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美國主要糧食期貨品種收盤紛紛上漲,小麥期貨更是創出了多年最高價位。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小麥期貨攀升至五年最高水平。12月軟紅冬小麥合約收高21-1/2美分,結算價報6.18-1/4美元/蒲式耳,爲自2014年12月29日以來的最高位。

其餘兩大農產品交易所小麥同樣收於高位。堪薩斯期貨交易所(KCBT)12月硬紅冬小麥合約收漲12-3/4美分,結算價報5.58美元/蒲式耳。

明尼阿波利斯穀物交易所(MGEX)12月春小麥期貨收高12-3/4美分,結算價報5.58-3/4美元美元/蒲式耳。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玉米期貨創下14個月高位。最活躍12月玉米合約收漲6-1/4美分,報4.03-3/4美元美元/蒲式耳,盤中一度觸及4.04-1/4美元,爲2019年8月12日以來的最高水平。

CBOT大豆期貨週二收盤走高,最活躍的11月大豆合約收高6美分,報10.62-1/4美元/蒲式耳。

12月豆粕合約收高8.5美元,報每短噸372.10美元,12月豆油合約收高0.71美分,報每磅33.17美分。

漲價緣由

至於小麥上漲背後的原因,主要是由於世界主要產區普遍遭遇了乾旱天氣,影響了當地供應。目前仍看不到有降雨來緩解旱情的跡象。

阿根廷Rosario穀物交易所將其對該國即將收割的2020/21種植年度的小麥產量預期從此前的1800萬噸下調至1700萬噸,理由是主產區遭遇乾旱和霜凍。這刺激引了小麥價格上漲。

與此同時,俄羅斯小麥產區也正發生乾旱,這種不利於農作物的糟糕天氣也正在侵襲美國的主要農產品生產區域。

同時,亞洲的強勁購買需求也對價格構成了有力支撐。

上行通道

進入下半年以來,美國多種農產品期貨價格步入上行通道。

其中,小麥價格從6月底開始明顯震盪走高,迄今累計漲幅已超過30%。這波漲勢比去年下半年的上漲來得更快更猛烈。

玉米和大豆的這波大行情啓動時間稍晚於小麥,大體上是從8月上旬開始。迄今爲止,玉米的累計漲幅超過了30%,大豆的累計漲幅達到22%。

全世界糧食漲價潮

糧食漲價的不只是美國。聯合國糧農署近日表示,截至9月,世界糧食價格已經連續第四個月上漲。

糧農組織解釋說,對南半球小麥生產前景的擔憂以及影響歐洲冬小麥播種的乾燥天氣推動了小麥價格上漲。

最令人擔憂的因素就是異常氣候現象“拉尼娜”。這種現象主要指赤道附近的太平洋的海水溫度異常變冷,容易給太平洋西部的東南亞地區帶來暴雨,給太平洋東岸的南美地區帶來乾旱。

各國氣象研究機構的預估顯示,拉尼娜將在11月至12月的高峯季節到達中等強度,約在2021年4、5月左右消退。屆時,作爲糧食主要產出地區的北美南部、阿根廷東北部、巴西南部會異常乾燥,降水將低於常值60%以上。

分析師認爲,拉尼娜氣候的發生,有可能減少全球包括小麥、玉米等在內的農產品產量,推動全球農產品價格持續走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