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東北抗日聯軍,大家並不陌生,早已耳濡目染。在抗戰的歷史上,他們在常人難以想象的情況下,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先後湧現出趙尚志、楊靖宇、趙一曼等代表人物;他們拋頭顱、灑熱血,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除了這些響噹噹的英雄外,在東北這片沃土上,還有無數的仁人志士,爲抗戰勝利捨身取義。影片《天道王》,就將鏡頭對準了戰場上的無名英雄,透過普通人的視角,透過他們的經歷和遭遇,講述了戰場上的普通人的故事。

《天道王》的主人公,是一羣生活在深山老林裏的獵人。他們每日以打獵爲生,與獵槍和獵物爲伍,過着簡單又富足的生活,而日本侵略者的到來打破了這份寧靜。面對着日軍的燒殺擄掠,他們並沒有被嚇倒,也沒有選擇逃避,而是舍小家顧大家,團結一致、同仇敵愾,用手中的武器捍衛領土,在東北抗日聯軍的幫助下,與日軍展開慘烈鬥爭。一個個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在血與火的洗禮中逐漸成長起來,成長爲戰場上的無名英雄。

影片的故事並非是空穴來風,而是以東北抗日聯軍歷史上的“十二烈士小孤山阻擊戰”和“李炮營阻擊戰”這兩場戰爭爲原型,用頗具藝術性和偏寫實的表現手法,再現了上個世紀特殊時期的戰爭歲月。片中的登場人物衆多,從孩子的父親到即將娶親的年輕小夥,從聲名遠揚的“把頭”到投靠日僞的叛徒,每個人都有着與衆不同的性格特徵。國難當頭,是挺身而出保家衛國,還是投靠敵人甘當傀儡,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在改變着故事走向的同時,也在悄然間改變着每個人既定的命運。

托爾金有句名言:“小人物改變歷史,因爲他們別無選擇。”這話用在《天道王》裏,再合適不過了。片中的主人公雖是一羣土生土長的獵人,武器裝備和戰術素養自然與日軍有着天壤之別,但他們有着嚴格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對“把頭”的號令言聽計從,而“把頭”也絕非是浪得虛名,而是能夠審時度勢,根據現有的條件,採取最爲穩妥和有效的方式方法。面對着裝備精良的日軍,獵人們並沒有正面出擊、以硬碰硬,而是聚沙成塔、積水成淵,採用智取、騷擾、侵襲、遊擊、躲避、蟄伏等靈活多變的戰術,因地制宜、相時而動,想方設法與日軍進行周旋,在令日軍頭疼不已的同時,也保護了自己的有生力量,爲接下來的大戰埋下了伏筆。

我們已然見證了無數的戰爭大片,從《拯救大兵瑞恩》到《黑鷹墜落》,從《集結號》到《紅海行動》,然而真正能夠觸動人心的,能夠引發觀衆共鳴的,往往不是那些天生的大英雄,而是戰場上的那些小人物。他們看似柔弱不堪一擊,卻有着堅強果敢的一面;他們看似膽怯誠惶誠恐,卻有着堅定勇敢的信仰,因爲他們知道自己早已和這片熱土融爲一體。好比《天道王》裏的主人公一樣,他們既是槍法精準、頭腦縝密獵人,更是身經百戰、不怕犧牲的“戰士”。一次次戰場上的奮勇殺敵,一回回爲解救戰友的孤注一擲,一段段血與淚的戰鬥,也正是這羣“戰士”內心的真實寫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