒子商量好了,這學期她不再到鎮江陪讀。

沒想到,才過了一個月,胡蓮就接到了兒子沒上課的消息。

被要求搬宿舍後

聯繫不上兒子,胡蓮轉而聯繫上兒子的輔導員周老師,周老師證實了袁健當日沒有上課的事情。

10月10日下午2時30分許,胡蓮趕到了位於鎮江的江蘇大學校園。在兒子就讀學院的教學樓前,胡蓮見到了兒子和他的輔導員周老師、學院夏書記。見面後,胡蓮才知道兒子已經有5天沒有上課了。夏書記告訴胡蓮和袁健,要麼在學校認真讀書並調換宿舍,要麼暫時休學回家。當着輔導員、書記的面,胡蓮詢問兒子爲什麼5天都沒有去上課,袁健稱自己的腳痛,鞋子破了。

11日中午,胡蓮和兒子一起喫了一頓午飯,上街買了兩雙鞋子,她感覺兒子的情緒還不錯。相處過程中,袁健告訴母親,自己還是想繼續上學,不想休學,打算回寢室寫學習計劃書。

12日上午,袁健告訴母親,當日下午他要到學院辦公室遞交學習計劃書。當日下午4時,袁健和母親一起到學院的辦公室,他先後向輔導員和夏書記提交了自己的學習計劃書並作了介紹,還表示自己手機上的遊戲已經刪除了。

隨後,夏書記跟袁健提到搬宿舍的事情。袁健誠懇地請求,“我是真的不想搬宿舍了,我既然想好好學習,不管住哪個宿舍都會好好學習。”對此,夏書記表示,他還是要求袁健搬離原來的宿舍,並要求他在一個星期內搬。

袁健現場雖然答應了夏書記的要求,但情緒顯得有一點低落,不太高興。胡蓮詢問兒子,是否需要自己幫忙搬宿舍,遭到兒子的拒絕,袁健稱會找同學幫忙搬。

見兒子不需要自己幫忙,胡蓮準備次日回老家。

兒子沒了

從學院辦公室出來後,母子走到學校三食堂旁時坐下稍事休息。胡蓮讓兒子幫自己購買了火車票,並表示希望兒子陪自己喫晚飯。袁健告訴母親,“我想回宿舍休息一下,我今天沒有休息,有點累。”

聽兒子這麼說,胡蓮只好和兒子在此分開。分開前,她和兒子擁抱告別,此時是下午4時40分許。看着兒子離開了,胡蓮給丈夫打了一個電話,講了兒子的情況。

12日下午5時8分,胡蓮正準備離開學校,突然接到周姓輔導員的電話,問她是否和袁健在一起。胡蓮告訴對方沒有和袁健在一起後,對方立即掛斷了電話。

心中驚了一下,胡蓮擔心兒子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於是立即給兒子打電話,發微信,但兒子一直沒有接電話回微信。她只好給周姓輔導員打電話,但電話一直無人接聽,發短信也沒有收到回覆。

胡蓮走到兒子的宿舍外,坐到晚7時許,多次給兒子打電話發微信,還是無人接聽。懷疑兒子去上晚自習了,胡蓮只好回到校外的住處。

當晚9時,胡蓮再次給兒子打電話,仍無人接聽。此時,她突然接到夏書記的電話,讓她過來見面。

見面後,夏書記和三名同事讓胡蓮上了一輛車。車子經過學校校門後一直往前開,將胡蓮送到一個賓館。此時,夏書記才告訴胡蓮,袁健在學校內跳樓自殺了。

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瞬間擊倒了胡蓮。

最後的監控畫面

10月13日下午,在東莞打工的袁健父親趕到學校,見到了情緒崩潰的妻子。在夫妻倆的強烈要求下,當地民警帶他們到了當地一個殯儀館。

在殯儀館內,胡蓮見到了兒子冰冷的遺體,想起21年來在兒子身上傾注的情感和心血,頓時難以抑制自己的悲痛,失聲痛哭,幾近昏厥。

經過艱難的溝通,胡蓮終於通過民警查看到兒子跳樓身亡前的一些視頻和手機信息。學校內視頻監控顯示:12日下午,在和母親分開後,袁健走了兩步後回頭盯着母親慢步離開的身影,看了數秒鐘,隨後在手機上編寫信息。約一分鐘後,袁健走向學校的A1教學樓。

A1教學樓6樓一個攝像頭監控顯示,袁健走進該樓一個衛生間,此後再未出現。事發後,民警調查發現,袁健將書包放在衛生間內,手機放在衛生間的窗臺上,從一個窗口跳下身亡。

“如果我當時也回頭看一眼,也許會發現兒子的異樣,可能就能挽回他的生命!”看過監控,胡蓮更加痛苦自責。

袁健的手機備忘錄中留下兩條信息,一條是“不知道爲啥搬宿舍能好好學習”,另外一條是銀行卡密碼,記錄日期爲7月1日。

“兒子在學校5天沒有上課,老師和輔導員爲何不通知我?

兒子12日下午5時4分出事,學校爲何4個小時之後才通知我?

事發後,學校爲何一直都不和我們當面溝通?”

在胡蓮的心中,存在着很多的疑問。

10月14日,記者多次致電學院夏書記、周姓輔導員、處警民警,電話一直無人接聽。記者致電江蘇大學黨委宣傳部,一位工作人員稱不瞭解相關情況,會向學院瞭解後再回復記者。但截至發稿時,記者一直未收到相關回應。

來源:楚天都市報

責任編輯:鄭亞鵬 SN23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