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安不安。

这是那些批鲁迅婚姻的人最爱说的一句话。

某音上还曾有一帮人批鲁迅上瘾,一旦谁有不同意见,那就是三观不正。

可是他(她)们转过头来,却又会去批判自己爹妈,连家长们的催婚,都要判以重罪。

而那些以爱为名,转眼分手,转眼离婚,觉得自己一贯正确的,就更不必说了。

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做别人的法官是很惬意的事,多重标准是很自由的事,道德审判是很优越的事。

第二,弱即正义,有情感没理性,无脑同情无脑黑。

第三,思维单一,断章取义,懒于调查思考。

别人给什么信息接受什么,被人带沟里都会帮着大喊加油。

女人就得买买买这类也会高烧,买完了才会发现钱囊羞涩,做人不能吃草。

2.

所以要评价一个人一件事,不能简单草率,我们要对人对自己负责,就需要先明白一个道理:

任何一个孤立的人,无所谓好坏,所谓好坏,都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凸显。

比如说,朱安是不是好人呢?是。

她善良温和,在鲁迅去世后,还能忍受艰难困苦,拒绝馈赠、交易,保护鲁迅的遗稿遗物。

她是有尊严的,她也要维护鲁迅的尊严。

但是若把她放入与鲁迅的婚姻关系中,这就不一样了。

不是她这个人不好了,而是婚姻关系有特殊的内容,好与坏是相对的。你不可能说这两个人都是好人,他们就一定有爱情,就适合做夫妻。

而两个人不适合,那就是不好的关系。若非要要求两个不爱的人在一起,那就不但是不道德的,也必然会造成两个人的痛苦。

试想,你会仅仅因为某个人是某种好人,就乐于嫁娶吗?或者就因为你父母很看好?

哪怕他(她)大字不识,留清国辫、缠小脚,跟你无话可说,三观错位,有种种格格不入?

3.

有一件事或许最能说明鲁迅当时的情况。

1919年,鲁迅曾收到一个少年的新诗,题目叫《爱情》。

那里面说:

“我是一个可怜的中国人。爱情!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我年十九,父母给我讨老婆。可是这婚姻,全凭别人主张,别人撮合:……仿佛两个牲口听着主人的命令:‘咄!你们好好地住在一块儿罢!”

鲁迅当时看了,说了一句:“这对我有意义。”并立刻写下一段随笔。

“在女性一方面,本来也没有罪,现在做了旧习惯的牺牲。我们既自觉着人类的道德,良心上不肯犯他少的老的的罪,又不能责备异性,也只好陪着做一世的牺牲,完结了四千年的旧账。”

他不坏,朱安不坏,他责备不着谁。又因为环境,因为善良,不能决绝,于是就只有做一起牺牲的打算。

而这个牺牲,自然有着无数程度很深,难以言说的痛苦在里面。

4.

但是尽管如此,也还是有人说鲁迅是渣男。因为他到底又另娶了,这些人也只看到“弱者”的一面。

尽管他们因为什么不得已的原因嫁了娶了,又有条件机会改变的话,会早就爆发。

但他(们)们如果不爱,会那么在乎对方怎么样吗?如果另娶另嫁了,会仍旧去管对方的生活吗?

哪个会?他们不成为路人,甚至不反目成仇都很难。

但是他们不会,我们不会,鲁迅会。

(《伤逝》剧照)

他会怕这个女人被社会抛弃、羞辱、欺凌,因而死去,就像《伤逝》里的子君——那还是一位新青年——所以就首先曾准备牺牲自己。

他会怕一个没能力,没工作,没经济来源的女人无法生活,所以就一直都要管她。

鲁迅在1923年与周作人决裂搬走的时候,其实曾经问过朱安,你是回娘家还是跟着我?

但朱安既然坚决地说要跟着他走,那他就只好继续。

鲁迅不是涓生,他从来没像涓生那样假惺惺,明明不想承担了,承担不起了,已经把子君当成累赘了,却还要去跟子君说些什么冠冕堂皇的大道理。

《伤逝》正是反潮流,反鸡汤的,这就是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说的那句:“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他自己要做新人,做斗士,却从来没有强迫别人去做新人,做斗士。他是现实主义的斗士,他知道这对朱安太难,他知道冲动盲目的一切后果,他一直都在劝告青年们不要被“鸡汤”(理想)冲昏头脑,去制造太多牺牲。

所以子君最终就是:“谁知道呢。总之是死了就是了。”而朱安没有。

而且这并非“人先要有生活,爱才有所附丽”的那种——鲁迅自己始终是有生活的,他只是怕朱安没处“附丽”。

5.

鲁迅不敢不能离婚,这是显而易见的,可是也有人说,他不是斗士吗?当初为什么不勇敢一点?他要是不娶朱安,也就没这些事了。

说这话的肯定不懂历史,不知人情世故。

鲁迅娶朱安,大家基本都只说他是被母亲骗回来的,回家一看,所有的事已经就绪,就欠他这个东风。然而这还只是其一而已,甚至是表面的东西。

因为鲁迅在去日本之前,这门亲就订下了。他后面也已经知道朱安没文化,是小脚,并曾经写信回来,要求朱安放开脚,多多学习。只是朱安都没照办。

当然,这在当时也不能只怪朱安守旧,因为她那个家,她生存的那个环境,也不允许。

她如果说有错,那就是她嫁过来后也基本没什么改变。

(朱安全家福)

那么鲁迅到底是因为什么必娶朱安呢?

