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方亦落

將自家旗下業務出售的交易已是屢見不鮮,但這種事有可能落在華爲頭上還是讓人感到驚訝。據路透社10月14日消息,華爲正與神州數碼和其他競購方談判,內容是出售榮耀手機業務的一部分。

華爲也算是手機圈裏的“頂流”了,火了是非就多,所以關於出售榮耀的傳言也不少。據說除神州數碼外,其他潛在買家還包括TCL和小米,但又有消息曝出小米不會參與競購。目前華爲,包括傳言中涉及到的其他企業都未就此事給出明確回應。

雖然傳言中涉及到的企業均未對此作出任何回應,但很難將這些傳言當作單純的謠言來看待。華爲雖然一直很頑強很上進,但這段時間面臨的壓力也相當大。既然有此類消息傳出,我們也完全可以探討一下從目前的狀況來看,華爲存在出售榮耀的可能性嗎?

美國的制裁使得華爲在海外市場的業務陷入困境,只能寄希望於中國市場。但是高端芯片又遭到限制,這從根本上限制了華爲高端手機的出貨量。

華爲的遭遇得到了輿論的同情,任何有利於華爲的消息媒體都願意宣傳一番。之前就頻傳臺積電已獲得許可,以成熟工藝給華爲生產芯片,可緩解華爲供應短缺的問題。但臺積電近日發出通告,明確表示在未獲美國許可之前不會爲華爲代工生產芯片,今年第四季度更加不會。

這樣一來,華爲幾乎全部的芯片供應鏈都被掐斷,手機出貨量必然會受到影響。而榮耀自2013年成立以來,基於互聯網分銷模式,出貨量已相當可觀。據IDC統計,榮耀今年上半年的出貨量佔華爲智能手機總出貨量的28%。

然而榮耀從一開始的品牌定位就是中低端,而華爲則逐漸轉向高端定位,這種雙品牌運作的策略更加精準地面向不同羣體,很好地形成了差異化,榮耀也可借華爲的技術、優勢等資源獲得長足發展。

但是隨着榮耀的高端化,在高端機型上,榮耀手機與華爲手機開始出現明顯交叉,導致華爲和榮耀兩個品牌的產品線出現一定程度上的混亂。出售了榮耀,華爲可以更加專心地發展高端手機業務,追求更高的利潤,本來就不夠的芯片也可以先滿足華爲機型,算是物盡其用。

當然這不意味着華爲徹底將榮耀拋棄,當前這個艱難的時刻,出售榮耀反而能保住榮耀。要知道,榮耀凝結了華爲許多心血,若是出售肯定也有不捨。但如果榮耀獨立出去,則其採購零部件的行爲就可不受美國禁令的限制,這有助於榮耀手機業務的增長,也相當於讓榮耀以另一種方式更好地生存下去。

榮耀這一品牌經過多年的培養,早已成爲華爲生態的一部分了。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榮耀受到影響,那麼就很可能波及華爲的整個手機業務甚至是生態體系。由於制裁而缺乏高性能芯片的華爲,其 “1+8+N” 戰略體系也失去了核心,密集的產品矩陣羣龍無首,在自身產品體系和今後的競爭格局中恐怕都會更被動,所以此時精簡業務也相當於降低風險。

此外,華爲在基礎研發方面一直大力投入,而現在被制裁,更是要着力自主研發技術,據說“塔山計劃”、“南泥灣計劃”等都有了新動向,這些研發都得靠足夠的資金纔有可能支撐起來。因而華爲將精力集中在高端市場,並且通過出售榮耀獲得更多資金,也不失爲一種可行的辦法。

由此可見,華爲出售榮耀部分手機業務是有一定可能性的。倘若真要出售,那麼出售給誰還是個未知數。但中國的其他手機廠商參與競購的可能性不大,因爲大家的體系其實都已經相當完整了,買下一個友商的子品牌對自己的現存業務並不會有太多助益。

華爲出售子品牌,聽上去有些心酸,但對於當前的華爲而言卻未必不是好事。要是榮耀真有“賣身”的一天,其實也只是以另一種形式繼續努力生存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