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上午,茅臺例行的“秋收盤點”會議——生產·質量大會在茅臺集團會議中心召開,茅臺工匠們整裝待發,迎接新一輪生產週期的到來。

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衛東講話,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靜仁主持,茅臺集團領導王焱、卓瑪才讓、楊代永、高山、段建樺、王莉,茅臺集團老領導季克良,茅臺酒股份公司領導鍾正強、劉剛、塗華彬、王曉維,集團及股份公司總經理助理彭雲、楊鳳祥、汪智明、蔡瓊慧、楊宗傑、林忠義,集團各酒業子公司負責人、首席質量官,生產車間負責人及一線員工代表等參加會議。

今年的生產·質量大會依然採用“主會場+分會場”的形式召開,視頻分會場達48個,創歷史新高,是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共計4000餘人參會。

半天的會議,乾貨滿滿——

2020年度生產,茅臺全力戰“疫”,茅臺酒產量突破5萬噸大關,實現優質穩產,打贏了“十三五”生產質量收官戰;

頒發茅臺酒釀造系列技術職務聘書,不斷傳承光大茅臺酒的釀造技藝;

首次表彰“金牌班(組)長”,這是繼去年表彰“茅臺工匠”後,茅臺的激勵對象更加向生產一線和基層班組傾斜;

表彰2019屆“優秀師徒”;73名徒弟通過考覈准予出師,踏上工匠新徵程;

組織中級以上管理人員下車間,激發基層員工工作熱情、激情和恆心,幫助解決生產一線實際困難;

……

在收官“十三五”、佈局“十四五”的關鍵節點,茅臺集團召開2021年度生產·質量大會,具有更加不同於以往的重要意義——通過總結做好傳承,推動茅臺生產質量再創新業績,爲新時期企業的經營發展提供更強有力支撐。

五年收穫:扭住生產質量“牛鼻子”,邁上發展新臺階

“茅臺匠人,您辛苦了,向您致敬!”會場門口的大屏幕上,致敬的話語,讓每一個參會代表心裏都暖暖的。

致敬並不止於此。大會把宣讀《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作爲第一項議程,以此感謝大家一年來的辛勤付出和共同努力。致信由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王焱宣讀。

致信稱,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舉國上下,進入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茅臺,也面臨着一次前所未有的特殊大考。全體員工面對困難不退縮,關鍵時刻衝在前,以實際行動踐行了“愛我茅臺,爲國爭光”的企業精神。

致信透露,這一年,茅臺集團上下一條心、共走一盤棋,圍繞“兩手抓、兩不誤”,取得了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場勝利”。茅臺酒生產形勢更加向好,產量突破5萬噸大關,實現了優質穩產的總目標,茅臺市值創下2萬億新高,集團各項經濟指標穩中有升,爲貴州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致信宣讀完畢,茅臺集團總工程師、首席質量官王莉,茅臺酒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塗華彬分別作《2020年度質量工作報告》《2020年度生產工作報告》。

據介紹,“十三五”是茅臺發展史上極爲特殊的五年,一方面,茅臺取得了“收入上千億,股票上千元,市值過萬億”的優異成績,另一方面,這五年也是茅臺最艱鉅、最辛苦,同時也是收穫最大的五年。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回頭看“十三五”,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衛東認爲,面對其間的“危”與“變”、“得”與“失”,茅臺雖然歷經艱難,但是牢牢把住了基酒生產質量和產品品質的“牛鼻子”,以強大的質量實力支撐企業邁上了發展的新臺階。

據瞭解,在2020年度的生產中,茅臺持續深化“數據+經驗+過程”模式運用,茅臺酒制酒生產連續六年穩中趨優。隨着茅臺集團“大質量”管控體系建設的深入推進,子公司質量管控能力也明顯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五年時間的持續打造,茅臺建成了以院士工作站、大師工作室、茅臺學院等平臺爲核心載體,以“工匠八步”爲主要手段,“送出去”和“引進來”有機結合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質量技術隊伍持續壯大。

近期的貴州省評委換屆考試暨第四屆全國白酒品評職業技能競賽,在入圍前20名的席位中,茅臺就佔了19席,”高衛東表示,這充分印證了茅臺人才培養上的進步,爲茅臺後續發展積攢了最寶貴的工匠和人才資源。