第一,鲁迅是斗士不错,但斗士也是人,他更不是天生的斗士。他的思想精神发展也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

这就是说,清末的鲁迅也不会有多彻底,他同样会被他所说的那个“黑屋”束缚、关住。

第二,鲁迅是孝子,讲亲情,而这孝这情里,有他尤其无法抗拒的东西。

首先,鲁迅是家中长子,他早早就扛起了生活重担,尝到了各种生活滋味。

他与母亲是一起患过难的,他比其他兄弟更知道生活的不易,母亲的不易。

鲁迅去日本学医的初衷,其实是因为父亲的死,而父亲之死对他母亲是何种打击呢?

要说明,一个动作足矣:她把前房关闭,另换了住处,那里再也不是她的卧室。

可是这后面,她还要经受第四个儿子的死去。那孩子聪明伶俐,才六岁。

所以老太太就请了画师,凭借记忆,画了儿子的像出来,整天挂在墙上。

老太太是一个感情真挚热烈的人,也特别慈爱,她老了,都还要每天把鲁迅的照片放到枕头边上,你说这样的母亲,鲁迅怎能够随便拒绝?

然后,这场婚事还牵连众多,远不止他母亲一个。

鲁迅当年被说亲时,他家早已走了下坡道,而家族中,对他母亲最好的,无疑是仁房的蓝老太太,和蓝老太太的儿媳妇谦少奶奶。她们平时是经常走动的。

那么朱安是谁?

她是蓝老太太的娘家侄女,鲁迅和她的婚事,正是谦少奶奶撮合的。

一面是母亲,一面是本家长辈,一面是关系最好,一面是家族亲戚,而这事又是她们已经定好了的,你说鲁迅该怎么办?

拒绝吗?这不是今天这个时代,母亲那边,亲族那边,都很难处理。而且拿什么拒绝呢?

大家都在说好,都在说自己人介绍的最为可靠,她们甚至说,这不是媒妁之言。

第三,在旧时代,订亲就等于领了结婚证,谁要是反悔,那是要被人戳脊梁骨骂的。

这风俗就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都很好使。

而鲁迅家虽然败落,却依旧是书香门第,名誉上的上等人家,鲁迅身为长子长孙,却是有紧箍咒的。

他本来就不是只顾自己的人,一想到母亲会面临什么,就更会投鼠忌器(或许也像有人说的,朱安已是老姑娘,退婚将更难出嫁)。

所以鲁迅当初接受这门婚事,的确是相当矛盾的,这也说明他从来不是热血的那种。就像后来有人鼓动他参加造反,他居然问了一句:

如果我死了,我妈谁管?

大家都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革命者也要有家,他那时大概就是这么想的。这也导致了他的斗争,一向非常策略。

必要时绝不怕牺牲,但一定不做无谓的牺牲,毫无价值的牺牲。

6.

鲁迅婚后最大的看点,是在王鹤照等人的叙述中。王鹤照13岁来到鲁迅家打工,当时18岁。

婚礼完全是旧式婚礼,整个家族都知道鲁迅是新派,本做好了激烈斗争的准备,但结果却出乎意料。

鲁迅在整个过程规规矩矩,木偶一样,你就是给他装上一条假辫子他都没有反抗。

然而王鹤照他们第二天早上却发现,鲁迅的脸,整个都被印花被子的靛青染青了——大少爷那一夜一定哭得厉害。

他居然第二天就搬去书房睡了,第三天就回了日本!他最后的幻想,一定在见到朱安真容后,整个破灭。

那些说鲁迅不睡朱安的好荒唐好无聊啊,难道不喜欢也要睡才是正确的负责的尊重的吗?万一朱安以后可以改嫁,愿意改嫁呢?

那些说鲁迅不过是看朱安不美的更奇怪。谁不想要个好看的,中意的?而其实许广平也并不漂亮。

就算是,那又怎样?反正不是自己的菜,那就怎样都合不到一块。更何况鲁迅从日本回来后,有一段时间,还是想改善关系的。

如果一定要说鲁迅有错,那就只有一个:

谁叫他是一个思想精神日日新的男人,一个中国近代史上最出色的男人,当初却偏偏被亲人被时代拉郎配了呢?

而朱安的不幸,则恰恰在她遇到了一个最出色的男人,却远远跟不上他的步伐。

她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去靠近他,追随他。

她可能也始终没有意识到,她之所以不被爱,正因为这个男人不一样,之所以还能留下,也因为这个男人不一样。这个男人的出色,跟一般男人的出色,是截然不同的。

这就像高晓松说的:“大家都以为我讲鲁迅先生会讲他的什么黑点,但是他没有啥黑点啊……鲁迅先生就是一个人品很高尚的人。”

文 | 九鸦

图 | 网络

(图片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