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導演郭敬明因爲一檔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2》着實火了,但正所謂人紅是非多,相比其他幾位資歷頗深的評委,似乎爭議總是伴隨着他。近日就有南方日報旗下官媒直接發文,稱郭敬明在節目中簡直就是“選妃”,相比其他幾位,尤其是爾冬升導演的犀利,顯然郭敬明的表現並沒有入這家媒體的法眼,但這樣的評價真的好嗎?

事件的起因還是因爲郭敬明在節目中,經常會把S卡發給一些所謂的“小鮮肉”,似乎他的標準就是與“漂亮”,聯繫在一起,這似乎違背了節目初衷,重顏值而輕演技。與郭敬明相比,其他幾位導師包括陳凱歌、李成儒、爾冬升等,一直以來都是那種直言不諱,絲毫不給演員留面子的風格,在網上他們也獲得了很多人的支持。

其實想說一個節目既然設立那麼多位導師,自然就是想形成不同的風格與標準,而郭敬明作爲新銳導演,他自己會有自己的評判標準,如果他和爾冬升、李成儒等幾位資深人士,採取同樣的評判風格,那麼他的存在就變得毫無意義。

其實郭敬明之所以引起這麼大爭議,還是與他過往的資歷有關,從最早天才作者,到後來初當導演就創造票房神話的《小時代》,似乎每個階段,爭議就從沒離開過他,而他似乎也已經習以爲常。無論對也好,錯也好,但你都不得不承認,郭敬明在娛樂圈的發展進程中,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甚至在偶像風的形成與發展中,更是起到推動作用。

當年《小時代》剛出來時,同樣飽受批評,認爲其作品缺乏營養,毫無演技可言,但票房及後續的風潮證明,他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娛樂產業本就應該是要多樣化,不可能所有的作品都要那麼深刻,有時候快節奏下的人們,就是需要一點娛樂性,一些年輕的學生就是需要屬於他們的偶像,唯有如此才能體現我們的娛樂產業欣欣向榮。

其實韓日也是如此,他們既有思想內涵深刻、直面社會深層次矛盾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同樣素食文化,偶像文化也被他們弄到極致,總不能讓我們年輕人再像當年一樣,追着人家韓星跑吧,相比較而言,現在我們的偶像文化確實進步很大,像是肖戰、王一博、朱一龍、羅雲熙等等風格不同,個性十足,吸引了不同羣體的關注,這從產業來說是一件好事兒。

而《演員請就位2》也是需要選拔偶像演員,而郭敬明在這個過程中,就是要扮演好這個角色,有時候節目組也是出於收視需要,刻意製造一些矛盾衝突,所以大家還是應該理性看待,而官媒用“選妃”這樣看上去有些粗俗的字眼,確實不合適,也會帶來不好的聯想。

一個節目的好壞應該是呈現不同風格與價值內涵,我們需要這樣多樣性的節目,畢竟他只是個綜藝節目,不是表演專業院校選拔演員,雖然是表演競技類節目,但它更強調的還是娛樂性,所以我認爲郭敬明的做法並沒有不妥,而這家官媒也有些小題大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