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仲秋,後疫情時的北京城,濃郁着三個季節的藝術熱忱——積極響應國家規劃,支持雄安新區建設,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描繪雄安美術作品國內巡展·歷史卷·‘畫說雄安’北京展”於10月10日在北京炎黃藝術館開幕。

開幕式由“畫說雄安”組委會執行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楊華山教授主持,原文化部副部長趙少華,原文化部副部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王文章,中國美術家協會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徐裏,著名作家莫言,著名畫家吳悅石,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盧禹舜,國家博物館副館長劉萬鳴,《美術》雜誌社主編、社長尚輝,及雄安新區宣傳中心主任邊建國,保定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廣旅局黨組書記李洪強,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首任館長吳志友、著名學者、畫說雄安顧問梁勇先生、保定畫院名譽院長袁輝,石家市美術館館長王穩苓、主創藝術家趙文江、王德芳、唐建、張愛玲、林維 、孫玉敏、衛德章、孟慶佔、洪潮、臧家偉、張軍博、袁立鶴、楊曉霖以及京冀兩地的文化學者、美術愛好者等百餘人出席開幕式。

自從2017年4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雄安新區以來,新區的建設、新區的未來便成爲舉國矚目的焦點。雄安一地,先秦即英雄輩出,燕丹、田光、荊軻的英雄氣至今繚繞燕趙大地,象徵着中華民族凜然難犯的主體尊嚴。這裏也擁有河湖之利、農桑之富,隋唐之時,此地絲織居十道之首;宋遼時代的茶馬互市也極其繁榮;此外還有定窯瓷器遠銷海外,絲綢之路和瓷器之路,這裏都是一個端頭。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起來,雄安新區都是黨中央、國務院繼深圳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之後的又一次大手筆,正如畫展前言所說:“斯可謂千年一時,風雲際會!”

欣逢歷史之“一時”,面對“風雲際會”,以手中筆去描畫、定格一個地區在歷史中的進程,這又是何等的與有榮焉!在國家藝術基金支持下,在保定市委宣傳部、保定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雄安新區宣傳中心和保定畫院的協助下,以中國藝術研究院畫家爲主,吳悅石、莫言、徐裏、盧禹舜、劉萬鳴、楊華山、唐建、王德芳、趙文江、張愛玲、林維 、孫玉敏、趙文江、衛德章、孟慶佔先生、洪潮、臧家偉、袁輝、李曉松、李曉明、李曉軍、張軍博、袁立鶴、楊曉霖等藝術家組成主創團隊,多次深入新區採風、寫生,那種走在歷史前沿的震撼感覺極大催發了藝術家們的創作靈感。之後藝術家們以此爲基礎,精心創作出近百幅作品,反映雄安新區的時代變化,謳歌黨的政策,描繪新區願景。

正如展覽前言中說:“丹青雖小道,其用亦大焉。”爲國家去描畫,爲人民去鼓與呼,這正是藝術家之使命。這次展覽的特點是大場景畫作多,特別是楊華山、趙文江、王曉輝、唐輝等人合作的《畫說雄安·文明曙光卷》是一幅巨幛,追溯了雄安刀耕火種的遙遠歷史,滿紙菸雲,定位了雄安磅礴淋漓的主題感覺;吳悅石、徐裏、楊華山、莫言合作的《古雄安絲路卷》則是難得的精品巨幅,再現了雄安作爲絲路首端的輝煌歷史;還有衛德章的《臨易建都》,從歷史中擷取特定的時刻,與今日的歷史時刻遙遙呼應,令人真正感受到人民纔是歷史的創造者。其他如洪潮、臧家偉合作的《古道神韻》《雄安秋韻》,則以俯瞰雄安的角度,畫山畫水,寫意出雄安堅強自信的歷史性格;袁輝教授、袁立鶴合作的《楊六郎威鎮雄州》則刻畫雄安的歷史英雄,爲雄安的背影立傳……藝術家們走出書齋,進入承載了豐厚歷史的村鎮,觀民風,體民情,帶回來的都是中華大地從古至今的元氣,寫下的都是今人面對歷史的豪情壯氣。在這樣的過程中,藝術家們把自己融入了國家和人民,使雄安這塊巨大的畫布,成爲他們釋放藝術洪荒之力的大舞臺——個人與國家,就這樣交響着,奏出了時代的強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