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證監會發布公告:我會按法定程序同意以下企業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上海步科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金達萊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

截止最新時間,上述3家企業科創板IPO已於10月15日註冊生效。

科創板自推出以來就肩負着科技興國的重任,開板1年多以來,誕生了一批批掌握硬科技的公司。例如,以最快速度“亮相”科創板的集成電路芯片製造企業中芯國際。

如今,中國工業領域領先的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產品、解決方案供應商——中控技術,機器自動化與工廠智能化解決方案供應商——步科,兩家不同類型的公司都即將正式公開發行股票註冊,強勢登陸科創板。到底在業績表現、市場佔有率、研發支出方面,他們有着哪些亮眼成績?正式發行後,將爲這兩家帶來哪些利好?

攻克“卡脖子”技術的工控界龍頭企業

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控技術”)以研發、生產和銷售集散控制系統(DCS)爲業務起點,逐步形成了以自動化控制系統爲核心,涵蓋現場儀表、執行機構等在內的工業自動化系列產品,構成了較爲完善的工業 3.0 產品譜系,並積極佈局和大力發展工業軟件、行業解決方案業務,同時加強本地化運維服務,形成了較爲完善的“工業 3.0+4.0”產品及解決方案架構體系,從而逐步由自動化產品供應商發展成爲服務於流程工業的智能製造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業績表現

2017 年度、2018 年度、2019 年度,中控技術財務報表所示營業收入項目金額分別爲人民幣 17.15 億元、21.33 億元、25.37 億元,2018 年度較 2017 年度、2019 年度較 2018 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的增幅分別爲 24.64%和 18.62%,呈現穩步增長趨勢。

報告期內,工業自動化及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約 80.00%,系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工業自動化及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業務的營業收入分別爲人民幣 13.61 億元、17.36 億元、20.32 億元,佔相應年度營業收入的 79.34%、81.35%和 80.10%。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綜合收益總額分別爲1.63億元、2.85億元、3.65億元,營收淨利均穩步增長。

市場佔有率

根據相關機構統計,2019年度,公司核心產品集散控制系統(DCS)在國內的市場佔有率達到了 27.0%,連續九年蟬聯國內 DCS 市場佔有率第一名,其中在化工領域的市場佔有率達到 40.7%,在可靠性、穩定性、可用性等方面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根據 ARC 統計,2019 年度,公司核心產品安全儀表系統(SIS)國內市場佔有率 24.5%,排名第二;核心工業軟件產品先進過程控制軟件(APC)國內市場佔有率 26%,排名第一,較 2018 年度 13%的市場佔有率實現翻番。研發支出

經過多年研發攻關,公司逐漸突破自動化控制系統領域的“卡脖子”技術,成功研發出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集散控制系統(DCS)、安全儀表系統(SIS),併成功投入產業化應用,全面打破我國高可靠大規模控制系統一直被跨國公司壟斷的局面,實現了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國產化和自主可控。

位居工業自動化領域領先地位的背後,是研發領域持續投入積澱的雄厚實力。中控技術2017年-2019年的研發支出分別爲2.10億元、2.42億元、3.04億元,研發支出佔營業收入比例爲12.24%、11.33%、12%。同時,研發支出全部計入研發費用,不存在研發支出資本化的情形。

視點:

科創板主要服務的便是那些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硬科技企業。自開市以來,科創板運行平穩且各項制度逐步完善,有力地支持了企業持續創新升級,對硬科技企業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

作爲工業自動化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中控技術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6月15日,中控技術在科創板IPO成功過會的喜訊就曾在圈內刷屏。據瞭解,中控技術約在十年之前,就曾準備在主板上市,但很可惜後經一路坎坷而無結果。如今,憑藉過硬的技術實力,成功叩響了科創板的大門。

從誕生之日起,中控技術就帶着鮮明的自主創新和技術研發基因,不僅因爲它由業內知名的褚健老師一手創立,更是因爲它的核心業務——工業企業自動化控制系統在業界取得的非凡成就。隨着中控技術這一類硬實力企業正式登陸科創板,藉着“資本的東風”,相信將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爲中國製造的高質量發展助推。

技術驅動型高新技術企業

步科股份是一家高度重視自主研發和創新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工業自動化設備控制核心部件與數字化工廠軟硬件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相關技術服務,併爲客戶提供設備自動化控制、數字化工廠解決方案。步科股份以智能製造爲發展方向,堅持不懈打造自動化設備控制、數字化工廠與 SaaS 軟件構成的“三輪驅動”技術平臺,提供聚焦行業的自動化和智能化解決方案。業績表現

報告期內,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爲30,826.13萬元、31,902.85萬元、34,532.36萬元和18,622.41(2020年1-6月)萬元,2018年及2019年分別較上年度增長3.54%和8.44%。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爲 2,930.81萬元、3,616.12 萬元、4,227.09 萬元、3,279.31 萬元。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於人機界面和驅動系統銷售收入,二者合計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爲 94.09%、94.14%、92.61%、94.74%。報告期內,公司人機界面產品收入分別爲 13,814.17 萬元、13,567.84 萬元、13,889.51 萬元、7,371.56 萬元,總體銷量較爲穩定增長,保持一定的市場佔有率。公司驅動系統產品實現收入 14,967.38 萬元、16,251.26 萬元、17,918.72萬元、10,169.03萬元,2018年和2019年收入同比增長8.58%和10.26%,保持較高增長。

市場佔有率

作爲國內較早自主研發人機界面的企業之一,公司在國內人機界面市場擁有一定的競爭優勢,根據中國工控網《2020 年中國 HMI 市場研究報告》,2019 年公司人機界面銷售金額佔國內人機界面市場份額爲 4.6%,市場排位第八,國產品牌中排名第二。

根據中國工控網《2020 年中國通用運動控制市場研究報告》,中國國內伺服系統2017-2019 年的市場規模分別爲 102 億元、105 億元和 96 億元,國產化率逐步提升。在國產品牌市場份額尚不足20%的伺服電機領域,2019年,步科在國內伺服系統市場的佔有率爲 1.11%。

研發支出

經過多年持續不斷的研發和創新,公司擁有從人機交互到控制、驅動和執行等一系列較爲完整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控產品線,以及數字化工廠產品和解決方案。在人機交互、驅動、控制、執行等工業自動化控制領域取得了大量的科技成果,並應用於公司自身的工控核心部件產品。公司報告期各期的研發投入分別爲 3,007.11 萬元、3,184.69萬元、3,970.62 萬元和 1,712.32 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爲 9.76%、9.98%、11.50%和 9.19%。

視點:

從招股說明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步科研發、生產的產品都是裝備製造業的核心控制部件,提供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可以滿足國內製造業升級轉型的需求。由此可見,步科進入科創板,是公司戰略發展需要,也響應了國家戰略需求。

這不是步科股份第一次謀求在資本市場上市,此前也曾謀求過創業板上市,但因經營規模較小,銷售模式等問題而最終止步不前。與創業板不同,註冊制的科創板定位“硬科技”,在上市條件上更具包容性,能夠讓更多的高科技企業登陸科創板。這些上市企業在享受制度紅利的同時,也可以更加專注於創新與發展。

登陸科創板,爲步科這一類創新型技術企業提供了更爲廣闊的發展渠道,對公司的品牌力、融資能力等都將有大幅提振作用,也將助推公司加快發展,並對產業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從而進一步推動我國製造業加快升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