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生心欲作惡,意志薄弱,神便說,人要爲自己的罪負責,因爲被賦予了自由的意志,而誠心悔罪者,神便從他的身上把罪除去。”

這來自《靈魂擺渡》贖罪篇的開場白,講的是雙胞胎兄弟的故事,以一場爲哥哥報仇的戲開始,原以爲最後的結局會是兄弟情深的感人真相,沒想到來一個反轉推翻所有。

故事不套路,不世俗,更不矯情做作,不得不說編劇真的是太用心了。這也是小成本網劇《靈魂擺渡》之所以火的真相,裏面的演員基本上叫不出名字,長相跟大街上的普通人沒什麼兩樣,甚至連主角基本上都是新面孔,演技卻能收放自如。

故事的主題是贖罪,走向是“報仇”,二十年後弟弟林志武爲雙胞胎哥哥林志文報仇。故事的起因在二十年前,歸納於愛而不得,嫉妒成恨,犯下罪惡,17歲的林志文不小心誤殺了王豔,因爲是未成年人犯罪,再加上家裏人的關係,這件事情就過去了。

世界上的事情本就是因果報應,即使不懂法律,也知道“殺人償命”的道理,王豔的父親爲女報仇。蹲了二十年的監獄放出來,就有了之後的冤冤相報何時了。

弟弟林志武爲哥哥林志文報仇,瞧準了目標,準備了炸彈,其實看到這裏就有了一些疑惑了,一個男人要殺死一個老爺子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何必要用炸藥,大材小用,而且這炸藥的威力性可想而知,按照趙吏的說法是要死一堆人。那林志武也太壞了,畢竟冤有頭債有主,這樣的人怎麼去相信兄弟情深。

而作爲“原罪”的林志文按照他坦白的真相,應該就是罪有應得的人,但是這樣的人卻能得到挑三揀四的趙吏的喜歡,表現良好,還能在他們的世界裏當一個公務員。

而事情的真相根本不是弟弟爲哥哥報仇那麼簡單,二十年前的罪魁禍首其實是弟弟林志武,而他們是雙胞胎,長得太像了,哥哥林志文其實是在替弟弟贖罪。從頭到尾王豔是無辜的,王父也是無辜的,林志文更是無辜的,最該贖罪的那個人是弟弟林志武。

真相何止這麼簡單,在真相的背後還有另一個真相。不是什麼兄弟情深的藉口,林志武要報復的人不只是剛出獄的王父,還有林志文,爲他而死的親哥哥,甚至是其他無辜的人,這纔是他的最終目的。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而作爲雙胞胎的兄弟之間難免會拿來比較,日久天長即使兄弟情深,也難逃羨慕嫉妒恨,心裏面住了一個魔鬼,源於不甘心。

“你活着的時候,是爹媽的驕傲,你死的時候,是家裏的英雄,你死了 我以爲他們只剩下我一個兒子了,他們就沒得挑了,總能對我好點吧!”

等來的卻是母親的背後的埋怨,

“如果死的是志武就好了。”

林志武的偏執更深,從小到大哥哥林志文總是比自己優秀,總能得到父母他人的喜歡,甚至連自己喜歡的女生都喜歡他,而他的存在似乎就是爲了印證哥哥有多麼的好,而他是如此的差,如此的差別對待,到了最後林志武竟然羨慕已經死去的哥哥可以永遠保持17歲的青春,真的是無理取鬧。

其實拋棄這些外在的因素,他們兩個確實是兄弟情深。可怕的是林志武把這一切的過錯都歸咎於哥哥的存在,其實是他自己的原因,自己不努力,卻怪罪在他人身上。

“我恨你,我恨所有喜歡你的人,喜歡你的人都討厭我,他們都是我的仇人,我要把他們都殺死。”

這樣偏執的人,誰會喜歡呢?明白了林志武爲了報復買炸藥,也明白了林志武潦倒的一生,即使沒有了哥哥,也沒有人喜歡他,一事無成,孑然一身。因爲他把所有的過錯都怪罪在別人身上,卻從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這樣的人怎麼過好一生,滿滿的負能量,就是社會上所說的“垃圾”。

“哥,我愛你,但是因爲你,就沒有人愛我,所以我更恨你。”

這纔是這場“報仇”的真相,不是兄弟情深,而是兄弟反目。對於哥哥林志文,他是有負罪感,畢竟感情放在那裏,但是爲了減輕這種負責感,他潛意識裏去轉移,認爲全部是哥哥的錯,也就是推卸責任,只能說想法太可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