2021年是“十四五”工作的開局之年。“十三五”的發展,已經爲茅臺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也帶領茅臺達到了一個新的發展起點。謀劃“十四五”,茅臺提出,要以“品質”爲根,“匠心”爲魂,全力打好生產質量工作開局戰。

“希望大家在新的歷史起點,繼續弘揚茅臺精神,堅守匠心,鼓足幹勁、精益求精,以更堅定的信仰、更紮實的舉措、更務實的行動,打一場漂亮的開局戰,爲茅臺實現高質量發展、大踏步前進打下堅實基礎。”高衛東說。

“品質”爲根:強化大質量觀,打造茅臺核心競爭力

據介紹,作爲茅臺酒重陽下沙前最重要的戰前總動員,每年茅臺都會以生產和質量爲中心議題,總結回顧上一年度生產質量工作,安排部署下一年度生產質量工作。

大會的名稱,近年來有所變化。2008年度以前叫“下造沙工作會”,到2009年度至2012年度改爲“茅臺酒生產工作會”,2013年度到2017年度爲“茅臺酒生產·質量大會”,2018年度至今固定爲“生產·質量大會”。

名稱的變遷也折射出茅臺集團大質量觀的演變:從單純的重點工作上升爲質量文化層面,從茅臺酒延伸到全集團。

“茅臺品質不僅是我們過去賴以成功的核心,更是我們走向更遠大未來的基石。”高衛東強調,要始終把質量作爲至高信仰,以更嚴標準、更硬舉措、更深涵養,把“品質”進一步打造成爲茅臺最堅定的追求、最權威的代言和最核心的競爭力。

茅臺集團提出,要不斷延伸品質內涵,推動茅臺質量信仰和質量理念在全集團延伸落地,要求各子公司也要自覺“視質量爲生命”,努力爭取形成業內領先的質量管控能力。

“整個集團的質量觀只有一個,今後檢驗產品,無論茅臺酒還是其他酒,質量標準都一樣。這既是對消費者負責,也是對企業負責。”高衛東指出,茅臺之所以行穩致遠,就在於守住了“質量、安全、環保”三條生命線,而“安全”和“環保”,歸根結底都是爲“質量”服務。“大家要牢固樹立質量意識,特別是生產一線的技術骨幹,一定要把質量和整體工作標準牢牢融爲一體,離開質量談任何工作,結果都是無效的。”

據透露,茅臺集團還將設立“茅臺質量獎”,首先在生產環節評選,並將其作爲全集團各種評優中含金量最高的獎項,猶如“茅臺的諾貝爾”。

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靜仁表示,經過多年的質量文化培育和宣貫,“視質量爲生命”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下一步要重點在“踐行”和“拓展”上下功夫。一方面,全面強化集團質量管控,切實發揮好“首席質量官”作用。另一方面,全方位嚴格質量管理,做到無盲區、無死角監管。

茅臺酒優質穩產,是茅臺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也是茅臺年度工作的命脈所在。根據“24節氣”流轉,10月17日,茅臺酒新一年生產正式開始下沙,茅臺也將陸續組織機關單位二崗二擋(含)以上中級管理人員下車間,與一線員工同甘共苦抓生產。

“大家要深刻理解這項安排的用意,深入調研、認真思考,收集意見建議,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措施。”高衛東要求,領導幹部下車間,就是要思員工所思、想員工所想、急員工所急,盡一切努力把員工的事辦快、辦好。

“匠心”爲魂:尊重工匠精神,引領集團奮鬥合力

會上,茅臺集團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貴州省監委駐茅臺集團監察專員卓瑪才讓宣讀《關於聘任彭朝等同志茅臺酒釀造系列技術職務的決定》;茅臺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楊代永宣讀《關於表彰2019屆公司優秀師徒的決定》;茅臺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高山宣讀《關於表彰2020年度第一批金牌班(組)長的決定》。

