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镇在浙江绍兴的柯桥区,在绍兴的历史上其实并没有鲁镇这个地名,鲁镇来源于鲁迅的著名小说《孔乙己》提到的"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

书中鲁迅对于、等几个水乡小镇儿时记忆的一个文本概括。它仅仅是存在于小说中的一个书面的水乡小镇。但这个小镇,确实早就存在于鲁迅的心中,也就是通过他的小说,存活于千百万读者的心中。

进门就看见、小桥流水,沿河的民居、商铺都错落有致分散两边,只是感觉这个"古镇"新了一点。只有走在石板路上的时候,看到衣着清代服饰的巡街兵丁,仿佛自己到了另一个朝代。

鲁镇面积挺大,沿着弯弯曲曲的河道,大多也是鲁迅笔下提到的建筑。大概是鲁镇新开张的缘故,只是主街上店家多一点。像贡品店、锡箔店、油烛店、茶漆店,像那些现代都市已经没有的店铺都设立在这里。

、、鲁四老爷…….这些鲁迅笔下的人物,又一个个出现在街上。"妈妈的,儿子打老子"拖着长辫子、戴着乌毡帽的阿Q,晃悠着长烟杆,油腔滑调地装着各种怪相,东张西望寻找着小尼姑。

这一幕幕的场景,不是舞台上演出的话剧,而是穿插在"鲁镇"游客身边的"活剧"。游客多的时候,他们就扮演起自己的角色,来逗游人开心。

在镇里,引人注目的还有一组组关于形象夸张的雕塑。比如:阿Q革命、阿Q挨打、阿Q调戏小尼姑、抢亲……让人觉得挺搞笑的,也让人看到了鲁迅笔下那些人物的性格与命运。

走进鲁镇,仿佛是走进了历史,走进了鲁迅的小说,给人的是一种似幻似真的感觉,是一种以心灵而去实地感受历史、体验历史的感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