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里,营长张大彪向李云龙说汇报说,有战士练刺杀时负伤了,建议给战士们配上护具。李云龙斥道:扯*,还护具呢!我要是有鬼子那么富,就不练刺杀了,一人抱着一挺机关枪,见人就突突,那多痛快呀!谁会想到李云龙这句“一人抱着一挺机关枪”的牢骚话,竟然实现了。

在10月7日央视的《军事报道》中,可以看到驻守河尾滩哨所的我军边防战士们,每人手里都握着一把95式班用轻机枪。班用轻机枪一般一个班只配有一挺,但画面中的9人全部都是轻机枪,真的达到了李团长说的“那多痛快”的境界了!

有人说,95式班用轻机枪才是95式枪族的完全形态。和95式步枪相比,95式轻机枪的结构形态基本相似,零配件也基本通用,所不同的就是95班机采用了加重加厚的重型枪管,采用了更加粗壮的导气活塞。

这使得95班机的枪管刚度更大、散热更快、抗变形能力更强、承受燃气冲击力更强、持续输出能力更强。通俗地说,95班机就是95步枪PLUS。进行了这番加强后,95班机的重量比95步枪弱加了700克,还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但它的性能却大幅提高。

95班机的直射距离从95步枪的370米提高到了680,几乎接近后者的两倍。曾经有人说,最适合的高原使用的轻武器是81式步枪,但它的直射距离只有280米,远远不及95班机,甚至也不及95步枪。而它的后坐冲量达到0.876KG-S,是95班机的1.37倍。

高原作战,环境更加开阔。虽然几款轻武器的有效射程相差无几,但直射距离越大的,在精度上明显更占优势。再加上高原气候寒冷多变,制造标准更高的95班机明显也具有适应性。

我军长期以来都有严重的“火力不足恐惧症”,这从单兵人手一根“大粗管子”就能看得出来。但“大粗管子”是一次性的,用完就扔,持续火力输出还得靠自己手里的步枪。95式班机的76发弹鼓怎么都比30发弹匣要强,用完了弹鼓之后,95班机也能通用30弹匣,火力持续性也能得到保证。

有人猜测,之所以我们边防战士把轻机枪当步枪使,或许是为了应对南亚某国引进了SIG716步枪。SIG716步枪参照美国AR系列步枪设计,因此外型和美国M16步枪类似。但作为一款全自动步枪,它却采用了7.62mm×51mm的全威力弹。

作为一款全自动步枪,SIG716竟然采用了全威力弹

当年AK-47问世时,不就是因为7.62mm×51mm全威力弹在连发时后坐力太大、枪口上跳严重,才开发出7.62mm×39mm的中间威力弹吗?不知道SIG716步枪是如何做到全自动射击时保证射击精度的?

据悉,南亚某国耗资9000万美元,引进了72000支SIG716步枪,其中60000支下发给和巴基斯坦有争议地区的山地部队使用,4000支下发给空军“揭路荼”特种部队,2000支装备海上突击队,还有6000支装备了我国边境附近的山地部队。

我军单兵火箭筒训练

同样采用重型枪管的SIG716直射距离达到700米,甚至超过了我国的95班机,不知道这是不是我国将班机当普通步枪使用的原因之一。其实不管什么原因,战争打得就是不对称,咱们现在富了,能用装备解决的事,就不要用血肉之躯去填。就如李云龙所说的“一人抱着一挺机关枪,见人就突突,那多痛快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