彭朝、任金素等91名茅臺工匠分別評聘爲茅臺酒首席、特級、一、二、三級釀造師、勾兌師、品評師。其中新聘、晉聘52人,續聘39人。在熱烈的掌聲中,高衛東、李靜仁爲受聘代表頒發聘書,滿滿的儀式感,讓勞動者臉上發光。

酒師王真勇,連續19年完成公司下達的產質量任務,此次新聘爲茅臺酒釀造系列特級釀造師,他在發言時與一線員工共勉:“公司上下尊重勞動、尊重工匠、尊重人才的氛圍日漸濃厚,對一線員工的激勵機制日趨完善,我們一定會珍惜當前良好的發展環境,用心用情釀好茅臺這瓶酒,確保茅臺酒永不變味!”

會議透露,今後經聘任的首席釀造師、勾兌師、品評師將成爲終身制,退休後仍享受同樣待遇,並優先入駐茅臺“大師工作室”,繼續指導公司生產質量工作。茅臺還將爲“首席師”退休舉辦專門儀式,頒發終生榮譽證書,同時留影印模,將其放在茅臺對外展示的重要平臺,讓“首席師”真正萬人敬仰。

“這不是待遇問題,而是充分尊重,是對工匠精神的鼓勵和認可。”高衛東表示,“首席”是茅臺技術專業人員的最高榮譽,希望成爲每位技術骨幹的最高追求和終身努力。”

大會還對王真勇、鄭晗等8對錶現突出的師徒授予“優秀師傅”“優秀徒弟”榮譽稱號,並認定羅逐波等來自制酒車間、制麴車間、質量部的73名徒弟符合要求,准予出師。

爲引領廣大員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大會表彰了2020年度第一批“金牌班(組)長”,張太茂等50名來自制酒車間的優秀班(組)長,成爲茅臺史上首批獲得此項殊榮的一線員工。

制酒23車間18班班長陳羽,2012年8月大學畢業就進入茅臺,腳踏實地從每一個細節學起,一點一滴積累,從一名釀酒“小白”變成了技術骨幹,此次還獲評“金牌班(組)長”。

“力爭經歷八步鍛造、百鍊成鋼。”陳羽代表獲獎者承諾,作爲一名新時代茅臺人,時刻準備着接好前輩們的接力棒,充分發揚工匠精神,傳承茅臺文化,研學茅臺技藝,釀好每一滴茅臺酒。

陳羽口中的“八步鍛造”,指的是茅臺“工匠八步”培育機制:入職培訓“入爐”;崗位練兵“熔鍊”;技能認定“冶煉”;師帶徒“錘鍊”;骨幹培訓“精煉”;金牌班(組)長“淬鍊”;茅臺工匠“昇華”;技術職務“百鍊成鋼”。

從新員工進廠到技術職務評聘,八個步驟環環相扣、循序漸進,爲茅臺酒釀造技藝傳承做好人才保障。過去一年來,茅臺共計開展了2萬餘人次的練兵、培訓、考覈、評聘工作,在引導員工不斷追求技術技能進步的同時,給予相應的經濟待遇和政治待遇。

成千上萬個工匠,撐起茅臺質量的天。

高衛東強調,以工匠精神爲內核的茅臺精神,是集團的共同財富,要通過企業對標、交流推廣、組織學習等多種渠道,實現向各板塊、各領域的有效延伸,引領形成集團奮鬥合力。

“既要有生產一線的工匠,也要有經營管理的工匠,要有白酒釀造的工匠,也要有葡萄酒、保健酒、藍莓酒釀造的工匠,”高衛東說,只要推動工匠精神遍地開花,茅臺的工作就一定能越做越好,實現新時代的大發展。

“今後將以更遠視角、更實舉措,持續建強人才隊伍。”李靜仁表示,下一步,茅臺將加大人才培養,營造尊重勞動、尊重創造、尊重工匠的濃厚氛圍,真正讓廣大員工有幹頭、有奔頭。同時,聚焦能力打造,做到理論實踐相結合,不斷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會上,李靜仁分別與楊代永、段建樺、鍾正強、塗華彬簽訂《安全風險責任書》;全體參會人員在王莉的領誓下,對2021年度生產作承諾宣誓。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李勳沈仕衛

編輯吳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