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號也有采檢,結果是陰性,14號也有再去採檢一次,那這次很不幸的也是陰性,這個個案我們還會再釐清有沒有問題。”

稍微有點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任何醫學檢查,結果是“陰性”,證明健康無虞,結果是“陽性”,則是出了問題,那麼本文第一段的“這次很不幸的也是陰性”又是什麼鬼?

原來,臺灣防疫部門10月13日稱,一名11日從江蘇返臺的40多歲男性臺灣居民爲新冠肺炎輸入病例,並向大陸疾控部門通報。根據記錄,臺灣已經有長達8個月沒有出現大陸輸入病例,因此出現該江蘇臺商案例後,民進黨當局歡欣鼓舞。不料,臺防疫部門14日又稱,這名江蘇臺商12日的核酸檢測報告結果變陰性了。

雖然江蘇臺商第二次核酸檢測呈陰性,疑似臺灣又搞烏龍,但大陸方面卻不肯馬虎。據新華社報道,大陸疾控部門獲悉該情況後,崑山市疾控中心已於13日連夜對該江蘇臺商所在企業進行環境監測和消殺,對企業所有應檢人員進行血清和咽拭子採樣檢測,共採集樣本1970人,結果均爲陰性;共排查出密切接觸者40名,血清和咽拭子檢測結果均爲陰性。

本來這個烏龍事件應該告一段落,但臺灣方面還是對該臺商進行了第三次採檢,這纔有了15日臺灣防疫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在發佈會上惋惜地感嘆:“這次很不幸的也是陰性!”

據瞭解,目前臺灣防疫部門規定的新冠肺炎陽性患者出院標準爲:從住院隔離到症狀緩解至少3天,經過2次呼吸道檢體檢驗,距發病日已達10天。儘管這名從江蘇臺商符合後兩項標準,但莊人祥稱,由於其第一次採樣時病毒量高,所以仍維持陽性判斷,還需待其所屬區域的指揮人員根據病做出進一步判斷。

據臺媒報道,當場就有記者提出質疑:爲何有許多例都呈現檢驗結果陰陰陽陽反覆不定的結果,到底有多少這樣的案例?對此,莊人祥無奈表示,數據顯示,臺灣530多個接受核酸檢測的人中有96個“時陰時陽”的案例,佔到18%。也就是說,臺防疫部門的檢測結果反覆率達到近五分之一。但莊人祥堅決不承認臺灣的檢測有問題,畢竟近日日本方面向臺灣通報稱,有3名日本籍人士自臺灣返回日本後成爲陽性無症狀患者,而指揮官陳時中卻表示,日本的核酸檢測“有誤差”。

日本查出臺灣的輸出病例,是因爲日本的核酸檢測“有誤差”,而臺灣檢測江蘇臺商三次裏有兩次是陰性,臺灣防疫部門不能說自己的核酸檢測“有誤差”,只好表示採檢陰性“很遺憾”。難怪莊人祥的這句話被扒到網上後,引起許多網友議論,認臺灣官員說出內心話,“臺灣對大陸的敵意和仇視超乎想象!”

相關文章